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这是要逼死国产车?奥德赛直接杀到19万,合资车底线被捅穿!
刚刚刷到本田奥德赛价格暴跌一事,网友们集体炸锅。6万元的让利,使得一台合资MPV最低配直接打到19万元的底,这种场面活久见。这还怎么让做惯了“价格屠夫”的国产车喘气?混动MPV市场就像一锅被端翻的菜,大家都在重新找座。
对于大多数普通工薪家庭来说,买车看的无非是性价比。以前合资车可以用“三大件好”“可靠性高”这些说辞习惯性傲视群雄,国产自主只能在价格上狠杀、一边摇旗呐喊一边咬牙勒紧裤腰带。这次奥德赛直接把价格门槛砍到膝盖斩,还阴险地把混动系统直接送到最低配。别的不说,单单站在配置表面前,谁还能说出个“大而无当”来?
再细看细节。第三代i-MMD混动,连本田雅阁都用的技术,省油水平杠杠的,市区通勤百公里油耗只有5.2L,说实话,比不少国产插混车型亏电情况下的油耗还要更低。算算账,哪怕买回去天天接娃送爸妈买菜,油钱和维修支出都能砍下一波费用来。要说当下还有哪款主流合资MPV能拉得下脸来适合家用?问问身边的老司机,答案八成还是本田。国产品牌混动虽说近几年进步很大,但论耐久和残值,和日系还有点距离。
比如热卖的传祺M8油混版,终端优惠后落地也得20万出头了。多出的1万块,能买到电吸门、星空顶天花板这些配置,但说实话,比起省心的本田标,很多人还是会选后者。毕竟机盖上贴的“本田”仨字,是不少中国消费者实打实的定心丸。而且,别忘了二手车市场,日系MPV的保值可是产业链稳定的风向标奥德赛三年还能有65%的残值,放眼望去,有几个自主品牌能拍着胸脯喊出这个数据?
东西到手容易,卖出去才是本事。别小看三年保值率,国产车在二手市场上的声音经常都小到只能嗡嗡作响,特别是新能源、混动车型,更是卖一台亏一台。合资MPV这个操作,简直是在双手勒住国产车的喉咙,问你怕不怕?
现在最头疼的,恐怕是那些以前还自诩为“价格刽子手”的自主品牌。以前还能靠着“合资定价高、国产拼性价”的剧本搏杀市场消费者。现在好了,奥德赛祭出价格大杀器,带头掀桌子。行业内一位汽贸朋友就透露,最近到店看传祺M8的顾客一下子冷清了很多,大家都在和销售耗着,等厂家也跟着跳水。“再不降价,怕是就真成展厅摆设了。”他无奈吐槽。
这场突如其来的价格战,其实并不是独立事件。它反映的不仅是车市供给和需求的剧烈碰撞,也是合资品牌对市场话语权的一次集体自保。五年前韩系车消失在主流市场的悲剧,业内人记忆犹新。当时韩国人以为靠品牌溢价就能唬住用户,结果被自主品牌死磕价格打得彻底溃败。如今合资MPV要是不识趣及时跟进,未来下场也不会很乐观。
更绝的是,本田这次降价,不仅加速了大盘洗牌,还给自主品牌出了一道送命题:敢不敢跟?你要是跟吧,利润进一步压低,活活熬死自己;不跟吧,门店客户源源流失,明年更难过。连一向自信“技术控”的传祺、吉利也面临唯有降还要降的黑暗时刻。
市场变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消费者当然最开心,老百姓算着省下的钱,一边笑嘻嘻地预约试驾,一边冷眼看合资与自家的自主品牌打得头破血流。资本终究是冷血的,赢输不过一念之间。品牌壁垒、技术溢价、用户忠诚——在中国消费市场的价格铁律面前,统统要低头。
至于自主品牌该怎么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时刻:是重筑技术壁垒,还是重新定义配置价值;是直面价格屠夫的挑战,还是像韩系一样消失在市场?每一次价格雪崩,都是一次清洗,也是一次新旧势力的分界。
奥德赛这步杀招,不过是刚开始。你以为它只是降价吗?不。它是在告诉全部国产车,“别觉得你们能高枕无忧,合资还没死透呢!”市场这口锅,谁端不稳,谁就会被泼一身。
至于结局,是国产品牌杀出重围,还是合资品牌完成翻盘?没人敢现在下赌注。唯一确定的是,这场接下来的价格战,才刚刚开场。至于你站哪一边,还得看钱包说话。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