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比亚迪汉出新款,都有一种看优等生交作业的感觉。你看,它又来了,带着一个全新的车漆颜色,叫“雾凇金”,然后把挡杆从下面搬到了方向盘后面。就这?对,就这。这不叫发布新车,这叫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来挤牙膏的,而且挤得理直气壮。
这波操作的本质是什么?是车圈现在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修仙渡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所有人都在发疯,小米直接把手机圈的闪电战搬了过来,蔚来的乐道更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在这场大型“道诡异仙”现场,人人都想一步飞升,只有比亚迪,还在勤勤恳恳地修炼“金钟罩铁布衫”。这次这个所谓的“加推版”,就是它对着内卷到冒烟的市场,小心翼翼地探出一根手指,说:“诶,我还在,我加了个新皮肤,你们看我一眼?”
这个“雾凇金”,听起来特别玄学,但说白了,就是一种看起来很贵的金色。这种颜色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吃的金币巧克力,外面那层包装纸,看起来金光闪闪,但你知道,它不值钱,甜的是里面的巧克力。比亚迪就是在告诉你,我的里子(三电系统)是巧克力,绝对管饱,现在我给你加一层金色的包装纸,是不是显得高级了一点?这是一种典型的工科男思维,务实,但是缺了点“机你太美”的骚气。
然后是那个核心改动,那个奔驰味儿的指挥棒——电子怀挡。这个改动好不好?好。它把中控台下方那个碍事的地方给省出来了,你可以多放一瓶水,或者一个盘了八百年的核桃。这是进步吗?是。但这种进步,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从来不打扮的程序员,突然有一天戴上了一副金丝眼镜。他确实变了,但他的内核,还是那个随时准备跟你聊代码的实在人。他这么做,不是为了泡妞,而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看屏幕更清楚。你看,这就是比亚迪,它所有的“花里胡哨”,最终都必须服务于“实用”这个最高纲领。
我作为一个也开过几年车的中年人,非常理解这种选择。因为到了某个阶段,你对车的需求会变得极其枯燥。空间大不大?省不省钱?屏幕卡不卡?保养贵不贵?比亚迪汉就是对着这张清单,一项一项打勾,最后交给你一份完美的六边形答卷。它的一切都恰到好处,让你挑不出大毛病。它就像一个完美的工具,一把趁手的锤子,但问题是,谁会疯狂地爱上一把锤子呢?
这恰恰是品牌玄学的有趣之处。你问一个奔驰车主,他为什么买奔驰?他可能会跟你说驾驶感受、品牌历史,但这些都是表象。核心是他需要那个三叉星徽来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你再问一个特斯拉车主,他为什么能忍受那糟糕的做工?他会告诉你这叫“不拘小节”,然后跟你大谈特谈FSD和马斯克的宏伟蓝图。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用户在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张通往某个精神世界的门票。
比亚迪有这个门票吗?暂时还没有。它的用户,是目前全中国最理性、最精明、最会算账的一群人。他们买汉,是因为在20万这个价位,汉在他们的Excel表格里,综合得分最高。加大加大加大。省钱省钱省钱。就这么简单。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精神分裂,一会儿夸它务实,一会儿骂它无聊。但讲真,这不就是现在买车的现状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人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另一半人追求虚无缥缈的品牌信仰。
说回这个新款汉,它最大的对手根本不是其他品牌的车,而是它自己。是那个刚刚降完价的老款汉。当一个新版本唯一的升级,是换个颜色和挡杆位置的时候,消费者脑子里的算盘就会拨得飞快。我为什么要为这个“指挥棒”和“金皮肤”多花钱?就不能搞点让人眼前一黑的狠活吗?!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别问了。问就是值得。
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它的目标客户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感性问题。它是一个数学题。等10月10号价格一公布,潜在车主们会立刻打开计算器,把新款的价格、配置,和老款的优惠、其他品牌的优缺点全部输进去,然后得出一个最优解。如果新款的价格足够“数学正确”,那它就值得。如果不够“数学正确”,那隔壁的老款就是答案。
在这个疯狂内卷,人均掀桌子的时代,比亚迪选择了一种最朴素,也最无情的方式来战斗——就是用一张无法反驳的Excel表格告诉你:别挣扎了,在数学面前,你的所有感性都是累赘。
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