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贯穿式灯带在成都的夜色里骤然亮起,发光Logo刺破黑暗,这台披着“电感外衣”的燃油车,让台下观众陷入一片死寂。 19年狂销430万辆的国民神车速腾,此刻竟像个新能源新秀般登场——大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油车披上“电马甲”,德系基因遭质疑
前脸獠牙式进气口、鱼尾状导流槽、溜背式车顶…全新速腾L活脱脱一副“电动战袍”。 单格栅设计乍看宛如封闭式前脸,配合可发光VW标和贯穿灯带,传统燃油车的稳重气质荡然无存。 有网友毒舌:“这设计放在ID.7上还算合理,安在油车上就像西装配拖鞋! ”
更让老粉心碎的是侧颜蜕变。 硬朗双腰线退化成细弱游丝,传统门把手改为隐藏式机械结构,连A柱下方的身份徽章都被抹去。 虽然支持1.5米内智能感应解锁,碰撞时还能自动弹开把手,但这些科技配置难掩力量感的消失。 昔日棱角分明的德系硬汉,如今竟显出几分阴柔之气。
车尾倒是赢得一致好评。 贯穿式尾灯与发光Logo相得益彰,配合重新裁切的后备箱盖,终于甩掉了现款的笨重感。 可惜这抹亮色难掩整体气质的违和——当电车元素强行嫁接燃油车,如同给耕牛套上赛马鞍,怎么看都透着股拧巴劲儿。
二、8155芯片难掩战略迷失
坐进驾驶舱,15英寸悬浮巨屏瞬间占据视野。 高通8155芯片加持下,车机流畅度确实脱胎换骨,语音助手支持方言识别,华为HiCar无缝互联。 可当视线扫过中控台,空调出风口突兀地上翘,大屏下方倒梯形面板像块补丁——这种ID系列同款设计,曾被市场狠狠教育过,如今竟在速腾上借尸还魂!
更令人费解的是空间魔法。 车身拉长21mm换来更大后备箱,但轴距纹丝不动。 消费者翘首以盼的后排地台凸起纹丝未动,德味十足的旋钮换挡取代机械挡杆,老用户直呼“找不到放手的地方”。 有车主苦笑:“我们要的是能跷二郎腿的后排,不是能塞进冰箱的后备箱! ”
动力系统更是原地踏步。 熟悉的1.5T Evo2发动机+7速干式双离合,118kW参数三年未变。 隔壁国产车混动技术日新月异,速腾L却还在啃内燃机老本。 当比亚迪秦L以3.8L油耗横扫市场时,速腾L的6.5L综合油耗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三、电气化迷途,神车步入险境
错位的用户期待
430万速腾车主最看重什么? 是德系底盘质感、皮实耐用的特性、二手市场的金字招牌。 当现款月销近两万辆时,新车型却转向讨好年轻群体。 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买燃油速腾的和追新势力的根本是两拨人,现在两边不讨好! ”
迟到的油电决战
当吉利星瑞全系2.0T、奇瑞艾瑞泽8月销破万,速腾L仍在用1.5T应付市场。 更致命的是,8.98万起售的现款速腾已打起价格战,而电感化包装的新款必然溢价。 在电车当道的2025年,消费者凭什么为“伪电车”买单?
从第六代Jetta到现款速腾,车型迭代始终坚守实用哲学。 如今为追电气化潮流,抛弃家族设计语言,在机械素质上却吝于升级。 这种“换壳不换芯”的操作,恰似给老爷车装上LED大灯——光鲜有余,底气不足。
大众展厅里,销售顾问正向客户比划:“您看这发光车标多炫酷...”
中年顾客摸着传统挡杆位置空荡荡的怀挡区,幽幽叹气:
“我开了十二年速腾,这次怕是真要换比亚迪了。 ”
四、尾声:油电夹缝中的豪赌
当贯穿式尾灯在夜色中渐行渐远,速腾L的宿命已成定局:要么以电感化设计收割年轻群体,要么在油电双线作战中耗尽神车光环。 毕竟饮鸩止渴终非长久计,脱胎换骨方为生存道。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德系品质开始向网红审美低头,这究竟是传统的沦丧还是市场的进步? 欢迎评论区拍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