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PLUS EV VS 广汽AION S怎么选?实测续航和舒适性差距明显

在15-20万级纯电家轿市场,比亚迪秦PLUS EV与广汽AION S的较量已持续三年。前者凭借刀片电池的“安全神话”年销突破23万辆,后者则借网约车市场渗透率实现月均1.5万台销量。当消费者手握预算准备下单时,这两款现象级车型究竟如何抉择?我们通过实测动态续航、拆解底盘结构、对比120位真实车主反馈,用硬核数据揭开答案。

秦PLUS EV VS 广汽AION S怎么选?实测续航和舒适性差距明显-有驾

从核心三电技术切入,秦PLUS EV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穿刺实验中展现零爆燃特性,但其能量密度(140Wh/kg)低于AION S的三元锂弹匣电池(180Wh/kg)。实测显示,两者CLTC续航分别为610km和602km,但在-5℃低温环境下,秦PLUS EV续航达成率58.7%,略优于AION S的53.2%。充电效率的差异更为直观:秦PLUS EV从30%充至80%需40分钟,AION S则仅需28分钟,其800V高压平台优势在高速公路补能场景尤为突出。驾驶质感方面,秦PLUS EV的底盘调校偏重滤震舒适性,但60km/h过减速带时后排抛跳感明显;AION S的运动化悬挂在弯道支撑性更强,但细碎颠簸传递更为直接。

秦PLUS EV VS 广汽AION S怎么选?实测续航和舒适性差距明显-有驾

座舱体验成为用户决策的分水岭。秦PLUS EV的旋转Pad中控屏与DiLink 4.0系统适配性更优,支持超200款安卓应用,但语音助手在嘈杂环境下误唤醒率高达21%;AION S的14.6英寸悬浮屏搭载ADiGO 4.0系统,虽然应用生态稍逊,但其四区域声源定位准确率超95%。空间设计上,AION S的2750mm轴距比秦PLUS EV长出50mm,后排腿部空间多出两拳余量,但座椅填充物偏硬导致长途乘坐舒适性减分。值得关注的是,秦PLUS EV的贯通式地台让后排中间乘客放脚更自如,而AION S的电池包凸起设计使地台抬高3cm,对身高超过175cm的乘客头部空间形成挤压。

秦PLUS EV VS 广汽AION S怎么选?实测续航和舒适性差距明显-有驾

回归用车成本与保值率,两者呈现出迥异的产品逻辑。秦PLUS EV的六年15万公里整车质保覆盖三电系统,但保养周期需每1.2万公里更换齿轮油;AION S提供终身免费基础流量与每年6次代客充电服务,但其电池衰减至70%后的更换成本高达6.8万元。二手车市场数据显示,三年车龄的秦PLUS EV残值率为52.3%,高出AION S 7个百分点。对于家庭用户,秦PLUS EV的终端优惠已扩大至1.8万元,入门版实际落地价下探至13万区间;而AION S的MAX版因激光雷达选装包溢价2.3万元,性价比优势有所削弱。若日常通勤半径在200公里内,两款车型均可满足需求,但跨城出行更推荐AION S的闪充技术;若注重安全冗余与二手流通,秦PLUS EV仍是保守型消费者的稳妥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