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用一款重磅新车为40周年庆增添了浓墨重彩,正式推出了全新天籁PLUS。这次,天籁PLUS内置了华为的鸿蒙座舱5.0系统,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是首次有日系中型轿车引入华为的智能车机系统。要知道,日系车一向坚持自研系统,能放手采用中国技术方案,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新款天籁PLUS的外观设计略有调整,虽然整体保持了之前的风格,但细节上更加运动且富有科技感。比如,前脸加入了黑色线条和银色折线进行装饰,视觉上更具未来感。车轮升级成19英寸刀锋造型,车尾线条更显流畅,并增加了贯穿式尾灯,带来犀利而时尚的视觉效果。车身尺寸基本保持原样,仅长度增加了14毫米,轴距依旧是2825毫米。预计新车售价会在16到18万之间,比当前的版本稍低一些,很明显是瞄准了普通家庭用户。
动力方面,天籁PLUS依然搭载380 VC-TURBO标志性的2.0T发动机,具备243匹的最大马力和371牛·米的峰值扭矩。虽然配备的是CVT变速箱,百公里油耗约为7.12升,不能算特别节油,但性能表现足够日常使用。此外,车辆的音响系统也做出了变动,由之前采用的Bose,换成了华为的HUAWEI SOUND音响,声音效果更加震撼。
在中型轿车市场,丰田凯美瑞是目前的王者,每月销量超过两万辆,而帕萨特和迈腾凭借省油经济性与市场口碑保持稳定表现。然而,这些车型在智能化配置方面明显逊色于国产新车。过去日系车以省油、耐用作为卖点,但对当前更注重数字化体验的年轻消费者而言,那些优势已不再是第一选择。东风日产这次下决心引入鸿蒙系统,很显然是想重新争取年轻用户的青睐。
华为在这次与日产的合作中,并非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而是专注于底层技术支持,例如语音助手、多屏联动以及声光交互等功能。硬件部分,包括底盘、发动机和安全系统,仍由日产主导。这种分工合作模式既能够让中国用户享受到先进的智能化体验,又不至于让日系品牌失去对核心技术的掌控权。相比特斯拉的全套自研模式,鸿蒙系统注重开放性,更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
虽然有人质疑说鸿蒙座舱只是换了个界面,核心的芯片和算法依旧仰赖国外技术,但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它的价值。至少在实际使用感受上,鸿蒙系统大幅提升了车内互动体验。比如车载语音助手“小艺”响应迅速,能轻松连接手机、智能手表甚至家里的智能家居设备,驾驶过程中动动嘴就能完成操作,简直化繁为简。
如果天籁PLUS销量表现不错,或许丰田、本田也会紧跟着寻求与华为或小米合作,因为现在的年轻消费者买车时已经不再执着于品牌归属,他们更关注车内智能系统是否好用、是否各项联动功能快速流畅、是否能准确理解语音指令。这类实际体验成为他们决策的关键因素。从某种程度来看,一些传统品牌的光环在年轻群体面前已经减弱了。
归根到底,天籁PLUS并不代表技术的大跃进,它更多是一种市场策略的信号: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开始愿意放低姿态,用国产的智能系统来换取销量增长。至于这条路是否行得通,还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买单。但可以确认的是,未来的日系车仅靠“省油”这块金字招牌,已经不足以支撑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