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集体崩盘!英朗半年只卖一台,谁的眼泪在飞

(第一幕:钩子事件——荒诞现实下的行业地震) 谁能想到,曾经在4S店展厅里风光无限的别克英朗,如今竟沦落到半年只卖出一台的境地?这不是段子,而是乘联会最新数据里的冰冷事实。更魔幻的是,当网友扒出这台“孤勇者”购车记录时,发现买家还是某驾校教练——买来当教学用车。评论区瞬间炸锅:“教练车都比私家车卖得多,这届消费者是真不给面子啊!”

合资车集体崩盘!英朗半年只卖一台,谁的眼泪在飞-有驾

合资车的颓势早已不是新闻。今年1-6月,日系三巨头在华销量集体跳水,日产轩逸跌出轿车榜前三,大众朗逸的终端优惠直接捅到5万+。但像英朗这样“断崖式扑街”的案例,还是让人倒吸凉气。某汽车论坛的资深博主调侃:“现在去别克4S店,销售比顾客还多,进门就送三年保养,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菜市场甩卖区。”

(第二幕:转折点——新能源与合资车的生死时速) 把时间拨回五年前,合资车还是中国家庭购车的“安全牌”。德系的精密、日系的省油、美系的豪华,消费者闭眼选都不会错。可如今呢?比亚迪秦PLUS用“油电同价”直接掀了桌子,特斯拉Model 3降价到23万抢走中产钱包,就连五菱宏光MINI EV都能靠3万块的价格让年轻人高喊“真香”。

技术路线的对决更是一针见血。某自主品牌工程师透露:“合资车还在用5年前的老平台魔改,国产车已经玩出800V高压快充、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了。”最讽刺的是,某德系品牌去年推出的纯电车型,续航居然比同价位国产车少了100公里,车机系统卡顿得像用了十年的安卓手机。网友毒舌评论:“这哪是技术代差,简直是降维打击。”

合资车集体崩盘!英朗半年只卖一台,谁的眼泪在飞-有驾

(第三幕:悬念余韵——眼泪背后谁在偷笑?) 合资车企当然没坐以待毙。大众狂砸70亿欧元入股小鹏,丰田拉着比亚迪搞电动车,通用甚至把北美停产的别克车型拿到中国“续命”。可消费者似乎不买账——今年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展台被挤得水泄不通,隔壁某合资品牌却要靠扫码送礼才能留住观众。

行业分析师老李算了一笔账:“以前合资车靠品牌溢价能多赚30%利润,现在国产车把配置堆到天花板,价格还便宜两成。你说消费者选谁?”更狠的是供应链优势,宁德时代的电池成本比松下低15%,华为的车机系统迭代速度堪比智能手机。难怪有经销商苦笑:“现在卖合资车得像推销古董,得强调‘情怀保值’。”

(终章:无声的葬礼与新生) 当某美系品牌4S店开始用“买燃油车送新能源购车券”的骚操作清库存时,这场战役的结局已经写了一半。但故事的另一面是,北京某二手车市场里,车贩子们正把收来的合资车价格牌一改再改:“去年15万的凯美瑞,今年报9万都没人问。”

或许真如那首老歌所唱:“谁的眼泪在飞?”只是这一次,流泪的恐怕不只是合资车企,还有那些曾经坚信“外国月亮更圆”的信仰。而站在马路对面冷笑的,是握着车钥匙的年轻人——他们手机里正刷着比亚迪海豹的提车vlog,背景音乐放着:“这一次,我选我自己。”

合资车集体崩盘!英朗半年只卖一台,谁的眼泪在飞-有驾

(你说,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