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底订了车,销售说能赶上补贴,结果发票拖到今年1月才开,1.5万补贴直接泡汤! ”上个月,杭州的王先生在车友群吐槽自己的经历。 像他这样因细节疏忽错过补贴的人不在少数。 2026年的购车补贴政策已明确转向“精准投放”,门槛更高,福利也更实在,只要摸透规则,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买家最多能省2万元以上。
2026年的补贴不再是“买车就送”,而是设定了严格的技术红线。
新能源车必须进入工信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并满足新国标要求。
纯电动车的电耗限值按车重分级,比如1.09吨以下车型百公里电耗不得高于10.1度,杜绝了靠堆电池凑续航的车型;插混车型(含增程式)的WLTC纯电续航需不低于100公里,亏电油耗限值也收紧至6.75升/百公里以下。
燃油车想拿补贴只能走“以旧换新”路径,且排量必须≤2.0升。
大排量豪华车即使参与置换也无法享受福利。 此外,所有车辆必须为全新非营运性质,网约车、出租车均不符合条件。
换电车型成为隐藏赢家,政策允许仅按车身价格计税,电池部分不计入。 例如一辆40万元的换电车,电池价值10万元,车身价30万元恰好可享受满额1.5万元购置税减免。
补贴申请对时间的要求极为苛刻。
首先,购车发票开具日期必须在202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 曾有消费者因4S店延迟开票,导致补贴申请被驳回。
新车上牌需在发票开具后6个月内完成,且最晚不得晚于2026年12月31日。 不少人因过年忙乱忘记上牌,错过期限损失数千元。
补贴申领时限同样关键,国家补贴需在购车后3个月内申请,地方补贴为6个月内。
对于跨年交付的热门车型(如2025年底锁单、2026年提车),小米、理想等车企推出“购置税差额补贴”,承诺为符合条件的车主补足政策退坡的差价。
例如小米汽车规定,2025年11月30日前锁单的订单,若因厂家原因延迟至2026年交付,可享受最高1.5万元的尾款抵扣。
三、材料与渠道
国家补贴与地方补贴可叠加领取, 需满足特定条件。 例如国家对某款新能源车补贴8000元,若该车属于地方扶持的本地品牌,可能再获1万元地方补贴,总补贴额达1.8万元。
若购买外地品牌,可能只能享受国家补贴。 因此购车前务必查询当地政务网公布的“2026汽车补贴细则”。
申请材料必须齐全且信息一致
以旧换新还需旧车报废证明(由资质企业处理)或过户手续,且旧车需在2025年1月8日前登记在车主名下满1年。
私下卖车给亲友无法通过审核。 线上申请已成为主流渠道,通过懂车帝APP搜索“39265”进入政府补贴专区,上传材料后,补贴直接打入个人账户,无需经手4S店。
需警惕4S店的“全包承诺”。
部分销售为冲业绩夸大补贴额度,或承诺代申请却未落实。 消费者应要求将补贴金额、到账时间写入购车合同,并留存材料复印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