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们儿刚提了辆国产电车,他爸过来看了一眼,憋了半天,问了句:“这玩意儿,靠谱吗?”
就这么一句话,差点没把我哥们儿噎着。
这事儿怪就怪在,想当年,我们好像不是这么个问法。那时候去雷克萨斯的店里看ES,销售脸上那副“爱买不买,出门右转”的表情还历历在目。一台二十几万的车,不加个一两万休想提走,落地轻松捅破三十万大关。即便这样,也没听谁问一句“这玩意儿,值吗?”
还有本田思域,前几年在二手市场那叫一个坚挺,三年车龄还能卖个六折,简直是理财产品。大家也都觉得理所当然,毕竟,那是“合资车”。
可市场这东西,最不讲情面。
翻开数据看一眼,更吓人,今年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冲破了四成,这意味着现在马路上跑的两台新车里,就有一台挂着绿牌。比亚迪一家,去年的销量就几乎是大众和丰田在华销量的总和。曾经被捧上天的合资“保值神话”,如今在二手车商手里成了烫手山芋,价格崩得一塌糊涂。
所以你看,不是市场没变,是很多人的脑子还没转过来。
过去三十年,大众、丰田这些牌子在国内市场就是“可靠”和“高级”的代名词。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跟电脑里的底层代码一样,想改都难。我朋友他爸那句“靠谱吗”,真不是挑刺,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在作祟。在他的认知里,几十万买个国产牌子,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这就是典型的“认知时差”。
当然,除了这种惯性,还有些声音,纯粹就是因为自己的蛋糕被动了,急了。
你想想,以前一台合资A级车,配置能省就省,内饰全是硬塑料,还敢卖你十五六万。现在呢?同样的价格,你去看看比亚迪的秦L,或者吉利的银河L6,空间、配置、智能化,哪样不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合资车过去那种躺着赚钱的日子,基本上一去不复返了。
利润被无限压缩,很多4S店都快撑不下去了。
最惨的可能要属二手车商。以前收一台凯美瑞、雅阁,闭着眼睛都能挣钱。现在合资新车自己带头降价,他们手里囤的那些二手车,一夜之间就成了累赘,亏得肉疼。于是网上那些“新能源开三年亏一半”的论调,就传得满天飞。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到底是新能源车真的不保值,还是它的出现,砸了太多人的饭碗?
说白了,这才是当下车市最荒诞的一幕。那个曾经用简陋配置和高昂价格收割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如今被打得节节败退,本该是被审视的一方。可结果呢?反倒是我们自己争气造出来的车,正在被自己人拿着放大镜百般挑剔。
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念叨国产车不行,你或许可以笑笑,问他一句:“是车不行,还是您的生意不‘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