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集团携岚图科技上演“腾笼换鸟”大戏,真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谁能想到,上市、退市、分拆、吸并……资本市场这摊水,本就不太平,这回东风汽车摞了一出新鲜玩法,硬生生把汽车圈的大家伙——东风集团、岚图科技、港股市场搅成了一锅冒着热气的麻辣烫。
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表面看起来像企业正常“升级换代”,暗地里实则打出了一套“羊毛转移+价值重估”的王炸操作。
问题来了,东风集团私有化退市,岚图科技借壳上市,这波操作到底是多方共赢的新局,还是资本市场一次豪赌?
咱们得慢慢拆,一步步扒扒清楚。
翻开这份八月二十二日夜间的公告,扑面而来就是一股不按套路出牌的味道。
东风汽车集团甩出了旗下岚图汽车科技以“介绍上市”方式赴港上市,自己则要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吓一跳吧?港股那头不消一晚,东风集团ADR直接暴拉九成,就跟踩了油门似的。
但震动归震动,这套操作和以往央国企路数并不一样——以前大多企业改制分拆都讲究各走各路,各上市各精彩。
这回呢,东风集团一脚踩油门,一边把主子岚图科技推上港交所,一边自己从资本市场撤退,貌似“腾笼换鸟”,其实更像是老师傅大手一挥,把一手好牌重新洗了个遍。
说白了,整个故事的核心,是股权分派和吸收合并两条线前后脚推进。
咱琢磨着,这操作跟电视剧里“一环扣一环”的谜案套路有点像——先是东风集团把自己持有的岚图科技近80%股份分给手下股东,股东们刚接到股份,立刻岚图登陆港交所,这边刚鼓掌,那边东风集团又推进吸并,给小股东来点现金,主控方则直接搞定100%股权,实现私有化。
总价怎么算?岚图科技的股权直接掰开卖,这个价格里头,有真金白银的现金、也有“未来可期”的股份。
一套“现金+股票”组合拳打下来,对普通股东来说,有戏可唱;对东风老板来说,这场大戏更是他的主场。
可你要说这就是简单的资本运作,那也太小看央企老牌玩家了。
岚图科技其实不是什么刚冒头的“新晋独角兽”,这孩子成立也有些年头,销量、增速、车型、品类,一个不落。
五年里硬生生干成了全线阵容,SUV、MPV、轿车全都盘下,什么FREE、梦想家、追光、知音、连大号六座SUV都定档待发,甚至网友拿库里南都出来调侃,说这是“库里岚”诞生记。
销量数据?去年的新能源车市,岚图交了快九万辆的新车订单,年增幅七成起跳,吊打不少自家兄弟。
这还没讲完——2025年小目标直接定到二十万辆,增幅翻倍多,你就说,这孩子野心大不大?
关键人家不是讲讲就算的,月销一万多起步,上半年毛利率还直接排进行业头部行列。
外面一直把理想汽车的毛利率神话成“20.6%”的天花板,岚图科技放话说自己比理想还高。
信不信?月销最好俩车型,梦想家平均卖到35万一辆,FREE+也有21万,对比下来,只要年度销量真到二十万跑出来,最少60亿毛利润妥妥到手,净利润20亿拿下问题不大。
咱再换个角度,这场“腾笼换鸟”,能解决啥实际问题?
答案其实明晃晃的。
东风集团多年业务线拉得无敌长,轿车、商用车、零部件、金融、服务——你能想到的,基本全包圆。
底下全资、控股、参股的小公司扎堆:岚图、奕派、猛士、神龙、本田、日产、商用、柳汽、零配件、金融……
估值逻辑扑朔迷离,投资人看得一头雾水。
港股市场多年压价,老东风的市值老也冲不过十块钱一股。
营收四千亿,市值三四百亿,资产总额五千亿——说难听点,总估值还没人家广汽集团一半高,人家赛力斯连年亏本,市值照样两三千亿,江淮年年亏,市值都翻他好几倍。
这事儿要不说气人,实在说不过去。
而这波操作,正是借助岚图科技这棵“潜力大树”,拆开包装,推上港股,让市值、品牌、资本价值全链条重估。
说白了,就是以前“资源太分散,股价被低估”,如今拔高岚图科技“明牌带队”,重新做一遍价值发现。
人家广汽、长安还没把高端新能源品牌单独炒上市,东风主打“岚图”,一步封神。
长安的阿维塔融资都190亿了,IPO遥遥无期,控股母公司长安汽车股价还天天坐过山车。
东风这招,直接逆天改命——不再让全家老小绑在一辆“老爷车”上拉动股价,而是把最能跑的“赛车头牌”直接送上舞台中央。
这无疑给那些还在跛脚拉车的其他央企车厂上了生动的一课。
当然,投资人心里多少也有点忐忑。
老东风集团一旦退市,岚图科技就成了新的“金刚钻”。
这公司撑不住,市值还得倒回来被打脸;要是真如预期爆发,大家都乐开了花。
现金+股份的分派方式,兼顾流动性与成长性,表面上是两全其美,可真到后面,投机热钱、政策风向一有波澜,港股那边未必真能托得住场子。
看看新能源这两年行情,谁家不是昨天股票爆炒,转眼又暴跌?赛力斯、零跑汽车、蔚来这些起起伏伏的大佬,谁敢拍着胸口说稳得住?
还有一层,岚图科技一路高歌,其实压力巨大。
别管口号吹得多响,新能源品牌鱼龙混杂,除了极氪、理想、蔚来这些明星选手,It’s a jungle out there。
岚图虽然劲头十足,可市场空间和政策红利并非管饱,目前能不能复制理想和比亚迪的奇迹,依然悬念十足。
大目标有,能否骤然放量,谁都打包票不了。
但假设一切如愿,新赛道抢跑,岚图科技可能真能在三大汽车央企里率先杀出一条价值曲线。
这才是东风集团此招精妙绝伦的点——并非简单拆分,而是彻底重建估值基础。
要说最终的成败,其实很大程度还要看市场情绪和港股流动性,甚至国际环境风吹草动都能影响最终结果。
岚图科技上市后,只要基本面保持稳健,高端车型做出品牌力,产品线持续上新,用户口碑新老互补,极有可能掀起一阵“新能源中字头”投资热潮。
但资本市场又不是幼儿园过家家,热闹过后还得归于冷静,企业盈利才是根本,空中楼阁谁都笑不出来。
不夸张地说,腾笼换鸟这步棋,不仅对东风集团内在业务理顺、资本价值重估意义重大,也为国有汽车集团新能源布局打开新窗口。
别的车企再想过这种桥,恐怕难度直线上升,东风这回算是抢了个头彩。
现有阵营新老势力大浪淘沙,最终谁能在港股成为新能源第一标杆,咱拭目以待。
想想这局棋,东风集团把资源优势最大化,完成传统到创新的切换,也倒逼整个央企矩阵再思考——究竟如何平衡传统制造业大体量的稳健,与新品牌的爆发式成长?一次资本运作,催化了组织变革,也逼迫高层领袖提前布局新赛程。
说到这,也别忘了“腾笼换鸟”有时是金蝉脱壳,有时也是破釜沉舟。
未来路上岚图科技如果真能扛得住品牌溢价、规模爆发和技术代差的多重考验,就是给东风集团、甚至中国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树了一面镜子。
否则,若只追求短期资本溢价,后面市场不给力,反倒落个竹篮打水,谁都没地方说理去。
再往深里看,腾笼换鸟的成功能否带动整个制造业新陈代谢,考验的不只是企业家魄力,更是决策者抓住窗口期的能耐和勇气。
前面的坑还不少,盲目乐观或者过分担忧其实都容易走极端,但眼下这套方案,确实让人看到了老牌汽车巨头的变革决心和操作细腻。
各位看官,你有没有觉得东风集团这波操作真像一桌精彩的多选题?
是“弃车保帅”?还是“携子逆袭”?咱们可以搂着瓜子边看边聊,反正资本故事,不怕多点八卦。
你咋看岚图科技借壳上市,有戏吗?欢迎评论区各抒己见。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