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718 Cayman战略急转弯:60万电动版配500马力,燃油RS版8000转自吸或成绝唱
上个月试驾活动结束,几个玩保时捷的老朋友在停车场点了根烟。有人盯着手里的车钥匙半天,突然来了句:“要不要趁着还能买,赶紧搞台自吸的?”另一个哥们儿叹口气:“可电动版那个加速,你开过之后可能就回不去了。”
这场景挺能代表现在的纠结。保时捷前两年放话说718要全面电动化,结果今年突然改口——燃油版留下了,但可能只给RS系列。圈里传的版本是,斯图加特那边开过几轮会,最后还是决定两条路一起走。
倒不是保时捷优柔寡断,实在是市场这玩意儿没法强扭。欧洲那边排放标准越卡越紧,不搞电动迟早要吃罚单。可美国那帮玩家,你让他们放弃手动挡?那基本等于让川菜馆不放辣椒。需求摆在那儿,总不能装看不见。
燃油版这次给的配置挺狠。4.0升水平对置六缸,自然吸气,红线能拉到8000转以上。这台机器应该是从911 GT3那边改过来的,干式油底壳、钛合金连杆,技术含量不低。配个PDK双离合或者6挡手动,开起来那个味道,开过的人大概都懂——油门踩到底那一瞬间,发动机的嘶吼能把前车的后视镜震歪。
当然了,这年头玩自吸也不容易。颗粒捕捉器、可变气门正时,该装的环保设备一样没少,就为了过欧7排放。性能和环保之间找平衡,工程师估计也挺头疼。不过话说回来,能把500马力的自吸做到合法上路,这本事也不是谁都有。
电动版走的是另一套路子。PPE平台配800伏快充,充电15分钟跑四五百公里,这速度确实够用。电池做成T型塞在车中间,前后配重差不多五五开,这招算是把电动车重心高的毛病给化解了。弯道里车身姿态应该会比较稳,至少数据上看起来挺靠谱。
动力参数也说得过去,500匹往上走,破百可能三秒出头。电机那个扭矩来得快,起步确实占便宜。四驱系统加扭矩矢量分配,出弯时候的加速应该会比燃油版更暴力一些。只是吧,电动车始终缺点什么——声浪没了,换挡的顿挫感也没了。保时捷倒是想了个办法,用音响系统模拟发动机声音,还能自己调风格,但这玩意儿终归有点像假唱,懂的人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电池加上去三百多公斤,车反而更好开了,这事听着挺反常识。其实原理也简单——主动悬挂、后轮转向、陶瓷刹车这一套组合下来,重量变成了稳定性的保障。听说纽北测试的时候,圈速都快追上GT4了。技术到位了,劣势也能变优势。
内饰改动不小。传统的三个表盘没了,换成一整块屏幕。估计会有不少老车主看着不习惯,毕竟那三个表就跟保时捷的脸一样,看惯了突然换掉总觉得少点意思。好在物理按键保留了一部分,开车的时候不用盯着屏幕戳来戳去,这点还算厚道。
价格方面,电动版起步价可能在60万左右,顶配估计要奔80万去。跟国产电车比肯定不便宜,但买保时捷的人,有几个是冲着性价比来的?那个盾牌标、底盘调校、还有开起来的感觉,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值钱的地方。
现在玩车的圈子里,燃油派和电动派各执一词。燃油派说这是最后的机会,错过就真没了;电动派觉得性能上去了就行,什么声浪都是虚的。其实也没必要争,玩车本来就是个人喜好,有人迷恋机械感,有人享受推背的快感,都能理解。
保时捷这次算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电动化是趋势没错,但转型期怎么走,考验的是对市场的判断。激进了容易栽跟头,太保守又会被时代甩开。两条腿走路,至少不会一棍子打死。
开了二十来年车,见过不少品牌在转型期翻车。有的为了讨好市场丢了自己的风格,有的死守传统最后被淘汰。保时捷这次的选择算不上完美,但至少还在琢磨怎么平衡情怀和现实。
718以后会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好。不过有一点挺明确:真正爱车的人,在乎的不是烧油还是用电,而是开起来那个感觉对不对。只要这份感觉还在,开什么都是玩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