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各位车圈儿的老炮儿新兵们,咱都消停会儿,别老盯着那些千篇一律的“电动爹”了。
每年车展都那套嗑,一堆品牌跟商量好了似的,端出来的“未来座驾”比一个模子刻的还像,看得人眼皮子打架。
但今年慕尼黑,大众家那个西班牙“私生子”Cupra,冷不丁地往桌上拍了台叫Tindaya的车,一下就把我给干懵了。
你第一眼瞅见这车,绝对不会先注意它多长多宽,魂儿早被吸进它那个座舱里了。
一屁股坐进去,我跟你讲,那感觉特拧巴,好像闯进了哪个科幻片导演喝大了以后做的梦。
四个位子,叫啥“CUPBucket”,瞧着就像四个独立的王座,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生物皮革包着,关键是,它们就那么悬在半空中。
你屁股底下空落落的,感觉随时能把你发射出去。
这哪是开车,这是准备星际穿越啊。
一台快四米八的SUV,就给你四个座,Cupra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空间?实用?那玩意儿跟我有关系吗?”
这股子混不吝的劲儿,嘿,对味儿了。
再看你眼前,一块24英寸的大宽屏,方向盘整得跟随时能进维修站换胎似的。
但最神的还是右手边那个玻璃疙瘩,官方起个名叫“The Jewel”,珠宝。
说是什么感官界面,能唤醒车,能调模式。
说人话,这就是个贼有仪式感的“开机键”,透着一股“朕已阅”的劲儿。
每次启动都跟解封什么上古神器一样,让你觉得自个儿不是去上班,是去拯救银河系。
就这一下,把什么森海塞尔音响、抬头投影全给比下去了,都是陪衬。
等你从这迷魂阵里爬出来,看看这车的外壳,又是一番光景。
说是灵感来自火山,这股子暴躁劲儿装得还挺像。
车头跟鲨鱼似的,俩大鼻孔(进气口)恨不得把路上的空气都吸干净了。
发光的LOGO配上能模拟海浪的屏幕,这套操作放别的车上铁定是汽配城范儿,但搁这张脸上,愣是整出了点《银翼杀手》里那种潮湿、霓虹、又危险的调调。
车身侧面那些线条,跟用斧子劈出来的一样。
最绝的是那个悬浮式车顶,配上那四个大得离谱的23英寸轮毂,让这台大家伙看着居然有点轻盈,像个踮着脚尖准备干架的巨兽。
车顶上还给你搞了个Y形骨架和两块能拆的板子,意思是告诉你,哥们儿偶尔也能撒点野,让你吹吹风。
车屁股就更不用提了,那扰流板,那扩散器,每一个零件都在用最大的分贝告诉你:离我远点。
聊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这就是个样子货?
一个只会摆Pose的铁疙瘩?
一开始我也这么想,直到我扒了扒它的动力。
Cupra给它准备了俩剧本,一个纯电,一个增程。
纯电的不稀奇,但这增程版可太有意思了。
前后俩电机,加起来489匹马力,电池能让你跑个三百来公里。
然后呢?
它机舱里还藏了台1.5升的汽油机。
这发动机不干别的,就一个活儿: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就吭哧吭哧地给电池充电,一个随车自带的超级充电宝。
这么一倒腾,续航直接干到小一千公里。
这事儿就变得好玩了。
现在哪个车企不是把“纯电”俩字刻脑门上,恨不得宣布内燃机当场去世?
偏偏是Cupra,这个大众集团里最跳、最想当弄潮儿的品牌,给自己的“未来旗舰”留了个烧油的后门。
这叫什么?
这叫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它一方面用最炸裂的设计告诉你,它是新世界的物种;另一方面,又用一台汽油机来安抚你那颗被续航里程反复折磨的脆弱心灵。
这不就是咱们自己吗?
一边在朋友圈里转发着“说走就走的旅行”,一边默默算着下个月的花呗。
Cupra太懂了。
它知道,对于那些真正还对驾驶有点念想的人来说,电车的傻快很刺激,但那种层层递进的、带着机械轰鸣的快感,是电机给不了的。
谁没在高速上看着续航往下掉,心提到嗓子眼的经历?
这台增程版Tindaya,就是Cupra塞给你的一颗定心丸。
它既有电车的顺,又有油车的远方。
它不纯粹,但它解决了问题。
肯定有人要骂街,说这是“伪环保”,是开历史倒车。
可市场这玩意儿,从来就不是请客吃饭。
Cupra这个牌子,从它娘胎西亚特里出来就不容易,没法跟那些家大业大的豪门比底蕴。
它要想活,就得当个“人精”,得知道消费者心里那些弯弯绕。
这台Tindaya就是它交的作业。
它用一张无比科幻的脸,把你对未来的想象拉满;然后用一套看似“不地道”的动力,把你现实里的焦虑给熨平了。
这种强烈的反差和矛盾,反而成了它最性感的地方。
所以,这台车到底是个啥?
一台披着SUV外衣的跑车?
一个藏着汽油心脏的电动怪兽?
我看,它更像是一个穿着赛博朋克服的堂吉诃德,一手拿着激光剑,一手却紧紧攥着他那杆生了锈的老长矛。
它不够革命,但足够聪明。
在这个人人都想当“颠覆者”的时代,一点点懂得妥协的聪明,可能比头破血流的革命,走得更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