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昂跌到6万多,新能源逼出来的“豪车白菜价”
如果三年前有人告诉你:40万落地的大众途昂,几年后在二手市场只值6万多,估计你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可现在,它真就发生了。曾经是合资大七座SUV的“门面担当”,如今却成了二手车市场的“清仓甩货”。
问题来了,这到底是一次“抄底良机”,还是燃油车走向边缘化的前奏?
一、为什么会跌到这么惨?行业背景比车更残酷
途昂的价格跳水,并不是单纯一台车的悲剧,而是整个燃油大SUV的缩影。
新能源车这几年打法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厂家卷补贴,消费者买单价越来越低;产品卷性能,零百加速从7秒卷到3秒;再加上电费成本远低于油费,家庭用户算一笔账就会发现,买燃油SUV已经成了一种“奢侈”。
对于车企,经销商的日子更是难熬。库存压在手里就是负担,利息一天比一天高。于是我们看到各种“贴息、免上牌费、现金直降”的促销。可即便如此,燃油SUV依旧卖不动。最终的出路就是——甩给二手车商,价格任由市场砍到骨头里。
所以,途昂从30多万跌到6万,不只是价格问题,而是整个行业格局变化下的必然结果。
二、回到产品:大块头、老动力、成熟底盘
抛开价格噱头,途昂的产品力其实依旧扎实。
空间优势:
5049 mm的车长、1989 mm的车宽、2980 mm的轴距,放在同级别里依旧是顶格的存在。三排都坐满的情况下,第三排还能留出一拳腿部空间。这不是所谓的“应急七座”,而是真能坐人的七座。把二三排放倒,2415 L的容积,直接能变露营床。对于家用、长途出行来说,途昂的空间实用性依旧是最大卖点。
动力与变速箱:
EA888高功率2.0T发动机,220 Ps、350 N·m,配合DQ500湿式7DCT,百公里加速8秒多。这套动力总成虽然谈不上惊艳,但在七座SUV里完全够用。相比之下,同价位能买到的1.5T混动汉兰达,开上陡坡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底盘表现: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调校中性,开起来没有惊喜,但也没有槽点。高速变线的跟随感算得上利落,典型的大众风格——平平无奇,却能给人稳定感。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看价格,途昂依旧是个靠谱的家用大七座。
三、价格真相:6万买不到新车,能买的都是二手货
需要强调的是,市面上看到的“6万多的途昂”,几乎都是二手车,车龄三四年,公里数两三万起步,甚至是国五排放标准。
新车依旧在售,指导价29.5-40.5万,终端能谈下七八万,但远远不可能到6万这个区间。换句话说,那些所谓的“白菜价”只是二手行情,不是你能在4S店砍出来的报价。
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误导的地方:以为几十万的车突然就能打骨折卖。现实情况是,低价确实存在,但对应的是二手市场的残酷折旧。
四、用户的两难:买它划算,但问题也不少
那么,6万多买个途昂,到底值不值?这问题我也帮身边几个朋友分析过,结论很简单:看你怎么用。
• 值的地方:
空间大、气场足、动力够用,家里人多、经常自驾出行的家庭,花6万多买个“大块头”确实划算。尤其是对预算有限的人来说,这是最实惠的选择。
• 不值的地方:
油耗高,后期维修成本不低,再加上限行、保值率低等现实问题,如果你指望它省心、省钱,或者未来还能卖个好价,那基本不可能。新能源大潮之下,它的价值只会被继续稀释。
五、独家观点:这不仅是价格跳水,更是价值观崩塌
在我看来,途昂的暴跌不只是单个车型的问题,它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现实:消费者的价值观已经变了。
以前我们买大车,愿意花高价买空间、买面子;现在更多人算的是使用成本、功能性,甚至OTA能不能升级、智驾水平如何。这种标准的转变,让燃油大SUV在新能源面前完全失去了竞争力。
途昂从40万跌到6万,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提醒整个燃油车市场:老的价值体系已经崩塌了。
六、总结
途昂不是一台烂车,它依旧空间大、动力稳、开起来有安全感。但它的价格崩盘,告诉我们一个残酷事实:燃油SUV正在被新能源车“逼退场”。
6万买它,是抄底也是冒险。你能买到的,是一台空间够大、动力够用的“大块头”,但也得做好接受高油耗、低保值的心理准备。
所以,我给的结论是:买它划算,但别指望保值。
而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途昂的命运也许只是开始。未来几年,我们会看到更多传统合资SUV,在新能源的攻势下,被迫跌到难以想象的价位。到时候,今天的途昂,可能只是第一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