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丰田凌放,别看它名字里带“放”,实际在中国车市一点儿也“放不开”——一个中型SUV,试驾体验实打实,价格砍到骨头里去了,连真皮方向盘和全景天窗都招呼上了,可销量吓人地低,月销两三百辆,还没硬派普拉多卖得多。眼看同门兄弟荣放、汉兰达一向称霸,凌放这“夹心饼干”的命运到底是谁给安排的?前脚刚感受了它四平八稳的底盘,后脚打开汽车销量榜,发现自己心头英雄根本没人搭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车市的冷风也是说来就来。这到底是车型的先天命苦,还是消费者的眼光太过毒辣?这事儿,咱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事情要是这么简单那就不叫汽车江湖了。凌放一出生就站在修罗场:官方标榜自己是中型SUV,尺寸却离不开一层小号志气,四米七出头的身板跟荣放打擂台没人买账,跟汉兰达比又差了个头。定位既不上不下,价格呢,更是让人瞠目结舌:15万多能提低配荣放,20万多点儿直接拿下汉兰达的丐(最低)版——活脱脱一场“鸡头凤尾”的选择大赛。于是邻居老王看完凌放直接摇头:“不如加钱买汉兰达呀,空间才叫大气!”试问,这个“中型”头衔是不是披上了羊皮的狼?还是披着狼皮的羊?要我说,凌放就是生生卡在两道门槛,哪边都不好进,活脱脱一个“夹心月饼”,里外不是人。
摊开来说,车子开着还真有两把刷子——2.5L混动,油耗才5个,四驱一开,湿滑路面都能稳如老狗。要是全国人民都来一圈试驾,估计口碑还真能被翻红。可惜活在朋友圈和网上的车主,眼神和钱包都被数据“绑架”了,对“试出来的舒适”总以为自己能脑补出来。“凌放动力不错啊。”试驾员苦口婆心,“优惠大呀!”销售员竭尽所能,结果呢?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这车有7-8万元的优惠,连销售自己都无奈——丰田这么下血本,可惜没人相信自家会玩降价这套。“雷克萨斯亲儿子设计感”,凌放真心不差,可大众眼里,它的“低矮修长”戳中了用车刚需的小心脏。中国消费者根本实用主义-后排坐不下三个大个子、后备箱不能妥妥放儿童推车、天窗再大也不如空间大。讲真,谁家买SUV图省地儿呢?
围观群众不是没给机会。你看凌放跟雷克萨斯RX同台展示,还是销量一摊糊涂账。为“这车才不到20万,比荣放贵那么点儿,难道是快退市了?”现实中的汽车4S店,一边把凌放内饰做到同级最优软质包裹,种种舒适配置安排得明明白白;一边却发现Z世代只看参数和屏幕闪出来的空间数值,根本懒得进车里摸一把。消费者的“心里小算盘”和厂方的“产品大理想”,注定要上演一出现代版“兰亭集序”——你写你的,中看不中用;我用我的,一比见高低。
这局面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丰田自己也整懵了。凌放自觉“不是你喜欢的那一款,但你值得拥有”,口碑真不差,但想卖,没人领情。销售小哥摆摊喊价,优惠7万多也就出了5辆,还三台是自家员工内购,这比天桥底下卖袜子的都难呀。“既然大家都喜欢大点的SUV,为啥还造凌放啊?”对厂家图啥呢?难不成是为市场补一块“奇缺的中型SUV小号”?但这一操作,换来顾客的一句——“真怕这是清仓大甩卖。”吓得凌放差点儿背过去。
反方声音更是一阵阵:“你可瞧瞧荣放和卡罗拉锐放,降价加卖点,每个月都能冲进销量榜前列。凌放这价位、这定位、这尺寸,说句难听的,谁家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有人甚至脑补下一步:丰田估计要收摊转新能源大军,凌放成了“明日黄花”。有车评人戏称:“凌放这种操作,要是放在东北夜市,说不定还能火一把,进了车市反成‘难兄难弟’。”话是糙理不糙,这么搞下去,难免落得跟威飒一个下场——自家定位问题把自己玩成了一道阴间数学题,解都解不开。
可就在众人嘲笑声还没落地,一个反转悄然上演。事实证明,那些亲自试驾、摸过内饰、体验一圈“德味底盘”的顾客,眼神里是真的多了份“懂行感”。别的不说,2.0L低配优惠后市面上甚至15万出头,打折力度让老铁们直呼“丰田疯了”。不少年轻单身小家庭,或者啥都不图就图个大品牌和混动油耗的中年油腻男,都能为这“老司机配置”买账。要知道,在竞品里15万级别能拿下混动+四驱+高舒适度的车,市场上还真有点独树一帜。“凌放是个什么挂逼?”一帮懂行的车迷开始喊起来。空间不大咋了?谁让咱精致务实,不要拖家带口出行的大家庭模式?什么叫小众中的狠角色,凌放真是“明日学霸,今日冷门”。
反过头一算,凌放内饰堆料厚道,JBL音响一出手,爱听歌的年轻人恨不得在车里搞起“露营音乐节”;再看看同级对手内饰那塑料感,是不是立马就有点“守得云开见月明”?外形修长低趴,跑烂路既不飘,回头率也能唬住半拉小区的文艺青年。试问,家庭主妇们扎堆去买汉兰达,年轻小哥小妹反其道而行不香吗?
表面上凌放的“逆袭”刚刚点燃个星火,下一秒风浪又来了。毕竟在销量数据的铁面判官面前,任何“懂行人”的叫好都撑不起丰田的年度指标。销售点一身冷汗:“卖出去5台,3台还自家消化了,其它品牌天天上榜首,咱这儿天天愁销量。”潜在客户依然观望:“价格这么低,是不是要退市,买回家就是‘绝版收藏家’?”更有甚者,盯着新能源风口直摇头:“丰田自己都说了要转产新能源,把你这混动油车捧到手心,万一明年停产,配件供应出不来咋整?”
这得看车市的发展势头。政策天天变,新能源导演们不停按喇叭,传统燃油车早晚要改编自己的剧本。凌放落在这个“点”上,有点像季末特价清仓,观望人多了,真掏钱的少了。至于那缺点——后备箱不够深,个别小伙伴1米8往上就磕头顶,配置再花里胡哨也没法给一家五口带娃出行“安排个舒服”。厂方一边想着甩库存,一边还不得不硬撑门面:咱们的产品力没问题,是消费者自己“误解”了凌放。听着是不是熟悉?有点像楼市里的开发商:“你看我小区又高又精装,就是没人来看房。”归根结底,消费主流还是得“大众脸”“大号身材”才能让人民币砸起来响。
真要给丰田凌放点个赞,那我现在“假模假样”再吹一波:“看见没?2.5L混动、全景天窗、9个JBL音响,修长身板,高级内饰,这要是搁在朋友圈发个小红书笔记,那妥妥的‘轻奢新中产出行标配’!”可惜呀,广大人民群众就是不吃这套,一圈儿朋友圈问下来,“空间大不大?后备箱放得下娃娃车吗?以后要是停产了,维修咋整!”你说这销量低,怪消费者太苛刻吗?还是厂家为了照顾艺术审美忘了老百姓的刚需?有些时候,这“秀”给懂行看的,注定成了市场的局外人。凌放要真想翻身,还得老老实实多和用户聊聊,别总想着用雷克萨斯那一套“高级范儿”唬人,咱老百姓买车最怕花钱买后悔,更怕清仓大折扣背后的“最后一代”。
你觉得像丰田凌放这种定位不上不下,配置还挺厚道,优惠一个比一个猛,但空间和品牌形象又差几分意思的SUV,是不是活该销量惨淡?到底是咱消费者太“功利”,认死理非大空间不还是厂家不接地气,闭门造车,拍脑袋定型?你怎么评区来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