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德国慕尼黑的一场车展活动上,奔驰的几位高管和媒体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聊了很多大家关心的话题。
这几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说是打得不可开交,各种新技术、新车型层出不穷,很多老牌的豪华品牌,比如奔驰,在大家眼里好像动作有点慢,有点跟不上节奏。
很多人都在问,奔驰到底在想什么?
是不是还在抱着以前燃油车的老本不放?
这次的专访,就像是奔驰终于掀开了自己的一张底牌,告诉大家他们为电动车时代到底准备了些什么,特别是那台刚刚亮相的全新纯电动GLC,到底是不是一台能打的硬货。
首先,这次谈话的焦点,自然是这台全新的纯电动GLC。
对于咱们国内的消费者来说,买电动车最看重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智能化水平怎么样,充电快不快,续航实在不实在。
如果这几点做得不好,就算你车头挂着三叉星徽的标,大家也未必买账。
奔驰的高管们显然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详细介绍了这台车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提到,这台车背后的技术,很多都来自于他们之前一台破了世界纪录的概念车,那台车24小时跑了五千多公里,展现了奔驰在电耗控制、快速充电和电机技术上的深厚功底。
这些技术现在被用到了量产车上。
具体来说,纯电动GLC用上了现在最主流的800伏高压平台,支持最高330千瓦的直流快充。
这是什么概念呢?
简单说,就是你开车到服务区,停下来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的时间,车子的电量可能就充进去一大半了,大大缓解了长途出行的充电焦虑。
而且,因为三电系统做得更高效、更紧凑,车子还多出了一个128升的前备箱。
这个空间可不小,比市面上很火的特斯拉Model Y的前备箱还要大一点,放个登机箱或者一些杂物绰绰有余。
这说明奔驰在空间利用上也下了一番功夫,不只是简单地把发动机换成电机。
当然,硬件只是基础,真正的重头戏在智能化上。
奔驰的高管明确表示,这台纯电动GLC是一台“软件定义的汽车”,它的大脑用的是现在行业里最顶尖的高通8295芯片。
这颗芯片的性能非常强大,保证了车机系统的流畅运行和未来功能的扩展。
有了这么强的硬件支持,它能实现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而且奔驰还放出话来,只要当地的法规允许,他们的辅助驾驶系统就能做到更多。
车内的那块大屏幕也彻底升级了,不再是以前那种由几块屏幕拼接而成的,而是一整块从主驾驶一侧的A柱一直延伸到副驾驶A柱的无缝超联屏,中间没有任何黑边,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在智能座舱的本土化方面,奔驰也学聪明了。
他们知道中国用户对语音交互、车载应用的要求很高,所以特地为中国市场引进了字节跳动的“豆包”人工智能大模型,来提升语音助手的聪明程度和交互体验。
这表明奔驰不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东西搬到中国来,而是真正开始为中国用户的习惯做定制化开发。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高管虽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暗示会参考现在燃油版GLC的定价策略。
目前燃油版GLC的经销商价格大概在三十二万到三十六万之间,如果一台技术这么先进、配置这么高的奔驰纯电SUV,最终真能落在这个价格区间,那对市场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来说,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除了产品本身,奔驰高管还谈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问题:会不会为了迎合中国市场,推出那种只在中国销售的“特供车”?
现在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有些国外品牌为了走量,会拿一个老平台改头换面,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一款车,这种车虽然看起来很符合中国人的喜好,但骨子里已经不是那个品牌原汁原味的东西了。
对此,奔驰的态度非常坚决:不会。
他们认为,消费者选择奔驰,就是信任这个品牌的全球统一标准和品质。
如果为了短期利益去搞“特供车”,实际上是在消耗品牌的价值。
但是,不搞特供车,不代表对中国市场不重视。
奔驰选择了一条更难但可能更长远的路:把研发的重心向中国倾斜。
他们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研发中心,雇佣了超过两千名工程师。
这支团队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和自主性。
过去,很多决策可能都要德国总部点头,但现在,中国团队可以直接和本地的供应商、科技公司合作,以更快的速度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功能。
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奔驰下一代车型的后排娱乐系统,就是完全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的,并且未来会应用到全球销售的奔驰车上。
这真正体现了“在中国研发,为世界所用”的新思路。
为了应对中国市场飞快的技术迭代速度,奔驰还强调,他们中国的研发团队里,98%以上都是中国的本土工程师。
这些人最了解中国的路况、中国人的驾驶习惯和对智能化的需求。
由他们来主导开发,产品自然会更接地气。
奔驰中国的负责人甚至表示,他们的整车软件系统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周一次”的迭代更新能力,可以通过远程OTA升级,随时为用户带来新功能和新体验。
这个速度,已经完全不输给国内的那些新势力品牌了。
在交流的最后,奔驰还透露了一些正在研发的“黑科技”,比如已经可以上路让公众体验的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还有正在进行路试的固态电池,据说搭载这种电池的测试车,一次充电能从德国开到瑞典,跑了1200多公里后还有剩余电量。
这些信息都表明,奔驰这个“汽车发明者”在电动化时代并没有掉队,而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
他们一方面坚守着自己百年品牌的造车标准和豪华品质,另一方面又在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和谦逊姿态,去学习和适应中国市场的节奏,将研发的决策权和最优秀的本土人才都留在了中国。
从纯电动GLC开始,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更智能、也更懂中国消费者的奔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