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日报”报道,4月23日,东风汽车在九峰山论坛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半固态电池技术,宣告电动汽车满电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目标不再是梦想。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低温性能。
东风的固态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50瓦时/千克,预计100千瓦时电池包的续航可达1000公里。此外,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到1000周,低温环境下依然表现优异,甚至在-20℃的环境下,电池的放电容量仍能超过85%。
东风汽车自2022年起已完成50台固态电池车的全球首发,并具备全面的电池技术开发能力,涵盖正负极材料、隔膜和模组等领域。随着新国标的发布,固态电池的研发前景看好,业内人士认为这对固态电池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具有积极影响。
东风计划在明年8月开始在奕派和纳米车型上进行固态电池的试验。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竞争白热化,固态电池赛道迎来密集突破期。近期,太蓝新能源、上汽集团、长安汽车、亿纬锂能等多家企业接连释放重磅进展,预示着固态电池产业化正驶入快车道。
4月10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公开宣布,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 2025 年底在全新 MG4 车型实现量产,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大规模应用于主流乘用车。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汽还计划在2027年推出首款全固态电池 “光启电池”,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电池领域的技术储备。
4月23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携 “金钟罩” 全固态电池惊艳亮相。这款电池凭借 400Wh/kg 的超高能量密度,以及较传统电池 “提升 70%” 的安全性,成为展会焦点。其技术突破不仅彰显了长安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实力,更展现出企业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的战略布局。
亿纬锂能也于4月25日通过电话会议透露,公司已完成全固态电池小软包电池组装工艺开发,中试线预计 2025 年投入运营,2026 年将逐步扩大规模。这意味着亿纬锂能正加速推进固态电池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有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从头部车企到电池巨头,多方势力的集中发力,使得固态电池量产进程显著提速。2025 年作为产业化的 “关键验证年”,或将见证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阶段向商业应用的重大突破,成为新能源产业升级的重要里程碑。随着更多企业加入这场技术竞赛,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指日可待,势必将重塑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