“买新能源车最怕电池起火?” 最近几年,新能源车安全问题频上热搜,消费者对电池安全、车身强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国产SUV的销量顶流,比亚迪宋PLUS的安全性究竟能不能扛住考验?今天咱们就结合官方数据、碰撞测试成绩和车主真实反馈,扒一扒这款车的安全底细。
一、官方配置:主动安全+被动防护,比亚迪这次“堆料”够狠吗?
比亚迪宋PLUS从上市起就主打“安全标杆”标签,官方资料显示,其安全配置覆盖了主动防护、被动结构和电池安全三大维度。
1. 主动安全:L2级驾驶辅助是标配
全系标配的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含AEB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全速自适应巡航等功能。根据配置表,次低配车型就搭载了360°全景影像和前后泊车雷达,对新手司机尤其友好。
2. 被动安全:高强度车身+全系6气囊
宋PLUS的车身采用高强度钢占比62%的笼式结构,关键部位如A柱、B柱使用热成型钢。全系标配6安全气囊(含前排侧气囊和前后排头部气帘),而同级合资车型如本田CR-V的中低配仅提供4气囊。
3. 电池安全:刀片电池真能“不起火”?
争议最大的电池部分,宋PLUS搭载DM-i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官方称其通过针刺实验和挤压测试,且电池包周围有车身大梁结构保护。不过,有车主反馈,底盘偏低可能导致电池托底风险,建议加装护板(费用约500元)。
二、中保研碰撞测试:六项全优,但有个“致命弱点”?
2021年,比亚迪宋PLUS在中保研C-IASI测试中拿下六项全优,包括最严苛的25%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但仔细看报告,会发现两个关键细节:
高速碰撞表现优秀:
25%偏置碰撞后,A柱无明显变形,气囊精准接住假人头部。
侧面碰撞中,B柱侵入量仅12cm(优秀标准为≤15cm)。
低速维修经济性拉胯:
在低速碰撞测试中,宋PLUS的 维修经济性评分仅为P(较差)。原因是前防撞梁和塑料水箱易损,维修成本较高。
划重点:如果你追求高速安全性,宋PLUS的表现足够硬核;但如果是城市代步频繁小剐蹭,修车费可能比同级车更高。
三、车主真实吐槽:这些细节可能劝退你
从论坛和车友圈反馈来看,宋PLUS的安全性整体认可度高,但细节槽点也不少:
好评集中点:
主动刹车“救过命”:多位车主反馈,系统在鬼探头、前车急刹时及时介入。
360影像清晰度高,夜间也能用。
争议集中点:
A柱盲区大:转弯时需频繁探头观察,增加安全隐患。
车门未关提醒延迟:有车主反映,行驶中车门未关紧时,警报偶尔滞后。
底盘偏低:电池包离地间隙小,烂路行驶需格外小心。
四、横向对比:15万级SUV,谁更安全?
将宋PLUS与同价位的哈弗H6、吉利星越L对比,安全性各有优劣:
结论:宋PLUS在电池专属防护和主动安全标配率上占优,适合对新能源安全性要求高的用户;若更看重燃油车稳定性,哈弗H6和星越L也是可靠选择。
五、争议焦点:新能源车的电池安全,是伪命题吗?
尽管比亚迪宣称刀片电池“永不起火”,但行业对新能源车电池安全仍有质疑:
支持派:
刀片电池通过针刺实验,且宋PLUS的电池包有全铝外壳+玻纤护板,比多数竞品更可靠。反对派:
2023年某第三方测试显示,刀片电池在 极端高温(60℃) 下仍可能出现热失控,且维修成本极高(换电池费用超8万元)。
客观建议:北方用户冬季续航缩水时,避免频繁快充;南方用户夏季停车尽量选阴凉处,减缓电池老化。
总结:家庭用车选它,到底值不值?
比亚迪宋PLUS的安全性在15万级SUV中属于第一梯队,尤其是高速碰撞和主动防护表现亮眼。但低速维修成本高和电池保养门槛也需要权衡。如果你需要一辆配置全面、安全系数高的混动SUV,它能满足需求;但如果预算有限且用车环境复杂,建议慎重考虑后期维护成本。
最后提醒:任何车的安全性能都离不开良好驾驶习惯,再多的配置也只是辅助。宋PLUS的硬实力到位了,剩下的就看你怎么开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