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的灯还亮着。凌晨一点,保时捷卡宴的车头反光还在地砖投下模糊的一块亮斑。牟倩文拿着一叠需求表,背靠着玻璃门,低头翻着自己的笔记本。她刚刚结束和客户关于后排空间的讨论,等前台熄灯前补全最后一份参数。她的手机震了一下,一条截图推送进来,“你朋友圈火了。”配图不是车型推荐方案,也不是她在试驾时录下的测量视频,而是一张合成照,PS贴上陌生男人的脸,配文倒像段子手写的:“销冠应酬新解:一顿饭能抵三份合同。”台面上的咖啡没喝完,她只看了一眼,然后默默记下了时间——证据搜集,从这里开始。
豪车销售这个行当,长在流言和炫耀的夹缝里。和楼下香烟味儿混着发动机声的普通展厅不同,这里谈论的是S级、卡宴、7系,每一辆都能拉出八九十万进账。牟倩文的业绩在整个城市的分公司都是活生生的case,每年稳超过150辆,单价是普通销量的三倍。客户大多是企业主或者行业高管,买车前两个小时讨论选配,合同签完可能一句“你今晚回家路上小心。”同行和老板都知道她能力,不少人甚至把她试驾演示的测评数据当模板在部门群里抄:什么“后排空间实测920毫米”、“自动泊车误差不超过5厘米”,都出自她的手记。
可实际情况,是每一次大单顺利成交,总能在某个午夜里变成一句“可能有猫腻”。一年能有三次造谣季,第一次是在2023年她刚做完200辆的业绩时,微信那头不是恭喜而是“你年薪三百万靠什么?”她也说得明白,行业里能有50-80万已是天花板,三百万说出口连老板都会笑。她的辩解有点像投篮姿势标准的篮球解说员——“所有订单我都有对话记录,车型推荐案齐全、客户签字都在。”但这话和“吃饭能靠关系”听起来同样无力,流量面前,好像专业细节天生就弱了三分。
被卷进流言的漩涡之后,有人翻出了牟倩文一年前的朋友圈生活照。本以为会看到什么枸杞泡酒、夜店灯球,实际内容除了加班、试驾、整理客户需求表单,就是什么客户孩子三岁,空间要大;客户父亲腰椎病,电脊椅不可少。有一条是深夜展厅,笔记本上全是三色笔标注,不炫技就是纪录。还有一张手掌的特写,厚厚的茧加疤,原因是上午试了一百公里自动泊车,客户当场签了订单。朋友圈配文连情绪都没多余:“今天茧子磨出来,不过客户满意,值。”
还有一张特别有意思——怀孕七个月,她带着孕肚陪老年客户去车管所办手续。额头汗珠拍进了照片,配文只有一句:“张叔不懂网上流程,跑一趟,值。”回归岗位第100天,吸奶器和数据单在办公桌并排出现。看得出来,这些小日常,比网上的“传记”有证据感多了。掌心的茧和夜里的笔记,自带一种冷峻的主角气质。
可谣言总比数据更有流动性。社交平台上,几天内造谣能转200多次,评论区里调侃多于谈论专业。有人合成低俗照,有人写段子,边凑热闹边猜“体制外顶流靠饭局”。去年她公开了销售合同、考勤记录,报警处理,还把警方出具的案件受理通知书拍照发朋友圈。专业的努力在流量环境下,总像穿着雨衣走过泼水节,根本挡不住每一次的冷箭。
至于家庭生活,现实比谣言有趣多了。牟倩文看着是典型“销冠姐姐”,实际上三十多岁,家里有三岁娃,丈夫不是什么大客户或金主,而是同城奥迪4S店的售后主管。两人相识在行业交流会,讨论“销售和售后的衔接问题”,俗一点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婚后谁早下班谁做饭,有时她八点下班带孩子吃炒面,有时丈夫先熬排骨汤等她。冰箱门上贴着小孩画的全家福,一家三口拎着小汽车野餐,怎么看都不像职业黑料里的人设。
她说自己家庭分工接地气:早上送娃、下班陪读绘本、周末野外露营,有孩子视频学骑车的片段,也有“妈妈卖汽车”画的小涂鸦。仔细算算,她的朋友圈炫耀的是客户需求和儿童安全座椅安装视频,而不是豪车香槟桌上的自拍。这种细节,业内同行都清楚:“她对客户和家人的关注,比对流量更有耐心。”
后来造谣者被查出来,是同城销售同行,连续两年业绩被牟倩文碾压,嫉妒心作祟,编造谣言还动用PS合成低俗照。案子查了一个月,跑了好多数据、证据链,警方下了行政拘留5天罚款200元的处罚。悔过书,歪歪扭扭手写,涂改两次,看起来有点做小学生认错的既视感。内容倒是质朴:“因嫉妒乱编谣言,对不起,不懂法律,下次绝不乱来。”网友评价到位——“字写得都显得心虚。”
刑罚说重不重,造谣成本其实低得让人发笑。有网友说:“建议直接起诉,给赔偿,立规矩。” “5天拘留怕是连朋友圈都能排个照片合集了。”这就是现实,法律真能起作用的边界,有时候跟朋友圈点赞一样,能扎根但不彻底。
牟倩文没打算退缩。案子后她工作更忙了,客户问起谣言是否影响业绩,她一笑,照旧接待展厅、写需求表、整理方案。日子还是那个样子,谁也没有因为一波网络风暴搅乱了节奏。同行有自知之明:“你尽管拿数据和合同怼人,造谣的人总能躲在屏幕后。”
这事儿最后,让我莫名想起一句行内调侃:“做销售的,靠嘴吃饭比靠脸靠谱,靠脑子远比流言有效。”证据链是最强肌肉,流言的弹性也许很宽,但碰上专业和耐心,终究撑不住细节和时间的重量。
当然,处罚并不代表所有困局都解开了。下次是不是依旧有新造谣者拿着PS和段子冲进流量池?专业女性的每一份硬实力,还能否和流量环境共存? 如果你是牟倩文,面对谣言,靠证据、靠法律、靠自嘲、靠坚守——你会怎么选?等你下班,展厅灯还亮着。一切未完待续。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