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到一份热腾腾的增程车周销榜单,又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回到那几个平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品牌上:零跑、理想、深蓝、问界、岚图这些熟面孔。这榜单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说到底还是“销量为王”,谁坐得住前排座位,谁排队凑热闹,基本一目了然。但细琢磨下来,你会发现,有些品牌明明机会大好,却让良机白白浪费。为啥?我忍不住想问,这些品牌到底守的是命还是技?
先说说榜上的几个领头羊,零跑C10排在第二,理想L7混进前八,深蓝S07勉强排第十五。说实话,这几个车型都不是什么新角色,靠的也是在增程车市场多年摸爬滚打积攒下来的口碑。可是当机会真的摆在大家面前时,有几家能真正一口气冲上去?哪个敢说自己抓住了时代的钥匙?
为什么说机会明明就在眼前,却被搞没了呢?我觉得原因一大堆,但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三点:产品能力、品牌心气和服务体验。一切都绕着这仨字做文章,但不是每家都能把文章做得生动。我们先把这些车一辆辆拉出来“拉拉家常”。
拿零跑C10来说,这款车这两年亮点不小,无论智能化还是动力性,都有话可说,价格也压到让人心动的位置。按理说,投放市场时间不算短,积累口碑也不误正事,这么个节点上,如果产品策略和宣传配合到位,理应把周销量顶得更高。但实际呢?销量上看着还不错,可也只是“还不错”,远达不到脱颖而出的效果。是用户被其他选择分流了,还是品牌其实在市面上存在感还不够?是不是还差点哪个让人心动的狠劲?这值得好好琢磨。
再看看理想L7,这个车依靠理想这些年苦心经营下的家庭智能汽车招牌,按说根基深厚、粉丝众多。但这车销量始终不能高歌猛进,你说到底是消费疲软,还是品牌自己在犹豫?产品上理想确实让人省心,但如今用户盯的不只是表面那点空间和舒适度,更想要极致的创新体验和服务感知。理想还愿不愿意再添把火,给大家带点突破性的“狠料”,这是下一个阶段的考验。
再说说深蓝S07,虽然排进了榜单,但位置不上不下,有点尴尬。深蓝这品牌掰开了说,背靠长安汽车大树,按理资源不缺,但市场声量就是偏弱。是宣传发力方向不对头,还是终端服务做得不够殷勤?或者是产品同质化太严重,很难给消费者制造新鲜感?一个新车型靠什么出圈,靠的无非是要么技术领先,要么情感共鸣,二者要有一个做到极致。可眼下这局势下,深蓝S07明显还是在边缘挣扎,还得继续打磨。
其实看完这份榜单,更让人心头一紧的是那批“表现平平”的车型。岚图FREE、问界M7、理想L8这类平日在市面上讨论度不低,销量结果却没形成层层浪花,究竟问题出在哪?为啥大家有机会冲高,结果还屡屡掉队?
说白了,还是这个时代既残酷又现实——抓不住用户心智,也别怪市场不留你情面。现在用户买车,第一看性价比,第二看智能体验,第三看售后和品牌厚道不厚道。谁要是脑子还停留在“配置堆料、价格降点”的老套路,那就等着时代教训吧。市场不是光讲感情,也要看谁能用真本事拿下那一票票订单。
尤其是零跑和理想这两家,其实本来有成为“新霸主”的契机。零跑最近两年技术提升明显,造型、智能都找到点路子。但就算这样,它的品牌说服力和故事感是不是还差那么一口气?理想L7虽然靠理性、靠谱打底,但用户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糊弄的,总希望“理想”里再带点想象力的锋利。要是只是维稳、保守,靠惯性让销量“不死不活”,那今天的L7,明天说不定就会被一个新对手变成“昨日黄花”。
你仔细翻榜单,那些曾经被大家炒得热气腾腾的名字,有些已经落到二十名开外,比如深蓝L07。还有一些如星海S7、马自达EZ-6、零跑C01,销量直接掉到三位数甚至两位数——只能说,这些车型连车展上的“过场”都混不明白,何谈上位?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到底中国车市是不是只有头部品牌能分蛋糕?是不是绝对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死得更快?
其实也不完全,汽车市场本身有足够空间留给踏实肯干的后来者,每一年都有新品黑马杀出来。但问题是,你肯拼吗?你敢赌吗?还是天天守着自家那点老本,想着“苟且偷生”?现在的消费者宁可把钱交给有爆发力、有创新的品牌,也不愿意凑合着买台“中规中矩、安全适中”的车型。新周期大洗牌,没人能一劳永逸。
榜单上那些“靠后的车”,还继续在赌“反转”的可能。但客观说,大趋势浪头已经起来,再拿老思路对付新市场,和“错失良机”也没啥两样。市场变化太快,这两个月内,随时可能杀出个逆袭新品牌,到时候又是一轮大洗牌。到那时,“老将”再也不能靠情怀混饭吃。
大家翻来覆去讨论“增程车未来怎么走”,但我更想聊的,是汽车如今真正拼得是什么。是你背后的综合能力,产品、渠道、服务、品牌调性、用户情感,哪一样掉链子都可能前功尽弃。以为卷价格、卷配置、卷续航就是制胜法宝,那其实还是没把握“人心”这个变量。用户都精明得很,谁对他们真好、谁有诚意,谁能真正搞出点新意思,他们一清二楚。新周期下的消费者,连“粉丝经济”都看淡到骨头里,只要下一秒的创新足够吸引人价钱对路,没准就立刻变心了。去年还能自鸣得意的品牌,今年就有可能变成评论区的“炮灰”。
换句话说,错失良机不是无意识的意外,而是“守成思维”、自以为是造成的必然后果。一辆好车,除了机械素质,更需要人性、情感和未来想象力。我们可以原谅一次的平庸,但持续的无趣和跟风,终将把一个品牌逼进死胡同。
汽车市场是没有“安稳饭碗”的,谁都不能睡大觉。今天你高歌猛进,明天有可能就栽倒在沉迷现状、行动迟缓的泥潭里。指望“良机”永远在下一个弯道等你,是最大的天真。机会是等出来的,更是拼出来的。有多少品牌在榜单里短暂绽放,最后归于沉寂,根子上都是没能“跑起来”的毛病。
所以对于零跑C10、理想L7、深蓝S07这些车,能不能抓住已经到手的“红利期”,趁机上冲一波?还是说任由市场热度冷却、错失最后的窗口?说到底,拼到最后拼的是背后的那一套“综合能力输出”。消费者的耐心远没有我们想象那么长,谁能带来真正的新鲜感和安全感,谁能用诚意把服务和体验做到前面,谁能率先给出新的价值主张,谁才有资格笑到最后。
眼下看来,这份榜单稍纵即逝,一车之间,江湖已变。良机就在那儿,错过了,再想回来,江山就是别人的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