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一台车,都像是一本可以触摸的“生活相册”。吸纳了主人的记忆、故事,还承载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比如五菱的MPV车型,就是一部特殊的“人民履历”。从2008年第一台MPV亮相,到今天星光730开启预售,用了整整15年时间,留给了800万个家庭一段不可替代的陪伴经历。这些车,不是单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好像能躲进你人生轨道的“另一个自我”。有点意思吧?
说到陈师傅的故事,就很典型。他是安徽人,县城里做五金生意,生活靠得就是“跑得勤”。2019年刚结婚那会儿,为生意忙上忙下,却发现自己翻遍了本地市场,都找不到一辆既能多装货又能载人的车。其实他说这话时,我挺能理解他的——很多人创业的底子并不好,想弄车,但经济预算又是个坎儿。
后来他听了老乡推荐,买了五菱宏光。“第一次装货,我才知道啥叫‘真能装’,10根1米5的钢管能全塞进去,后排还能带俩人!”他笑着这么说。其实在这个故事里,真正扎心的是某个深夜,2020年冬天吧,他载着客户急需的一批钢管,大雪里硬是撑着车跑了300多公里,没出任何问题。他说车特别稳,就像人一样,从不掉链子。这台不起眼的小面包,撑起了一个小家庭的第一步,陈师傅后来把它留在了门前,因为心里觉得它属于故事的一部分。这人呐,对自己吃过苦、陪过自己的东西,总会多几分留恋。
而到林女士这边,五菱又是另一种模样。她家在广州,有父母、有小孩,那股热闹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出来。最早,她家用的是之前的小轿车,五口人出行,想想就挤得慌。2016年她换了宝骏730,还记得头一回,全家总动员赶去珠海的海边,三排全是坐满的幸福感。她说,爸妈坐第二排,岁数大了,聊天都觉得轻松。最奇妙的是男孩,一岁多了没闲着,在第三排摆弄玩具,可开心了。这台车在他们家的存在感特别高,连孩子上学时都舍不得让它退役。小家伙还喊它“小白”,这种亲切感是飘在讲台上的售后宣传词给不了的。
这么聊下去,就不得不说说那些更“进阶版”的好伙伴,比如凯捷和佳辰。这两款,是五菱知道“人民的胃口”变了以后,专门做出来负责升级体验的。最近我跟张先生聊得挺多——深圳人,创业搞设计图纸的,这活儿既讲究业务能力,还要看“门面儿”。他买凯捷时就看中能把商务和家庭兼顾得妥妥的性质。“拿着个大四座的MPV去给客户下单,撑得起场面;回家接小孩去游乐园,人家跑中间过道,家里人坐着都舒坦。”听他说完,我还真挺信服的,像70万以上那种高端车才有的舒适感,它不需要多余造作,七八万块钱直接拿捏到所有关键点。佳辰更不用说,你以前觉得家用MPV穷归穷,配置差劲吧?佳辰就告诉你,平价照样可以做到全景天窗、大尺寸中控屏这种“贵味儿”的配置,所以才成了很多用户第一眼就爱上的那种选择。
最后回到星光730。有人说,为什么又叫“星光”呢,跟“宏光”感觉那么接近?其实真没啥科技阴谋或者解读,星光的意思嘛,估计讲的是一簇一簇的希望,映着人们真实的小日子,星星点点,却又特别踏实。就像林女士的感慨,新车用的是2+2+3的七座布局,照顾大人的她能想到爸妈换车门的刹那,“电动开了太省力了,再也不用出力拉把手。”而陈师傅则盯上了它的三种动力选择,想想过去驾车跑订单那些“油钱”给心疼的,多希望能早点来台新能源,省事省钱不说,还特环保。这算不算是五菱交到他们手里、又为新时代普通人还了点愿呢?
回到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别人认五菱,根儿里就认?也许答案很简单,就是它太懂人心了,从宏光、宝骏到凯捷、佳辰这些,贯穿始终的一点,是贴着“人民”的需求打动了大众的心。人们开五菱,不只为了日常需求,更是像捡了一位“有故事有脚力”的老朋友。星光730能否延续辉煌,还不知道。但我倒愿意信有它在,未来800万的故事,不会变成老笑谈,而是一次次令人感叹的新开始。
噢说个外带感受。车也许本身并不高级,但能装得下人们的点滴。这不止是企业搞的广告词,而像是一则时光胶囊。你是不是也悄悄开始脑补起你家路上的那辆“小白”了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