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最近整了个大活儿。
讲真,当所有人都挤在新能源这条独木桥上,头破血流地搞“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日产突然像个喝多了的武士,拔出刀大喊一声“天闹黑卡”,然后反向冲锋,发布了2025款途乐Nismo。一台V6双涡轮,售价约合57万人民币的纯燃油性能巨兽。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是,日产的市场部是不是集体去参加什么精神状态培训了?还是说,他们的决策层里混进去了三体人,故意要搞乱地球人的科技树?
因为这个行为,在2024年的中国车市,约等于在闪电战战场上,你慢悠悠地开始垒一个超豪华的意大利炮阵地。等你垒好了,仗都打完了,人家坦克都开到你家食堂了。
这个世界观已经变了。现在的车圈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存量搏杀,而是掀桌子。什么叫掀桌子?就是我不仅要把你的蛋糕抢了,我还要把你家桌子给劈了,顺便把你家厨子也给拐走。前有小米SU7直接把价格焊死,后有乐道L60连补能体系的蜡烛都不给蔚来剩下。大家都在用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打法,试图把对方直接送进ICU。
在这样一个修罗场里,日产在干嘛?它在精心打磨它的“内丹”。
你看这台途乐Nismo,外观上整了一堆红线,搞了套运动包围,换了个大轮毂,车尾还加了个黑色小翅膀。内饰里,也是红黑搭配,翻毛皮加真皮,方向盘和座椅上绣着“Nismo”的logo,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个“性能版”。全液晶仪表和中控屏都是12.3英寸,在这个动不动就是带鱼屏、三联屏甚至直接把电影院幕布塞进来的时代,这尺寸只能说是“够用”,甚至有点复古。
最核心的是那台3.5T V6双涡轮发动机,460马力,650牛米,配9AT变速箱,零百5.9秒。讲真,这个数据在今天看来,很强,但也就是“哦,很强”的水平。毕竟隔壁电车随便蹦一蹦就是3秒俱乐部,而且还不要钱似的。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日产这套操作的底层逻辑,是一种近乎于宗教的偏执。这是一种典型的“品牌玄学”。
会买这台车的人,图的是什么?图的是你那12.3英寸的屏幕吗?图的是你那聊胜于无的车机吗?都不是。他们图的,就是“途乐”这两个字,是“Nismo”这五个字母,是V6发动机启动时那一声轰鸣给他们带来的,一种名为“纯粹”的幻觉。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这种心态了。这就好像你年轻时爱过一个姑娘,她脾气不好,花钱大手大脚,还不讲道理。但你就是爱她。很多年后,你身边有了一堆温柔体贴、会做饭会持家的好女孩,但你午夜梦回,想的还是当年那个“坏女人”。为什么?没有为什么。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途乐Nismo就是那个“坏女人”。它不环保,不智能,不经济,甚至在这个时代显得有点“不识时务”。但它提供了当今电车给不了的东西——一种原始的、粗暴的、充满了机械质感的驾驶信仰。它的一切设计,都在对这个新能源时代竖中指。
它在用行动告诉你:什么狗屁智能座舱,老子有实体按键,闭着眼都能操作,就问你怕不怕?什么自动驾驶,老子有空气悬挂、有电控后桥差速锁、有八种驾驶模式,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你自己这张驾照。只要你油门踩得够狠,所有的烦恼都追不上你。这简直就是汽车界的金钟罩铁布衫,用绝对的物理输出来对抗一切花里胡哨的魔法攻击。
这种行为艺术,同行看了也得傻。人家都在研究怎么压缩成本,怎么用更少的电池跑更远的里程,怎么让AI语音变得更像人。日产呢?在研究怎么让排气更好听,怎么让V6发动机压榨出更多马力,怎么让一台两吨半的移动金属堡垒在赛道里跑得更快。
这不叫造车,这叫修仙。人家修的是“科技飞升”的大道,日产修的是“肉身成圣”的古法。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把途乐Nismo形容成一个固执的中年修仙者,好像有点过于精准了,精准到有点伤感。
所以,这台57万的“大玩具”在中国市场会有戏吗?当然没戏。买它的人不会超过三位数。但日产在乎吗?我觉得它可能真的不太在乎。它更像是在完成一个仪式,一个向自己光辉岁月致敬的仪式。它在告诉全世界,尤其是在中东那些还热爱着沙漠和汽油的土豪们:看,我还行,我还没死,我的信仰还在。
这是一种非常拧巴的浪漫。它知道自己打不过,但它就是要亮剑。它知道市场不需要它,但它就是要造出来。因为对于那些真正的信徒来说,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吹过的牛,而途乐Nismo最值钱的,就是它是一台途乐Nismo。
它不需要逻辑,它本身就是逻辑。
它在用一种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是的,我老了,我过时了,我不配。
但他妈的,这才是车啊!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是日产疯了吗?不,它只是不装了,摊牌了。它就是要用这台车,给这个被屏幕和电池包裹的无聊世界,来一针肾上腺素。至于疗效如何,谁在乎呢?爽,就够了。
加大加大加大,油门继续加大。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