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一年马自达,车主真实体验,这车到底值不值?

现在买车,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真是一件挺头疼的事。

市场上的车五花八门,各种宣传铺天盖地,有的说自家车像个移动的智能客厅,屏幕比电视还大,有的说座椅舒服得像家里的按摩沙发。

但在这一片热闹当中,有一个品牌显得特别“另类”,它就是马自达。

很多人说,开马自达的人,要么是真懂车,要么就是有点“想不开”。

开了一年马自达,车主真实体验,这车到底值不值?-有驾

那么,这个车到底怎么样?

咱们今天就借着一位已经开了一年多、跑了两万公里的车主的真实感受,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看看这车开起来究竟是享受还是折磨,到底值不值得咱们掏出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

首先,得承认一件事,马自达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它最引以为傲的资本,就是那个被无数车迷奉为“神话”的操控感。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你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时,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东西。

很多人形容它的方向盘“指哪打哪”,这话一点不夸张。

更准确地说,它给你的感觉是,这辆车好像能读懂你的心思。

开了一年马自达,车主真实体验,这车到底值不值?-有驾

你脑子里刚闪过一个变道的念头,手腕只是轻轻一转,整个车身就非常听话、非常干脆地移动到了旁边的车道,没有一点多余的摇晃和迟钝。

这种感觉在高速上尤其明显。

比如你正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行驶,突然前面有车急刹或者不打灯就变道,你需要紧急避让的时候,很多车可能会让人感觉有点发飘,心里没底。

但开着马自达,你猛地一打方向,车身会非常稳健地完成躲避动作,就像被吸盘牢牢吸在地面上一样,能给你极大的安全感和信心。

除了方向盘,它的底盘和悬挂调校也是一绝。

很多同价位的日系城市SUV,比如大家熟悉的本田CR-V或者丰田荣放,为了照顾大多数家庭用户的舒适性,底盘会调得比较软,过个减速带像坐船一样。

这在市区里慢悠悠开着是挺舒服,可一旦速度快起来拐弯,你就会感觉车身侧倾得厉害,人也跟着晃来晃去。

开了一年马自达,车主真实体验,这车到底值不值?-有驾

马自达就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它的底盘感觉非常扎实、有韧性,过弯的时候能给你很强的支撑力,让你敢用更快的速度去攻弯。

它还有一个叫“GVC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的技术,听着挺复杂,其实作用很简单,就是在你转弯的时候,电脑会偷偷帮你微调一下发动机的力气,让车子拐弯的姿态更平稳、更顺畅。

开起来的感觉就是,过那些山路上的急转弯,你会觉得自己像个赛车手,车子总能顺着你想要走的路线,行云流水地滑过去,那种人与车融为一体的驾驶乐趣,确实会让人上瘾。

再说说它的发动机。

现在满大街都是涡轮增压,起步一脚油门下去,动力“噌”地一下就来了,感觉很猛。

马自达偏不,它就认死理,坚持用自然吸气发动机。

这两种发动机有什么区别呢?

开了一年马自达,车主真实体验,这车到底值不值?-有驾

打个比方,涡轮增压就像烧水用的热得快,插上电水温瞬间就上来了,但可能不太好控制;而自然吸气就像用煤气灶温火慢炖,火开多大,水就热多快,整个过程非常平顺、线性。

所以,你开马自达,别指望红绿灯起步能秒杀谁,它加速不突兀,但胜在动力输出非常跟脚,油门踩下去多少,力量就给你多少,开久了你会觉得这种顺滑感非常舒服。

而且当转速拉高之后,发动机传来的那种浑厚又清亮的声浪,是很多涡轮车那种“嘶嘶”的噪音比不了的,那是一种纯粹的机械运转的美妙声音,很多车主都说,就为了听这声,也值了。

好了,优点说完了,接下来咱们就得面对现实,聊聊那些让人抓狂的缺点了。

因为过日子,光有诗和远方是不够的,柴米油盐才是每天都要面对的。

马自达最大的槽点,就是那个小得可怜的油箱。

官方的说法是为了达到完美的车身前后重量比例,也就是所谓的“50:50黄金配重”,才牺牲了油箱的容积。

开了一年马自达,车主真实体验,这车到底值不值?-有驾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高大上,对操控确实有好处,但落到实际用车上,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根据大量车主的反馈,一箱油在市区里跑,续航里程也就400多公里,稍微堵点车或者开得猛一点,可能还不到400公里。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可能一个星期要跑两次加油站,别人一个月加两次油,你得加三四次。

看着油表指针掉得飞快,那种续航焦虑感,真的会把你在山路上获得的那点快乐给消耗得一干二净。

其次就是那个备受争议的空间表现,尤其是后排。

马自达的设计师好像觉得,买这车的人都是独行侠,不需要考虑家人朋友的感受。

开了一年马自达,车主真实体验,这车到底值不值?-有驾

它的前排空间其实还不错,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去,调整好坐姿,头部和腿部都挺宽裕。

后备箱也规规矩矩,放两个大的行李箱没什么问题。

可一旦你坐到后排,那体验感就直线下降了。

最主要的问题是后排的坐垫特别短,而且很平直,一坐上去,大腿前面有一大半是悬空的,得不到支撑。

短途坐个十几分钟还行,要是跑长途,超过一个小时,屁股和腰就会非常难受。

而且,后排地板中间那个凸起特别高,如果中间需要坐人,那这位乘客就只能全程岔开腿,姿势非常别扭。

你可以想象一下,好不容易放假,开着车带爸妈出去玩,结果到了目的地,两位老人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扶着腰直哼哼,那个场面,多少会让你觉得有点对不住他们。

开了一年马自达,车主真实体验,这车到底值不值?-有驾

最后,就是那个与价格不符的“寒酸”配置。

现在都2025年了,将近20万的车,很多配置在大家看来都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在马自达上,你会发现很多“惊喜”。

比如,副驾驶座椅竟然是手动调节的,朋友坐上来想往后躺一会儿,还得尴尬地弯腰去摸那个拉杆。

下雨天停车,想把后视镜折叠起来,对不起,也得手动,你得摇下车窗伸出手去掰。

中控屏幕小得跟个老款MP4似的,还坚持用旋钮操作。

虽然马自达的理由是这样更安全,能让驾驶员盲操,视线不离开路面,但这在已经习惯了智能大屏和语音控制的今天,确实显得格格不入。

开了一年马自达,车主真实体验,这车到底值不值?-有驾

当你的朋友坐上车,看着这些“复古”的配置,半开玩笑地问你“是不是为了省钱买的最低配”时,那种感觉真的挺复杂的。

尤其是在跟同价位的国产车一比,比如领克、吉利这些品牌,人家早就把座椅通风加热、360度全景影像、L2级别的驾驶辅助、电动尾门这些给你配齐了,两相对比之下,马自达的“性价比”确实不高。

所以,绕了一大圈,这车到底适合谁呢?

其实答案很清晰。

马自达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榴莲,或者臭豆腐,爱的人觉得它香得不得了,是人间美味;不爱的人闻着味就想躲得远远的。

它从来就不是一款想要讨好所有人的车。

如果你买车的首要目的是家庭使用,需要一个宽敞、舒适、配置丰富、省心省力的交通工具,那市面上有太多比它更合适的选择。

但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热爱驾驶的人,你享受车辆带给你的精准反馈,你愿意为了那种过弯时的从容和快感,去忍受它在实用性上的种种不足;或者说,这辆车更多是你一个人上下班通勤,偶尔才需要带家人,那么马自达的独特魅力,或许真的能打动你。

它逼着你在“驾驶的乐趣”和“生活的便利”之间做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没有对错,只关乎于你内心深处,到底更看重什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