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利润暴跌!百年豪车巨头为何突然拉响预警?

#热点观察家#2025年4月29日,德国豪华汽车巨头保时捷突然宣布大幅下调全年利润预期,引发全球资本市场震动。根据最新财报,保时捷将2025年销售回报率预期从至少10%腰斩至6.5%,营收预期从390-400亿欧元缩水至370-380亿欧元,汽车EBITDA利润率从19%-21%下调至16.5%-18.5%。这是自2015年现任CEO奥博穆掌舵以来最严重的财务预警,其背后是多重危机的集中爆发。
保时捷利润暴跌!百年豪车巨头为何突然拉响预警?-有驾
更令人震惊的是,保时捷控股公司(Porsche SE)因大众集团业绩暴跌,预计2024财年亏损高达200亿欧元(约合1570亿元人民币),创下欧洲车企投资减值历史纪录。作为大众最大股东,保时捷控股持有的大众股权减值损失达199亿欧元,自身股价较2022年IPO时已下跌超过四分之一。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政策直接重创保时捷北美市场。2025年4月,保时捷在美国的销量同比暴跌37%,5月订单量预计再降20%。为应对成本激增,法拉利已将部分车型售价上调10%,而保时捷因产品线集中于大排量车型,关税成本转嫁能力更弱。分析师估算,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保时捷全年利润再损失5-8亿欧元。
保时捷利润暴跌!百年豪车巨头为何突然拉响预警?-有驾
保时捷电动化战略遭遇全面溃败。其旗舰电动车型Taycan 2024年全球交付量仅2.08万辆,同比暴跌49%,与2021年4.1万辆的峰值相比近乎腰斩;电动Macan虽表现稍好,但交付量1.8万辆仍未达预期。为解决电池供应问题,保时捷被迫投资3000万欧元入股德国电池企业Varta,而瑞典Northvolt破产导致电动718电池供应链断裂,进一步推高成本。2025年电池成本预计飙升至13亿欧元,较原计划增加50%。而且,Taycan电池能量密度(210Wh/kg)仅为特斯拉Model S Plaid(245Wh/kg)的85%,充电速度慢30%,且因兼容400V/800V架构导致中期改款成本超4亿欧元。
曾经贡献全球三分之一销量的中国市场,如今成为保时捷最大拖累。保时捷2024年在华交付量5.69万辆,较2021年巅峰期的9.57万辆减少四成;2025年一季度销量再跌42%至9471辆,创近十年最大跌幅。全系依赖进口导致价格竞争力丧失,Macan EV售价是国产高端电动SUV的两倍,但智能驾驶、座舱交互等配置落后一代。经销商库存周转周期从45天拉长至90天,部分区域Taycan降价至60万元区间,仍难敌小米SU7等竞品。保时捷CEO奥博穆公开宣称“小米、仰望并非直接竞争对手”,并暗示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退出中国电动车市场,引发舆论哗然。
2024年全球交付量31.07万辆,连续四年近乎零增长,卡宴、911等主力车型被比亚迪仰望U8、问界M9等国产混动车型挤压。投资银行Stifel报告显示,保时捷911车主转售可赚3.8万欧元,而Taycan车主亏损1.1万欧元,二手市场对电动车型价值的否定重创品牌溢价。
保时捷利润暴跌!百年豪车巨头为何突然拉响预警?-有驾
如今,保时捷的利润率跌至10%-12%,创奥博穆时代新低,股价较IPO时腰斩,投资者信心濒临崩溃。在中国市场,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纯电销量41.64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冠,问界、理想在50万+市场占据63%份额,直接改写豪华车游戏规则。为了应对颓势,保时捷计划裁员5%(约1900人),缩减中国经销商网络至100家,通过“自愿离职计划”规避高额补偿。今年计划推出更多燃油和混动车型,包括复刻70年代风格的911限量版,试图在电动化寒潮中保住现金流。
保时捷的危机,本质上是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集体困境的缩影。当中国品牌用“科技平权”重新定义豪华,当关税风暴撕裂全球供应链,保时捷们曾经的护城河正在崩塌。如果不能在三年内完成从“机械信仰”到“数字奢华”的蜕变,这个诞生于斯图加特的传奇,或许将成为下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恐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