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终于赶超特斯拉,但真正的死对手并不是特斯拉!
一家中国车企在2025年世界500强榜单上首次超越特斯拉,却发现自己面前横亘着一座更高的山峰——丰田的单车利润是比亚迪的2.4倍,总利润相当于8家中国上榜车企总和的2.7倍。
笔者从2015年起作为华为、比亚迪及美的等标杆企业的访学顾问,深度跟踪研究比亚迪每年发展状况,和比亚迪高层保持深度交流。2025年世界500强排行榜超越了特斯拉,但比亚迪却每天充满危机感?
01 榜单超越:比亚迪的世界500强里程碑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揭晓,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迎来历史性突破——排名飙升52位至第91名,首次跻身全球百强企业阵营。
更引人注目的是,比亚迪在榜单上首次超越了老对手特斯拉(第106位),同时甩开了曾经的中国车企“一哥”上汽集团(第138位)。
支撑这一跃升的是比亚迪惊人的增长数据:2024年营收达1080亿美元,新能源汽车销量427万辆,同比增长41%,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新能源销冠。
研发投入542亿元(同比增长36%)的技术豪赌,为其全球化扩张提供了核心动能。
02 利润鸿沟:丰田的“赚钱机器”本质
当行业目光聚焦销量排名时,丰田用利润数据展示了何为真正的汽车霸主。2025财年(2024.4-2025.3),丰田净利润高达313亿美元(约233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比亚迪56亿美元利润的5.8倍。
将中国车企的利润池全部倒入,仍填不满丰田的利润深谷:中国8家世界500强车企利润总和仅114亿美元,不及丰田的37%,甚至低于现代起亚的164亿美元。
更残酷的对比在单车利润:
-丰田每卖一辆车赚2.29万元人民币
比亚迪卖一辆车赚0.94万元
-行业平均仅0.8万元。
这意味着比亚迪需卖出2.5辆车才能抵丰田一辆的盈利,而多数中国车企需要卖出近3辆。丰田的盈利能力让中国车企充满了忧虑与可怕。
03 盈利密码:丰田的全球统治力从何而来?
丰田的利润神话绝非偶然,其核心在于三重竞争壁垒的精密构筑。
全球化均衡布局削弱了区域风险。当中国车企深陷国内价格战(2025年行业利润率跌至3.9%),丰田凭借北美、东南亚等市场的高溢价产品维持着超20%的毛利率。即使面临美国关税冲击,其全球混动车市场60%的份额,仍是利润压舱石。
供应链统治力形成降维打击。丰田将供应商付款周期压缩至54天,而中国车企普遍需170-275天,资金效率差距直接转化为成本劣势。这种精益生产体系使丰田在营收低于大众360亿美元的情况下,利润却是后者的2.5倍。
技术代差转化为品牌溢价。丰田营业利润率稳定在10%,远超比亚迪的5.2%,其混动技术、氢能源专利构筑了看不见的定价权。正如黄奇帆指出:6000元手机的一半利润来自软件和专利,中国汽车恰恰缺失这种‘生产性服务业’的赋能”。
04 比亚迪的挑战:从销量王者到利润巨头的蜕变
面对丰田的利润高山,比亚迪正多线突围。海外市场成为破局关键——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同比激增132%),仅占其总销量22%的海外业务,却贡献了超过35%的利润。
在泰国,比亚迪纯电市占率达35%;在巴西,其半年销量(4.7万辆)等于第二至第十名总和的两倍;在德国,2025年已三次碾压特斯拉。
技术武器持续升级。刀片电池通过针刺测试的热失控控制能力碾压特斯拉4680电池,成本低30%;云辇智能车身系统、800V高压平台等自研技术正在复制“全产业链”壁垒。海狮06在欧洲定价比Model Y低20%仍保持25%毛利率,印证了其成本优势。
05 未来战场:重构全球汽车利润版图
当下半场竞争聚焦利润,比亚迪与丰田的角力已延伸至战略深水区。丰田正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并借氢能技术卡位下一代能源标准;比亚迪则通过匈牙利、泰国工厂直插欧洲与东南亚腹地,同时探索钠离子电池实现资源“去贵族化”。
中国车企的集体觉醒同样值得关注。奇瑞凭借出口55万辆(占销量44%) 拉动营收飙升,世界500强排名跃升152位;吉利上调年度销量目标至300万辆,海外高端市场溢价显著。
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里程碑;而要超越丰田的利润神话,需要将价格战内卷转为技术溢价外拓——从深圳龙岗电池作坊到全球利润金字塔顶端,这条路比销量登顶更加艰难,却也更加接近产业王冠的真正重量。
比亚迪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