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奇瑞公布全固态电池这事儿,最近是真的挺炸的。我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这个消息,还专门翻了一下行业里边各路的动态。说白了,这事儿不只是奇瑞一家突然冒出来,而是整个行业最近风头很劲,各家都在憋大招。你像前阵子接二连三冒出来的固态电池进展,看出来技术的那种你追我赶、不是一般的快。
这次奇瑞直接把大杀器掏出来,电芯能量密度600Wh/kg,这个数字可不是随随便便喊出来的。你放在现有市面主流液态锂电池面前,那10年前我们用的只能叫电池,这才叫动力。现在绝大多数电池也就160到220Wh/kg,能做到极限300Wh/kg就得敲锣打鼓了。奇瑞这数据一出,马上行业里开始盘算:假如模组效率又不低,理论上系统层面能摸到四百八五百方向,等于同样续航的话,车子能直接减掉一半电池重量,甚至还能把空间释放出来,成本这块也有大文章。
这个突破其实是让电动车和燃油车终于面对面“掰手腕”的时候来了。你想想现在油车一升油能给你9.5度电的能量,我们的电池充其量才有0.7度电每升。这个差距太明显了,车厂一直吹续航吹什么?其实就是想象空间而已。可要是固态电池真的能同时做到高体积密度、高重量密度,那么电动车和油车的核心问题就终于要“打平”了。消费者再也不是光看“跑不远”,甚至原来很多车型为了装电池缩减空间、轴荷也调整得奇奇怪怪,现在好了,车厂设计师的想象力一下子被解放了,底盘空间释放,车身轻了,轮子承载变合理,还能降能耗,倒是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省不少油钱电钱。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行业一直卡在一个技术口子:固态的界面稳定性。绝大多数之前做出来的方案只适合拿在实验室里拍拍照片“炫”一下,用不了多久,电池就像玻璃杯似的,循环几次就裂了。一裂内部阻力飙升,性能恶化,那叫一个心疼。这回中科院的新型柔性固态电解质,有点意思。人家做出来能弯两万次也不断,折成麻花还照样传导离子。这是多柔,简直就是做“硅胶杯”样的思路,能耐摔耐折,实打实解决了材料这块的大麻烦。以前是技术难做,现在是材料开始帮着工程,车厂干脆推得更快。
但吧,炫参数归炫参数,真到了产业那一步,还有几道坎。你比如说循环寿命,你买个车谁不是奔着十年开的,1500次以上那是乘用车基本盘,商用车更高。现阶段固态电池能活个大几百次已经算可以,但离大规模推广还是离得远。然后还有温度,不怕冬天,是电池的老大难,就算高大上的固态电池,能不能在零下二十度还稳稳地用,是产品能不能量产的要害。最后是制造成本,新技术新材料,贵得离谱,真能走到车厂量产还得让老百姓用得起。你说你用上固态电池,结果涨价五万,谁买?这要是没法控制成本,短时间只能当高端限定,普及还要再等等。
从目前官宣的水平看,其实奇瑞这个还在工程验证、准备从中试往量产过渡,能不能装到你的车上,一般来说怎么也得到2027年这一阵才有大规模尝试。真正全民共享固态电池,那都是2030年以后一点点铺开的事。车厂现在顶多做个小批测试,拿给有钱的车主或者运营公司玩一玩。话说回来,技术真正突破,从实验室走到汽车厂的流水线,这是一颗粒度很细的活,不是拍脑门就能解决的。特别像奇瑞用的原位聚合工艺,是在材料设计上兼顾了量产的可能,稳扎稳打地倒逼行业升级,和院里发的新型柔性固态电解质,结合起来看,国内这些企业和科研院所已经很明显在往工程化、产业化那边靠近了。
还有一点要说,这些技术不是哪个企业说要马上彻底颠覆市场,也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电池工艺就能全面洗牌。更多是一个逐步推进,就是那个“梯度创新”,一点一点往前蠕动,大家都有心气,也都明白这行是耐力赛。你说今年出爆款,明年消费者就全都能买到固态电池车,其实肯定没那么快。但是这个技术方向已经明确,就是未来几年大家都在较劲谁推得快、谁能落地,谁能做到性价比上都没输。
这种情况底下,相关的板块就不一般了。行业资本流动,人家闻风而动,电池材料、锂矿、正负极配套、工艺设备商,甚至新能车厂本身,都有机会。当这个确定性加强的时候,资金和热度不会是一家独大。你别看奇瑞这回抛头露面得早,接下来比亚迪、宁德时代、吉利、问界这类新能源大户必然会纷纷跟上,科创板上一堆企业蠢蠢欲动。甚至不少小型创新型公司也在各自赛道疯加速,等着用技术抢占一席之地。你想想,下周一,相关个股肯定是板块直线冲起,新热点马上形成。新材料、新能源车、新工艺设备这些票大概率会带头涨起来,好几家都有可能得到“政策+资金”双轮驱动。
当然,这种新风口不是哪个股一夜大涨后就长治久安,很快就有人分辨能力强弱了。市场有时候喜欢炒“概念”,但能留下来的公司,必须具备技术底子和产业化跑道,否则就是跟风短命。所以说,这时候投资的人也得擦亮眼睛,不是什么贴个“固态电池”概念标签的小公司都能撑到最后。你多看看业绩、客户、研发投入,有实打实的规划和实验成果,尤其是能被车厂认可,能进供应链的,才能放心。这方面,行业头部企业优势最明显,毕竟人家资金、人才、合作链条摆着,没那么容易掉队。
其实固态电池这技术,大家盼了不是一天两天,毕竟影响新能源整个生态。环保没得说,性能提升空间也远超以往。极端气候、续航焦虑、空间受限这些问题,慢慢都会被新电池技术克服、蚕食掉。未来直接影响的不只是小轿车和SUV,连商用车、换电站、储能、特种装备、无人机、电动船以及种种新型动力平台,都有一大波红利等着释放。所以说,板块拉升还只是投资市场的预热,真正推动的大机会还在后面等着慢慢发酵。
总之,奇瑞这次带头冲一把,别人还得跟上,整个新能源行业又一次到了技术革新口的“拐点”时刻。从长远来看,固态电池方向不但是技术突破,也是汽车设计、能源结构和产业链条全方面的升级。谁能抓住这个周期,谁就能把握下一个十年的主动权。作为吃瓜群众,我们也多关注多支持,行业想要跑起来,得多点赞、多转发,把这好消息扩散出去。有了大众热度和社会关注,企业也才敢继续砸钱砸资源,做事做得更踏实。如果你觉得这些信息靠谱,有用,麻烦大家动动手,点赞评论多多分享,一起见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篇章。
最后说句心里话,这些技术永远是逐步推进的,别指望突如其来的革命,但也别轻视稳步向前的价值。咱们就等着看,等着用,看谁能真正把固态电池造出来,让咱买电动车有更好的选择。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