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观察之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这时推纯电是不是太晚了?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全新雷克萨斯ES的亮相虽以轿跑化设计、双联屏内饰等元素引发关注,但其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的滞后性,已注定其难以成为扭转品牌颓势的突破口。雷克萨斯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慢半拍”与纯电产品的竞争力缺失,正使其陷入更深的市场危机。

上海车展观察之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这时推纯电是不是太晚了?-有驾

一、纯电技术短板暴露品牌转型困境

雷克萨斯此次推出的ES 350e、ES 500e纯电车型,本质仍是“油改电”的妥协产物。其核心技术指标远落后于国产新能源车型:续航里程未公布具体数据,但参考UX 300e曾因续航虚标(实测仅达标率46.6%)引发集体投诉,ES纯电版恐难突破600公里续航门槛;800V高压快充、智能驾驶辅助等关键技术缺失,使其在充电效率与智能化体验上与特斯拉Model 3、蔚来ET7等竞品形成代际差距。更致命的是,雷克萨斯未公开电池供应商及电芯技术细节,这种“技术黑箱”策略在消费者对三电系统透明度要求日益提升的当下,无疑加剧了市场疑虑。

上海车展观察之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这时推纯电是不是太晚了?-有驾

二、盲目推纯电加剧品牌价值稀释

雷克萨斯长期依赖“匠人精神”“进口品质”等标签构建溢价能力,但电动化转型中却陷入“既要又要”的矛盾:ES纯电版定价若低于40万元,将冲击现有燃油车价格体系,引发经销商体系动荡;若维持高溢价,则直接暴露其续航、性能、智能化的全面劣势。更讽刺的是,雷克萨斯仍试图通过“竹木饰板”“Shimamoku至臻木纹工艺”等传统豪华元素包装纯电车型,这种“复古电动化”策略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已无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雷克萨斯ES销量同比下滑18%,而同期蔚来ET7、极氪001等国产纯电轿车销量增长超200%,市场已用脚投票。

(技术极其落后、完全就是鸡肋的油改电UX纯电动)

三、电动化迟滞错失结构性机遇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50%,但雷克萨斯至今未建立本土化研发体系,仍依赖丰田e-TNGA平台“换壳”开发。其纯电车型开发周期长达3-4年,而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已实现“一年一迭代”。这种技术代差在充电基础设施完善、电池成本下降的背景下被进一步放大:当800V平台车型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成为行业标配时,雷克萨斯纯电车型仍需40分钟才能补充200公里续航。更严峻的是,雷克萨斯未规划固态电池、CTC底盘等下一代技术路线,其电动化战略实质是“用燃油车利润补贴纯电亏损”的被动防御,而非主动进攻。

上海车展观察之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这时推纯电是不是太晚了?-有驾

全新雷克萨斯ES的电动化转型,本质是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浪潮中的“技术性破产”。其纯电车型既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性能、智能、补能效率的核心需求,又因高溢价策略丧失性价比优势。若雷克萨斯不能在2026年前完成本土化研发体系重建、核心技术自研、价格体系重构,其电动化转型将沦为“为他人做嫁衣”的无效挣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