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小ADV颠覆“小排量”认知:配置拉满,高能实用,却为何颜值成争议焦点?

大伙儿好,聊聊最近两天摩圈炸锅的事。这不是因为哪个大师工科竞赛拿了奖,而是因为本田新大洲把ADV150推出来了(官方叫NS150XC)。这台大家盼了好几个月的小排量跨界踏板,一下子成了摩友茶余饭后的主角。一边说它是“配置天花板”,一边又吵着它的外观“丑得离谱”。嗐,这话咋说呢,咱也来扒一扒。

本田小ADV颠覆“小排量”认知:配置拉满,高能实用,却为何颜值成争议焦点?-有驾

安全配置:配置就不多说了,“封神”都配得上它

懂摩托的朋友都清楚呀,以前这类小排量的踏板车吧,你别指望啥高科技,该有个ABS就不错了。可这次不一样,本田直接给咱整了一套“博世全家桶”,把高级货都搁进这台小家伙里头。

本田小ADV颠覆“小排量”认知:配置拉满,高能实用,却为何颜值成争议焦点?-有驾

你说这车标配博世MSC车身稳定系统,可不是点刹加ABS那么简单。它多厉害呢?有个嵌在车上的3轴惯性传感器,能瞅着你拐弯那会儿车身有啥力度、啥倾角,直接帮你调整刹车表现。就好像后座上有个老司机随时给你指挥:“慢点稍微带点刹,这弯有点急!”40码压到45度的弯稍微踹一脚刹车,那它保准不会打滑抱死。

别的还包括前后双通道ABS、可关闭的TCS牵引力控制系统、日清双活塞卡钳、浪花刹车盘以及配置一套辅佐车轮的湿滑路面辅助,听着头晕?简单点说:下雨骑它都不用慌,更别说偶尔去尝试点烂路了。老摩友都说,光是后来自己去加个弯道ABS装上去,成本小五千起跑,这回本田直接全给安排上了,“诚意满满呀,值!”

本田小ADV颠覆“小排量”认知:配置拉满,高能实用,却为何颜值成争议焦点?-有驾

减震与轮胎:“硬怼烂路”,这车不白叫ADV

你看过ADV车型吧,不管是大排量还是小排量,它不都标榜自己能跑荒郊野地吗?这个NS150XC也没让咱失望。它用的是大哥ADV350同款的KYB减震。实话讲,130毫米的金叉前减震,后面那双枪还带氮气瓶呢,说是能过滤颠簸,我寻思着可能真会整舒服点。

本田小ADV颠覆“小排量”认知:配置拉满,高能实用,却为何颜值成争议焦点?-有驾

不过呢,我第一次摸车时,轮胎就比较吸引我。什么玛吉斯的全地形龟背胎,真空洪水胎外加点半热熔材料——好家伙,这不就是让咱上山下海,烂路泥坑都能稳稳过吗?别小看那165毫米的离地间隙,台阶高点也甭怕,抓地装甲早就在后头排队等着呢。

但说到这儿吧,说实话,这些东西摩托车厂商也不算头一份,人们这么激动,更多是冲它整体性。完全装配上超高配置的情况下,卖出的价格还亲民,这么完就——得劲儿!

本田小ADV颠覆“小排量”认知:配置拉满,高能实用,却为何颜值成争议焦点?-有驾

动了些小心思:随手能玩花样的实用派设定

来,说说动力。这车子搭的是SH-EP侧水冷四气门发动机,红绿灯一跑就甩你多远。功率能跑到11.4 kW、扭矩爬上14.8N·m,就这排量来说,确实够舒服了。你想超个车,再急着从拐角窜过去,那是有种“操控在手里”的感觉。

本田小ADV颠覆“小排量”认知:配置拉满,高能实用,却为何颜值成争议焦点?-有驾

实用设计上也没掉链子,座桶简直宽敞得像个行李箱,往里一塞就下了顶全包头盔。它甚至还贴心地给高配版加了点料:小桌板、置物架什么的,露营烧烤时简直就是便携式工具。为啥设计这么多小花活呢?融服务于日常呗。你让它驮着鱼竿炉子去钓鱼,每百公里只喝2.35L油,装满一整箱还能跑到350公里,太合适不过了。

外观这块:两拨人的观点吵翻了

本田小ADV颠覆“小排量”认知:配置拉满,高能实用,却为何颜值成争议焦点?-有驾

先来说外观,争议点也是出在这里——为啥国产版的“形象设计难说得过去”?这算是近半年那些摩友最扎心的问题了。海外版的ADV160风格超级硬,车头是像探险车那种高耸线条,还有“切割感”LED大灯搭配可调风挡,怎么看怎么带劲儿。

可国产敢情瘪了,前面变得平整登场,灯圆溜溜,一些人都说设计师估计画完了想去下象棋,草草收场。但乍一它偏偏有趣,侧尾的X型灯透光造型又很标志性,体验了实车后不少车主又有渐变的“精神舒适升级”。

本田小ADV颠覆“小排量”认知:配置拉满,高能实用,却为何颜值成争议焦点?-有驾

好像轮老改,ADV350出坑前不也是这么被嫌弃过吗?但好车的轮回总给机会,市场能翻名气,它再大胆些都能焕光呢。

平衡心态里说

这台本田小ADV,总的讲配置阵容非常强搜索。我寻思着这回它该刮一波总归性能话题不落,纠结也只剩件“颜值设计”,后期看表现定拿稳定“香”量牌。

咋想是真买链接,请回文章评论搅搅脑风!我也好奇大家更重价格、五花八门玩法,还是等成土鳖逆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