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护眼行动#
吉利V900的翅膀标,专治国产MPV自卑病
看见吉利V900车头那个“小翅膀”车标了吗?这玩意儿比整辆车加起来都值钱。
一台车长五米三、轴距三米二的庞然大物,硬塞进八个座位,结果第三排不能折叠,第四排收起来只剩347毫米纵深——这设计简直是把“伪需求”三个字焊死在车门上。但吉利压根没想跟你聊实用性,人家玩的是心理战。LEVC这牌子前身是伦敦出租车公司,被吉利收购后摇身变成“英伦贵族”,挂上神似宾利的翅膀标,瞬间让40万定价显得“合情合理”。
要我说,这招精准戳中了国产MPV市场的命门:消费者宁愿为虚拟的“血统”买单,也不敢相信本土技术的真实力。你看理想MEGA为什么翻车?55万的国产车长得像高铁,群众直接破防。但换个思路:要是理想车头贴个保时捷设计室的标,舆论会不会变成“颠覆审美”?
更绝的是电池双标操作。宁德时代50度电跑202公里,中创新航43度电缩水到165公里,价格却不见让步。这哪是技术方案,分明是给消费者划三六九等。还有那1.5T增程器,发电功率才120千瓦,跑高速电量崩得比过山车还刺激,吉利却把激光雷达顶在车顶当噱头——五米多的车在菜市场拐弯,雷达数量还不如后轮转向实在。
现在知道为什么MPV市场越来越魔幻了吧?30万的别克GL8被嫌贵,50万的国产新能源反而有人抢。不是车变高级了,是贴标心理学进阶了。当车企发现“换标比换底盘容易”,当消费者认为“洋标等于高端”,这个市场就彻底沦为虚荣心的竞技场。
所以别怪吉利精明,要怪就怪我们太吃这套。什么时候国产车敢用中文车标卖百万,什么时候才算真崛起。
(写完看了眼评论区,果然有人急:“买标怎么了?你管得着?”——您看,这病有得治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