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的,就是本田雅阁这车,价格突然就跟坐了滑梯一样,哗啦一下就降下来了。
以前怎么也得小二十万才能落地的车,现在很多地方传出来的消息是,优惠完之后,最低配的裸车价都到十三万多了。
这一下子就便宜了四五万,好多原本在看其它车的人,都回过头来重新打量雅-阁了。
这事儿就让人纳闷了,雅阁这么多年在咱们国内市场,那可是响当当的一块招牌,怎么突然就这么想不开了,开始玩起了“大甩卖”呢?
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台车到底经历了什么。
要说雅阁,在中国老百姓心里的地位那可不一般。
从九十年代末进入中国开始,它就一直是中级轿车里的标杆之一。
很多人家庭的第一台“好车”,或者说换车升级时的梦想座驾,就是雅阁。
特别是前几年卖得最火的第十代雅阁,那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当时那个设计,把一台中年人眼里的商务车,变得特别年轻运动,那个溜背的造型,一下子就抓住了八零后、九零后这些年轻买家的心。
那几年,雅阁的销量是真厉害,经常一个月卖两万多台,把老对手什么凯美瑞、迈腾都压得喘不过气。
那时候的雅阁,靠的是什么?
就是多年积攒下来的好名声,大家都觉得这车省油、耐开、毛病少,空间还大,开出去也有面子,保值率也高,买它准没错。
可是,好日子没能一直持续下去。
等到全新的第十一代雅阁一出来,很多人就傻眼了。
也不知道本田的设计师是怎么想的,把原来那个精神小伙,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看着有点沉闷、甚至有点老气横秋的样子。
车头变得扁平,中网用上了密密麻麻的黑色网格,整个车的气质跟第十代比,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本来想营造一种稳重成熟的感觉,结果用力过猛,反而让很多年轻人觉得接受不了。
这下问题就来了,买雅阁的主力军本来就是越来越年轻的群体,你这设计一出来,直接把最大的客户群给劝退了。
销量是不会说谎的,今年二月份的时候,雅阁的销量一下子就掉到了七千多台,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曾经的冠军车型来说,简直就是敲响了警钟。
本田自己肯定也急了,发现路子走偏了,再不赶紧想办法,这市场地位可就真保不住了。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本田的反应也算是快。
他们知道,现在再重新设计一款车是不可能了,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赶紧补救。
于是,他们很快就推出了一个小改款车型,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把那个被大家吐槽最多的前脸给改了。
把那个黑色的渔网一样的中网,换成了几根亮闪闪的银色横条,下面的保险杠造型也调整得更有运动感。
这么一改,虽然车还是那个车,但起码看着顺眼多了,不那么油腻了,算是把丢掉的形象分给找回来一点。
光改个样子肯定是不够的,最实在的还得是价格。
本田这次是真下了狠心,直接把价格这把刀挥向了自己。
官方指导价十七万九千八起步,这只是个摆设,现在你去店里谈,优惠个四万五都是常规操作。
算下来,最低配的雅阁,十三万多就能拿到裸车。
这个价格是什么概念?
这可是一台车长将近五米,轴距两米八多的标准合资B级车,现在卖得比很多紧凑型的A级车都便宜。
这个价格,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本田就是用这种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告诉消费者:我知道你们对我的新设计有意见,那我现在把价格降到位,用实实在在的优惠来弥补,看你们还买不买。
事实证明,这招确实管用。
价格一降,雅阁的销量立马就有了起色,最近两个月,销量回升到了一万出头和一万三千多台,虽然跟巅峰时期没法比,也还是卖不过隔壁的凯美瑞,但好歹是稳住了局面,没有继续往下跌。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雅阁这么一降价,那凯美瑞、迈腾这些老对手压力不就大了吗?
其实,把雅阁逼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已经不完全是这些传统燃油车对手了。
真正的压力,来自于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特别是那些发展得风生水起的新能源车。
你现在拿着十五万的预算去买车,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你可以去看看比亚迪的秦L和海豹06,人家是插电混动,一箱油能跑两千多公里,平时在市区开,就用电,一公里的花费才一两毛钱,这用车成本,雅阁的1.5T发动机再怎么省油也比不了。
你还可以看看深蓝、零跑、吉利银河这些牌子,它们造的车,外观设计一个比一个科幻,车里面全是各种大屏幕,语音控制想干啥就干啥,比特斯拉还智能,还有各种高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在这些国产新能源车面前,雅阁这些合资燃油车的传统优势,一下子就显得没那么突出了。
论省钱,你省不过混动和纯电;论加速,电动机那种瞬间爆发的推背感,是燃油车给不了的;论科技感和智能化,雅-阁的车机系统跟国产车比起来,简直就像是十年前的产品。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已经不光是看你这个牌子硬不硬,发动机技术成不成熟了,他们更在乎的是这台车好不好玩,够不够酷,开起来是不是一种享受。
所以,本田这次降价,说白了就是一种非常清醒的自救行为。
它明白,在技术和潮流上,自己已经暂时落后了,那就只能拿出自己最后、也是最强的武器,那就是“雅阁”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品牌价值、质量口碑和庞大的市场保有量。
它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去吸引那些对新能源车还有顾虑,或者就是喜欢传统燃油车驾驶感觉的消费者。
它在用行动告诉市场:虽然我可能不够时髦,不够智能,但我依然是一台可靠、耐用、空间大、开出去所有人都认识的雅阁。
现在,这台曾经让你觉得高不可攀的车,只需要十几万就能拥有。
这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智慧。
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那就是合资品牌躺着赚钱的日子,在我们中国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面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