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整个FREE车系一个月最多卖几台,现在光岚图FREE+上个月就开票15台,翻了好几倍。”上海某岚图FREE+销售经理郑芸(化名)望着眼前的岚图FREE+,不禁感慨。
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在上海北部另一家岚图4S店,销售总监赵炫(化名)同样感受到市场的热度:“上市后大定订单收了32份,算上全上海12家门店,整体销量相当可观。”
数据显示,岚图FREE+上市前预售订单超3.5万台,上市仅15分钟锁单量便突破11583台,7月累计交付4273台,在20-30万级新能源SUV中,交付量环比增速仅次于小米YU7。
而这并非孤例——作为高端新能源MPV市场的“常胜将军”,岚图梦想家6月、7月连续稳居新能源MPV销量榜首,每卖出3台高端MPV就有1台是梦想家。
双车型的强势表现,共同撑起了岚图汽车的销量曲线:7月单月交付12135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21%,实现六连涨;1-7月累计销量68263辆,同比增长88%。与此同时,8月11日岚图黄金口工厂单日产量突破600台,黄金口与云峰双工厂协同生产“火力全开”。
从市场端的订单激增,到生产端的产能爬坡,这个站在东风汽车集团肩膀上的高端新能源品牌,终于在新能源市场的深水区中,划出了一道清晰的“起势”轨迹。
“价格”与“价值”的平衡点
对于岚图汽车终端销量的全面爆发,郑芸用了“翻身仗”三个字来形容,这背后更多的岚图汽车的产品策略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呼应。
据郑芸透露,在岚图FREE+上市前,梦想家是到店客户的主要目标。然而,自岚图FREE+上市后,单日到店客户激增50%多,周末甚至相比此前翻倍。“有时候外面销售忙不过来,我也得出去协助接待客户。”郑芸无奈表示,往年7、8月份是淡季,但今年却因为岚图FREE+的上市,显得格外“火热”。
事实上,岚图FREE+的热销存在其必然性。
20-30万元价格区间,无疑是新能源SUV最卷的一个细分市场。从问界、智界、小米、乐道、理想、特斯拉,到比亚迪、极氪、智己、阿维塔,随随便便就能找出10多款车。其中包括理想L6、特斯拉Model Y等都是这个价位的热门车型,更是各品牌的销量支柱。
而在新能源市场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岚图FREE+从一众竞争对手中厮杀而出的背后,在于找到了“价格”与“价值”的黄金平衡点。
“有客户在FREE+上市前跟我聊价格,他预估售价会在24-26万。价格公布后,他第一时间就锁单,还跟我说‘这价格真实在’。”郑芸表示,不少客户表示岚图FREE+的实际售价要比他们预估的低不少。
“这个价格在竞品中形成了降维打击”,赵炫指出,在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智驾的车型中,岚图FREE+“是价格最具竞争力的”;而对比乐道L60、智己LS6等竞品,它又能在“更高配置、更好底盘质感”的同时,保持价格优势。
这种“同级别少花钱,同价格多享受”的策略,精准切中了消费降级背景下“精打细算”的心理——正如郑芸所说,现在消费者卖车“会考虑很多方面”,而岚图FREE+恰好满足了“这款车到底适不适合我”的核心诉求。
除了价格因素外,产品力的“差异化”,也是岚图FREE+的破局关键。
华为智驾的加持,让岚图FREE+在“智能化竞赛”中站稳脚跟。郑芸提到,很多客户“冲着智能化,特别是智驾去的”,而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既规避了传统车企在智能技术上的短板,又借势华为的品牌影响力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
更重要的是,这种“智能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岚图的传统优势形成互补——东风的造车经验带来了“更好的配置、舒适度、底盘操控”,华为智驾则进一步增强了岚图FREE+的智能化,正如郑芸所言:“可以说是完美搭配。”
“不乏BBA车主换购”
据郑芸和赵炫透露,过去除梦想家外,此前岚图的其它车型没能进入头部品牌中产家庭客户的视线:“这个价格要么选理想,要么选问界。现在不一样,越来越多消费者会拿岚图跟问界、理想对比。”
岚图FREE+的消费者集中在30-40岁,其中30-35岁占比更高,且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个群体既有对“品质”的要求,也有对“智能”的追求。而这也与岚图FREE+终端销量的结构所对应。
岚图FREE+销量更高的并非两驱版入门车型,而是四驱版顶配,这体现了岚图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底盘、行驶质感和操控更好”,恰好满足了目标用户“既要实用,又要体验”的双重诉求。
“换购的车主中,合资占比较高,也有部分BBA车主。合资的有途观、RAV4车主,BBA也有宝马X1、奥迪Q3的车主。”赵炫透露,从BBA、合资油车换购的用户“对底盘、机械质感非常敏感”,他们试驾过问界M7、理想L6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岚图FREE+,因为后者的表现让他们“觉得更高级”。
岚图FREE+热销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岚图客户群体平均年龄的“年轻化”。
“梦想家的客户群体平均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而FREE+基本在30岁出头。”在郑芸看来,任何一个品牌,如果无法做到客户群体的年轻化,就会逐步丧失品牌发展的基石,“合资为什么现在会雪崩,就是因为产品跟不上时代,丧失了年轻群体这个基础。”
“合资赢在过去,岚图赢在未来”,岚图FREE+上市后的表现,让赵炫对于岚图的未来充满期待。
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岚图的“起势”绝非偶然,而是产品矩阵、技术积淀、制造能力与合作生态共同积蓄的势能,在合适的时机形成了共振。
当新能源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厮杀”,不少品牌陷入“价格战”泥潭,岚图却凭借“双爆款+三新品”的产品节奏、“自研为根+合作为翼”的技术路径,以及“双工厂协同”的制造底气,构建起穿越周期的增长逻辑。
从“五年五款车”的规划落地,到如今SUV(FREE+)、MPV(梦想家)、轿车(追光L)全品类覆盖,岚图用精准的产品节奏踩中了市场需求的节点:
梦想家站稳高端新能源MPV冠军,填补了华系品牌在该领域的空白;岚图FREE+以“30万以内华系车型销量冠军”的身份,撕开了中高端SUV市场的口子;即将预售的全新岚图知音,则剑指“25万级华为最强纯电SUV”,有望成为下一个爆款。
“按照FREE+的销量情况,过段时间上市的知音,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作为岚图FREE+的“纯电版”,无论是郑芸还是赵炫都认为,知音会填补岚图FREE+在20-30万元新能源SUV市场那块缺失的“拼图”。
这种“爆款持续迭代+新品精准补位”的策略,既避免了单款车型“孤注一掷”的风险,又能通过品类协同形成品牌认知的叠加效应——正如赵炫所说:“客户买了FREE+,可能会推荐家人买梦想家;关注知音的用户,也会顺带了解岚图的其他车型。”
但过去几年市场的经验显示,简单的“车海”战术已然不能满足用户复杂、多变的需求,市场已然呈现出“多生孩子”并不一定“好打架”的态势。
而岚图抛开过去汽车企业尤其是传统车企的固有定式,真正让用户深度参与到产品的开发、设计流程之中,以第一线最真实的声音和诉求反哺产品的研发工作,让产品以最专业和最先进的技术能力来践行最真实的用户需求。
用岚图自己的话说,就是“始终以用户为中心,做听劝的央企。”
与此同时,岚图并没有在自研或者供应商模式之间摇摆和纠结,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成为岚图开发产品的最大准绳。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岚图采用了“1+1>2”的协同模式。在东风集团50年造车积淀的底盘质感、品控能力基础之上,又融合华为在智能技术上的积累,形成了“传统优势+新势力长板”的复合竞争力。
“以用户需求倒逼体系重构”,不仅让岚图打造了具备市场竞争力、满足用户复杂需求的产品,这一理念还进一步推动了岚图整体的“高效化进程”,大幅提升了这家“新势力央企”的体系效率。
为了快速响应用户,岚图打造从决策到管理到执行的敏捷型组织,精简内部流程,减少层层审批,打破部门墙,提高跨部门协作效率,以用户思维倒逼内部流程再造。
可以说,岚图当下的势能,是“产品精准度×技术壁垒×体系效率”的乘积。当梦想家与FREE+形成“双爆款”基本盘,当知音、追光L、泰山(代号)等新品即将接力,这种势能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动能——在新能源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岚图的“逆势而上”,本质上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当前岚图所获得成果,给行业展示了一条传统车企转型的成功路径:百年未有的车市巨变中之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听用户的劝”将始终助力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在汽车行业“新老势力交锋”的混战中,岚图汽车没有像新势力那样彻底颠覆传统,也没有固守燃油车时代的经验,而是以“央企的稳健”为锚点,用“用户中心”为导向,在“自研”与“合作”之间找到了平衡。
当部分品牌因技术储备不足、资金链断裂而退场,岚图凭借4737件专利的技术护城河、双工厂的产能保障、“双爆款+三新品”的产品梯队,展现出“长跑选手”的耐力。
这种“体系能力先行”的逻辑,打破了“新势力靠速度取胜”的固有认知——在汽车产业这样的重资产领域,短期的爆款可能靠运气,长期的增长终究要靠体系。
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根基,以产品为载体,在“稳健”与“创新”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这样的岚图,或许才刚刚开始它的“大展宏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