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都在聊仰望U8销量下滑的事儿,有人说是高端市场不好做,有人说是产品力拉胯,还有人觉得这其实是品牌战略的一步险棋。其实问题挺简单的:中国车企冲高端到底有没有戏,纯靠往上加钱、加配置、加噱头,能不能撑起高端门面?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键是这背后映射了国产品牌的心态变化,值得琢磨琢磨。
咱们得问一声,国产车为什么这么着急往高端冲?是咱们底气足了么?骨子里还是觉得“只有把贵的卖出去,才能说明我牛”。你看啊,这几年,车圈里谁家不出个“旗舰”?问界那边上来直接对标奔驰,理想鼓捣SUV冲着老板们去,仰望就更狠,百来万的自主品牌,还敢叫板外资,谁看了不说句“猛”?
但猛归猛,故事能不能讲圆,车能不能持续卖出去,才是关键。为什么仰望U8刚开始还能点火,现在销量直接做腰斩?其实咱不妨掰扯掰扯。
第一是高端这东西,在中国买车这事里面儿,根本就不是靠堆料、拼配置就能干翻BBA那路子的。说句大白话,有钱人买车,大多看啥?面子、品牌、圈子认同,功能再牛、科技再酷,也得有点情怀和尊重,得让人觉得我花这冤枉钱花得值,有“身份”。这事儿仰望明白,所以才拼命往金标上靠——直接24K金镶车,真是“有钱任性”,但问题来了,这一招到底能不能让更高端的人群真的买账?金标看着不凡,但你说土豪买车,是不是就为这点儿装饰?没人傻到这个份上吧。
再说了,仰望U8所谓的“升级”,无非还是在空间、材料、配置上加码。把轮眉整一体了,门用得更结实了,车身拉长了,内饰能躺了能喝了能睡了——这当然很豪华,普通人看着眼馋,但高端人群早就见惯了更狠的东西,别说你仰望了,就是宾利劳斯莱斯里边,有钱人也已经挑得挑花眼。你一国产品牌,光靠把尺寸做大,堆点料,这就成高端了?别人凭啥掏钱支持你,不如直接买现成的“老钱车”。
除了面子和配置,更重要的是,中国高端客户到底认可不认可自主品牌?你看这尴尬处在于,大家嘴上都挺支持国产,投票的时候还真照样认合资、认外资、认标。前两年理想小蓝鸟啥的,销量猛的时候,看着是国产冲高端成了,但那其实是前三排用户在买体验、买噱头。真到一百万这个价位,有钱人不是没得选,你稍微一出事(比如论坛上曝出点毛病、续航打点折扣,服务跟不上),立马就脚底抹油,“我信国产车但我不开你家的高端车”。这油滑劲儿,真让人长见识。
那高端市场到底是不是国产车能分一块的?也不是没机会,只是现在“底气”的含金量有点虚。回头看比亚迪仰望推出金标、至尊版这事儿,其实是被销量逼的,逼急了就只能靠堆天花板拉起关注,给富人再织个梦,指望突然有一个“高端标签”绑定客户。可你到底有没有产品上的真正突破?是不是能从硬件烧到“认知”?说实话,遍观U8的新版本,从外观到动力,再到尺寸数据,再到金子镶边,除了派头更足,噱头更狠,对于高端买家来说,并没有打痛他们的心窝子。还差那么点火候。
再想一步,这玩意儿的竞争逻辑也黑白不分。国产车企往高端冲,不就是学了特斯拉、学了蔚来、学了BBA做过的事情?可问题是,分水岭在哪?人家这些传统豪牌,真有几代人的口碑和技术底蕴。咱自家车,八竿子刚能打上一回合,靠着新势力和新能源的大局,市场上有点声音,马上把价格拉到天上去,想用定价制造门槛、粉饰身份。这路子其实是门外看门热闹,门里边不容易扎根。
一个有意思的点,大家不妨想一想,高端车的用户,是不是都被围在外企大品牌的舒适区里了?国产想进来,是不是只能靠一波一波新花样?不是不行,但你稍不留神就变成“土豪的科技玩具”。比如U8卖到两百多万,即便你把黄金贴全车,你能保证空间感、用料、交互体验全都秒杀对手?还是堆噱头搞一波营销,热闹之后又是尴尬收场?这其实是仰望U8这事儿的根本问题:不缺底气,但底气的质量是不是那个分量,就真的见仁见智。
继续往下琢磨,为什么销量刚火就熄火?其实一百万量级新能源SUV,真的是个无人区。产品没差,是品牌力、服务力跟不上。你给钱花得多,就更横挑鼻子竖挑眼。你线下服务没跟上,售后没有VIP体验,车有点小毛病(比如电池冬天掉续航、激光雷达偶尔罢工),客户直接扬长而去,谁还陪你练级?再说新能源产品本来就是个新物种,保值率低、二手市场没成气候,你这一百多万买的车,三年掉一半价钱,谁愿意跳这个坑?
还有一点,仰望U8这些“高端”产品,其实从底层来讲,核心技术并没全盘领先。纵然你夸你的四电机、夸你的超级悬架、夸你的豪装配置,但本质上,动力匹配、底盘逻辑、软件稳定,跟丰田揽胜大G这些老炮儿车辆对比,究竟谁更让人信赖?在真正高端市场里,这种信赖感要的不只是“看起来牛”,而是“用起来放心”,这个门槛目前国产车还没真正跨过去。
所以问题就来了,仰望这些品牌真有底气吗?顶着金标、新配置、奇葩尺寸,号称站在高端市场中心,真的能让有钱人买单?说实在的,事儿并不好做。底气不是说你堆料、加价、噱头一套就有了,是得市场养出来的,也是客户用钞票验证出来的。你看卷完一波热度,销量掉到几百台以下,这金标是不是就成了掩盖尴尬的遮羞布?
有人说,那U8L鼎世版来了会不会带来新高潮?其实在高端消费圈里,一波升级版只是增添话题,并不能彻底解决信任缺口。毕竟,真买得起这车的人,他们看的不是金子镶边、不是能不能暴力加速,而是品牌体系、后续保障还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高端氛围。你一旦原地打转,做不到软硬件全程在线,客户转头就走,连告别都懒得说一句。
归根结底,仰望U8当前的困境,不是技术短板,不是价格太贵,更不是宣传不够,而是整个高端进化体系的本土基础太薄。买豪车不是买手机,今天看个配置明天换个新型号,也不是追个热点、拍个抖音就完事儿。它是由底层产品能力、售后体验、长期沉淀、价值认同一整套组合拳造出来的。这些东西,短时间喊口号、玩噱头解决不了。你让仰望卖得出去,那必须得有“吆喝”之后的“稳扎稳打”,而不是隔三岔五更新个金标就算有野心。
说到底,中国车企想要站上真正高端,但心里还是虚的。富人不是傻子,能消费百万级的车,更精于算账,愿意为圈子、为品牌、为话题付钱,但很快就会用脚投票。你单靠“新鲜好玩”、堆配置来维持热度,是不是能拉住这拨人?市场已经用销量给出答案了。高端不是加价加配置就能搞定的,是整个品牌故事和服务体系一起托起来的,是长线信任的积累。这点,仰望也好,比亚迪也好,理想、问界也好,都还在路上,谁也别忙着庆祝。
最后想问大家一句,金标镶车真能让国产车企成高端吗?市场的答案很快会揭晓。到时谁能笑到最后,靠的还是内容,不是噱头。这道题,咱们一起慢慢往下做吧。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