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为第三家汽车央企的中国长安,要在2030年卖出500万辆新车

头图来源 | 中国长安官方

作者 | 孙雅楠、陈李

作者 | 苏鹏

从6月4日,长安接到通知将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到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下文简称中国长安)在重庆挂牌成立。

这56天的时间里,中国长安完成了与“老兵装团队”的人员分离、资产分离等一系列切割。

“之前与老兵装团队盘根错节,上百家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在56天时间完成一系列任务,我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速度。”朱华荣说,“这也是中国长安坚决落实国资委聚焦主业核心要求。”

中国长安总部位于重庆,注册资本金200亿,资产总额3087亿,从业人数约11万人。主要经营业务有汽车、整车、零部件、汽车销售、汽车金融、物流服务、摩托车等业务。

7月30日,中国长安成立后首次媒体沟通会在重庆渝州宾馆隆重举行。会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公司核心管理层集体亮相,也向外界公布了最新的发展蓝图。

计划2030年冲击500万销量规模

完成主业聚焦后的中国长安,成为继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集团之后成立的第三家汽车央企。

这也意味着中国长安拥有更高级别的资源调配能力。

比如在技术研发方面:“依托重庆、成都数字化城市的技术能力/产业能力,可以不断践行香格里拉新能源计划、北斗天枢智能化计划,并且在固态电池、超级电驱、端到端大模型、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也能借助地方优势不断壮大。”

在比如出口层面,中国长安还通过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激励,制定了陆海联动的国际汽车出口策略。“用高效的联动来拓展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外海市场。”中国长安党委副书记、董事赵非就技术与出口分别表示。

作为中国长安的掌门人,朱华荣更是表示,“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长安过去所拥有的资源太少了,突然发现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朱华荣所指的资源不再仅局限于汽车产业,而是横向延伸到华为、腾讯ICT消费电子企业。

并且在前不久,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来长安交流,与长安一拍即合,找到了众多合作方向,迅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积极推进。

“身份更上一层楼”的中国长安也顺势定下了新目标,即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上述野心也被拆分成更细致的业绩目标,中国长安计划在2030年冲击500万辆的产销规模,新能源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

作为对比,中国长安上半年的产销为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新能源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中国长安预计全年销量达3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全年预计营业收入3550亿元。

目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大变局中,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中国长安挂牌之后,其在决策速度以及资源方面展现出优势,借用上述优势,中国长安计划未来五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单品。

未来十年,中国长安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对此,中国长安将持续加强与斯特兰蒂斯、福特、马自达等全球整车企业合作;而在新能源领域,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也将发挥更大能效。

在造车以外,新长安还将聚焦汽车金融、后市场及保理服务,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

长安之所以要开展多重业务,还要与不同业界伙伴深入交流,是由于长安高层在市场竞争中对“三力”产生新的见解。长安高层提出,“新三力”中,除了保留原本的产品力,新的两力分别是流量的力量、生态的力量,尤其是要与消费电子行业学习“流量的力量”,这也是目前所有车企需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新长安”不是在造更多的车,而是在构建一个能长期产出好车的系统。这是它作为央企的真正价值。

深蓝:新央企的尖刀力量

中国长安成立之后,深蓝紧接着便要在8月1日发布新车型: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

这似乎是精心安排的信号,深蓝要扛起新央企新能源板块的先锋位置。

过去一年,深蓝靠几款高性价比的产品,在新能源市场站住了脚。从销量上看,它已连续两年成为“央企新能源销冠”。但相比这个数据,更重要的是深蓝形成自己的技术逻辑。

深蓝喊出了“电动平权”和“智能平权”的概念,考虑到国情需求,它推出超级增程技术,针对北方用户的低温焦虑,又推出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

深蓝的技术路径足够实用。也正是因为这种务实感,才让他们在与华为共研智能驾驶时,有了更强的落地推动力。

从2023年开始,深蓝与华为签署了乾崑ADS SE的合作协议,并在S07和L07上实现了20万元内车型搭载。2025年,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出“全民智驾”普及目标。据悉,深蓝S09将是未来首批升级ADS 4的车型。

深蓝不满足只做技术合作方,而是在努力构建自己的算力系统。比如深蓝L06,率先搭载全球首发的3nm车规级座舱芯片,不仅性能强,还代表着中国品牌开始从“整合芯片”向“定义芯片”转型。

来源:深蓝官方

如果只靠现有产品续命,几年内技术红利一旦见顶,自己的差异化就会快速消失。所以他们提前进入下一阶段布局。从半导体合作,到金钟罩电池;从3C超充,到微核高频脉冲加热;从国产芯片替代,到算力平台自研,都是为构建强大的体系力做准备。

深蓝的全球化也正在展开。他们没有急于进入难打的北美市场,而是选择先从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几个区域打通。当前S05、S07等多款车型已进入66国市场,其中S05专属工厂已在泰国投产,S07也计划成为月销1.5万的大单品。

相比部分中国品牌出海更多依赖价格战,深蓝显然更想靠体系赢得客户。

在服务层面,他们建立了包括订单中心、交付中心、维保网络在内的三级体系,并设置了明确的KPI:交车1小时、一修合格率100%、24小时内响应处理。

系统化能力的建设恰恰最能沉淀信任感,在海外市场建立信任度。

在用户体系中,深蓝更倾向于“共建型社区”模式,他们做用户共创、设立推荐官机制、推动车主自发内容产出。深蓝希望与用户产生链接,想要靠技术与用户之间的真实关联,去构建一种更可持续的品牌存在。

也正因此,深蓝才被放到了“新央企”战略体系的正中心。

今年,它还会有两个重要节点:8月1日发布S05长续航版,620km+15分钟快充+金钟罩电池+零重力副驾,将成为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20万级产品之一;随后L06亮相,搭载全球首款3nm座舱芯片+激光雷达组合,宣布高算力的时代已经到来。

阿维塔、启源:两个“翼展”的极限

如果说深蓝是现在就要撑起规模的主力部队,那阿维塔和启源更像是两边的“翼展”——一个往技术和品牌力的极限处走,一个扎到主流用户最稳定的需求深处。

阿维塔是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三方联手打造的品牌,它更强调的是智能与豪华感,比如在产品定义上,阿维塔11和阿维塔12全部标配高阶智驾硬件,以阿维塔11来说,搭载3颗激光雷达,共计34颗辅助驾驶传感器,算力达到400TOPS。

尽管大家都在打价格战,但阿维塔仍然试图用产品完整度说话。这种策略看起来不符合市场规律,但从数据来看,阿维塔的产品力已经获得认可。2025年上半年,阿维塔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连续4个月月销过万。

海外市场拓展速度也远超预期。目前阿维塔已在25个国家和地区有销售布局,泰国成为高端新能源销量第一市场。预计年底前,阿维塔渠道将覆盖200+城市,直营门店达到700家以上。

但真正关键的不是销量,而是阿维塔的存在,代表中国车企能够独立打造“创新、先锋”的高端品牌。

未来五年,阿维塔推出17款新车,覆盖轿车、SUV、MPV等主流高端市场段位,并在2026年前推出首款六座旗舰SUV产品,售价或将触及100万元以上。这将是它第一次挑战BBA留下的价格空档,也是长安体系内向“智能新豪华”市场的核心一战。

相比之下,启源做的是另一种市场情绪的回应,它专注守住最主流、最现实、最刚需的20万元以内市场。

来源:阿维塔官方

启源的主力车型几乎落在15万元价格区间,智能技术上支持手势控制、语音控制、基础辅助驾驶,但不追求“高阶NOA”,更多强调“没那么多bug”。未来,启源将聚焦天枢智能驾驶辅助、天枢座舱、天枢底盘、智慧新蓝鲸动力、金钟罩电池等核心技术继续升级。

这些车型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没有太多讨论度,但销量表现稳定。2025年上半年,启源累计销量超过16万辆,同比增长22.9%。Q07连续两月成为20万元以内新能源中型SUV销冠,覆盖了大量增换购用户和家庭用车市场。

和阿维塔的创新、开拓相比,启源的任务是稳定输出。这也使得它在销售模式上相对保守:没有直营化冲刺,没有大规模体验中心,更多依靠渠道分销和品牌授权,用的是效率逻辑而非品牌逻辑。

不过,启源也在跟上步伐。2025年下半年,它将陆续推出Q07激光雷达版本、家轿A06和一款小型纯电SUV。据悉,启源的目标是力争家族产品丰富后,月销突破五万辆。#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