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豪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上演国产车“技术逆袭”大戏

暴走3万步,挤过水泄不通的展台人潮,2023年成都车展最震撼的真相浮出水面:奔驰、宝马等传统豪车品牌罕见缺席,而比亚迪仰望U8的展台却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场看似反常的现象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正在改写全球产业规则的史诗级转折。

洋豪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上演国产车“技术逆袭”大戏-有驾
image

传统豪车退场,中国品牌重新定义豪华标准

当德系三强集体缺席成都车展时,比亚迪却用仰望U8的“坦克掉头”和“应急浮水”功能引爆全场。中国品牌正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组合拳,彻底击碎“豪华等于百年品牌”的认知枷锁。

洋豪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上演国产车“技术逆袭”大戏-有驾
image

更值得玩味的是,理想L9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与问界M7的零重力座椅,将用户体验具象化为可感知的豪华符号。这种从机械性能到场景体验的价值迁移,让传统豪车引以为傲的V12发动机黯然失色。

合资车企的电动化困局:转型加速却依赖中国供应链

大众ID.系列与丰田bZ3展台人头攒动,但掀开引擎盖就能发现残酷真相:这些合资电动车的电池来自宁德时代,电控系统流着比亚迪的“血液”。反观其燃油车展区,看客寥寥的场景暴露出转型背后的被动与焦虑。

洋豪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上演国产车“技术逆袭”大戏-有驾
image

这种“中国芯”现象绝非偶然。当跨国车企的电动化进度条被中国供应链牢牢掌控时,昔日的“技术换市场”策略正在发生戏剧性反转。

技术输出反转:中国智驾方案成海外车企“救命稻草”

车展上最意味深长的细节,是某欧洲品牌新车挡风玻璃上赫然印着中国企业的激光雷达LOGO。华为鸿蒙智行系统更以“五界齐聚”之势,渗透进多个海外品牌座舱。

洋豪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上演国产车“技术逆袭”大戏-有驾
image

从Mobileye垄断到VLA方案量产,中国智驾技术正在全球市场复刻高铁模式的逆袭路径。那些曾经教导我们造车的老师,如今排队采购中国智能驾驶套件的场景,比任何口号都更具说服力。

价格战背后的深层博弈:卷价格更要卷能力上限

比亚迪包下整个展馆的霸气,奇瑞四大品牌联袂登场的阵势,揭示出价格战的本质是技术储备的军备竞赛。通过全栈自研构建的成本护城河,让国产车能同时玩转“20万级空气悬架”和“30万以下城市NOA”的降维打击。

更精妙的是新车发布策略——车企将重磅车型提前投放市场,把车展直接变成销售擂台。这种“展销一体化”打法,彻底重构了国际车展的原始功能。

产业格局洗牌:中国汽车业的“换道超车”进行时

当缺席的洋豪品牌、C位的国产电动车、反向采购的海外车企同时出现在一个时空,成都车展已然成为全球汽车权力转移的微缩景观。这场换道超车的终极密码,就藏在“电动化打地基、智能化建高楼”的中国方案里。

从成都向西望,一条由电池、芯片、算法构成的新丝绸之路正在成型。当中国车企开始定义技术标准时,百年汽车工业终于迎来了它的“北京时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