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消息!稀土断供,日本汽车生产线突然停摆

稀土的价格猛地上涨了三倍,日本那些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线也立即陷入了停滞,工人们只好无奈地看着机械手臂一动不动,发愣着。

由于稀土短缺,零部件的供应彻底中断了,在今年5月,铃木公司不得不停止了本土主要车型“雨燕”混动版的生产。这事情可不只是铃木一家公司遇到的问题,伴随着中国对稀土出口采取限制措施,整个日本汽车行业都正遭遇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突发消息!稀土断供,日本汽车生产线突然停摆-有驾

丰田对中国稀土永磁材料的依赖真不小,高达80%左右,每辆新能源车得用掉2到3公斤的镨钕。稀土价格一短时间暴涨了3倍,车厂们只得赶紧想办法用替代技术,但这招一用,成本立马上涨了25%,性能还缩水了15%。市场上对这些车型的接受度也跟着掉了不少。

日本汽车厂遇到的这场稀土危机,真不是轻易碰上的意外。

中国不仅在全球稀土资源的初级供应上占着绝对优势,还牢牢把控着整个下游产业链。关于铽、镝这些重稀土的6N级高纯度分离技术,中国的水平算得上是世界第一,纯度能达到99.9999%,至于美国,最高也就做到大概99.1%的纯度。

在成本压力挺大的情况下,日本企业其实没啥还手之力,应知道中国制造的钕磁铁,比日本自产的便宜了大概三成左右,而且中国在钕铁硼磁铁这个市场上面占了超过八成的份额,日本在那块市场大概也就只占个一成左右。

遇到这般危机,日本也打起了多条腿走路的法子,到处找出路试图扭转局势。

日本试图从废旧电子产品中回收稀土,结果发现回收率只有10%左右,成本还比从中国进口贵三倍多。就拿索尼来说吧,从10万台PS4游戏机里,勉强提取出200公斤稀土,这点量连一个月的需求都不够。

关于深海采矿,日本打算到2026年前后,在南鸟岛附近的深海区开展试采,不过呢,深海开采的费用可是陆地矿的两百倍,花费确实挺高的。与此同时,日本也在积极推动“稀土减量技术”,比如Proterial公司,现在的重稀土用量已经降低到了2000年时的十分之一。

稀土短缺的影响呢,正逐步从汽车行业往其他领域扩散开来,波及范围越来越广。

你看,日本85%的镓进口和几乎全部的锗进口都依赖中国。这一下子,信越化学因为光刻机镜头用料断供,导致他们的高端光刻胶生产线完全停摆,业务收入一下子暴跌了60%。

突发消息!稀土断供,日本汽车生产线突然停摆-有驾

硅片行业的领头羊SUMCO,手里的镓和锗库存最多也就能支撑两个月左右的生产,现在看来,稀土短缺已经不是什么虚悬的威胁了,而是真真切切出现的难题。

整个世界的稀土供应链在进行着重新布局,但这个变革的步伐其实挺慢的。

美国推出了“Warp Speed 2.0”行动,打算通过设定价格底线、投入企业股权以及建立战略储备等方式,确保稀土供应的稳定。日本也和美国签署了一份关于关键矿产供应的框架协议,计划通过部长级别的谈判机制,加深两国在稀土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突发消息!稀土断供,日本汽车生产线突然停摆-有驾

日本打算到2030年,把大约30%的镝和铽从中国以外的渠道搞到手。不过,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哩。比如说,日本投资的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到头来还得靠中国的重稀土分离技术,根本上还是“中方加工—日方用”的老路子。

关于稀土替代技术的开发比拼,早就拉开序幕啦。

目前,日本公司都在忙着推动“去稀土化”,不光是减少稀土的用量,还在想着回收再利用,甚至试图研发完全不用稀土的新产品。像大同特殊钢,就搞出了不含重稀土的磁铁,从2016年起,已经开始被本田的混合动力车用上啦。

大金工业也搞出了减少了95%以上重稀土用量的空调,现在还在努力研发不用稀土的空调。不过,这些替代技术还不够成熟,比如无稀土磁铁,在耐热和磁力方面,还比不上传统的稀土磁铁。

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的重稀土到现在还完全依赖中国进口。日本政府打算用注资和补贴的方法,为相关企业提供资金援助,还在考虑通过“能源和金属矿产资源机构”来做进一步的支撑。

在国会听证中,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面对是否会撤回高市早苗之前的错误言论的问题,还没有正式表态。至于铃木公司那边,之前暂停的生产线到现在也没传出要重新开工的消息。

#小雪民俗趣谈有哪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