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媒大逃杀:EPA新规逼疯底特律?

当所有人都以为环保署仅仅只是发发报告,拍拍照片之时,EPA毅然决然地放出话语:在2025年款的新车空调中,倘若胆敢使用高GWP制冷剂,这样就直接禁止其上牌!

没错就是那个把R-134a(GWP1430)一脚踢进历史的狠角色。

但凡你对汽车供应链稍稍有一些了解,都会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究竟是在搞环保,还是分明在逼迫整个产业连夜去更改那如同户口本一般重要的东西!

更离奇的是,底特律的那些人,好不容易,挺过了芯片短缺的阶段,如今却又因为那“冷气”问题而发愁——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印度军工刚刚把飞机修好,结果马上,发现没有跑道可用一样。

空调冷媒大逃杀:EPA新规逼疯底特律?-有驾

这事于8月14日被爆出来,EPA依照《AIM法案》,将轻型乘用车空调门槛,死死地锁定在了GWP150。

这听上去就仿佛给冰箱,装上了一个高考分数线一般,不过此次落榜的并非学生,而是R134a、R1234yf这些老熟人。

文件里白纸黑字明确地写着:2025年款车型务必进行换血之举。

数据更为令人痛心,美国一年能够卖出1500万辆新车,每一辆车的空调平均灌入0.6公斤制冷剂,倘若依据R-134a的1430倍温室效应来进行计算,这就等同于每年额外燃烧了210亿升汽油。

你说EPA是环保急先锋,别急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早在2019年,就已经预告过,只是底特律那边的那些大哥,把它当作天气预报来听了。

空调冷媒大逃杀:EPA新规逼疯底特律?-有驾

简单来说,EPA这回,是在逼迫大家给空调“戒除成瘾般的依赖”。

R134a,就如同香烟一般,既便宜又好用,不过其后患却无穷无尽;R1234yf,尽管它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仅有4但它却是易燃的,一旦发生碰撞,瞬间就会变成火焰喷射器。

问题来了,谁家的好人愿意开着那“会移动的打火机”上高速呢?

欧洲已经把R-744二氧化碳)吹上天但要在50℃的亚利桑那用CO2制冷?

听起来就像让北极熊去撒哈拉开冰吧。

更尴尬的是,丰田经过了三年的时间对R-290丙烷进行了试验,结果测试车刚一开到德州,就被消防队给拦下了——毕竟谁都不愿意在后备箱里揣着一个像炸弹一样的东西。

空调冷媒大逃杀:EPA新规逼疯底特律?-有驾

那问题就来了:EPA是环保英雄还是纸上谈兵?

历史总是押韵——在2012年,欧盟强硬地推行R-1234yf,结果奔驰当场便做出了强烈的反应,称“一旦燃烧起来,甚至连发动机都有被融化的可能”,最终把此事闹到了法院,并且获得了豁免。

聪明归聪明,但是合规工程师现在像春运抢票:LinkedIn数据显示,过去30天“低GWP制冷剂”岗位暴增320%,年薪中位数飙到12万美元。

可你要说供应链跟得上,也不见得:霍尼韦尔的新工厂,在2026年才能够开始大规模生产R-1234yf,不过EPA却要求在2025年就让其搭载在车上——这之间的时间差,简直比纽约地铁的运行安排还要荒诞离奇。

空调冷媒大逃杀:EPA新规逼疯底特律?-有驾

从动机来看,EPA这招,有这样一层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即借着空调冷媒这件事,去撬动整个氟化工的升级,与此同时,也顺便给《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电动车补贴的事宜打个配合。

但你要说车企会乖乖就范,福特已经暗示,“大不了的话,就全系列用上热泵”,这听起来就好像是学渣在宣告,“我要改变,去考清华美院”。

更深层的是,中国去年出口了全球70%的R1234yf原料,EPA这波操作会不会把底特律的脖子又往东方伸了伸?

这不是环保的比赛,而是供应链的卡位战。

空调冷媒大逃杀:EPA新规逼疯底特律?-有驾

成功案例的确存在:特斯拉ModelY在很早的2022年就已然采用了R-744制冷剂,不过与之相应的代价便是空调管路成本飙升到了Model3的两倍之多;

而大众ID.4选用了R-1234yf,在2023年德州遭遇热浪之时,车辆接连出现故障——平均每辆车的维修费用竟然高达2700美元。

失败教训尤为扎心:印度车企Mahindra于2018年,大力地推动R-290在仅仅三个月期间,连续地发生了7起自燃事件,此情形直接导致印度版EPA将法规退回到草案状态。

关键差距在哪?

北美修车厂,80%的技工甚至在连R-744这样的高压系统都未曾见过的情况下,去培训一个技师,就需要120小时之久,如果按照每小时150美元来进行计算——如此这般的成本,完全足够用来加三年的油了。

空调冷媒大逃杀:EPA新规逼疯底特律?-有驾

未来三年,别指望EPA会有所松动,它仅会将GWP的门槛,再度削减一半。

真正的变量在东方:中国山东某厂刚量产了GWP=1的R1336mzz,价格比yf便宜40%,一旦通过DOT认证,底特律会连夜排队叫爸爸。

谁能把环保方面的焦虑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呢?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至于消费者,别纠结空调冷媒,反正到了三年后卖车的时候,你会发觉“低GWP(全球变暖潜能值)”相较于“真皮座椅”,更加能够去哄骗买家。

现实很是骨感,在技术乌托邦之中,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EPA的新规宛如一场开卷考试,不过答案却写在了别人的课本之上——当环保转变为技术霸权之时,就连北极熊都得学会去查看财报。

下次踩下油门之际,不妨思索一下:冷媒的终点,究竟是零排放呢,还是零钱包?

空调冷媒大逃杀:EPA新规逼疯底特律?-有驾

如果喜欢,记得点个关注,点个赞,万分感谢!

声明:本文内容90%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但是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图片素材全部都是来源真实素材或AI原创。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望读者知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