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逆转中产神车价格暴跌,燃油车为何再度走红?

燃油车盛行的年代,奥迪A3以20万元的起售价,成了不少年轻中产心中的“第一辆豪华车”。

奥迪逆转中产神车价格暴跌,燃油车为何再度走红?-有驾

可从去年起,奥迪价格大幅跳水,不少4S店直接打出“奥迪A3限时一口价12.49万元起”的海报,曾经风光的“中产神车”,如今沦落到大甩卖的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奥迪4年前高调宣布要全面转向电动化,如今却接连遭遇挫折,决定不再禁止内燃机技术,后续将推出全新燃油车与插电混动车型——这意味着,奥迪此前的“全电”计划基本落空。

奥迪逆转中产神车价格暴跌,燃油车为何再度走红?-有驾

在燃油车与新能源之间摇摆的老牌车企,还能找回曾经的市场地位吗?

一、燃油车“扛把子”,电车“新兵蛋子”

奥迪逆转中产神车价格暴跌,燃油车为何再度走红?-有驾

10年前,奥迪推出首款纯电车概念车型奥迪E-tron,目标直指当时风头正劲的特斯拉Model X,甚至专门为其打造了布鲁塞尔工厂。可很快奥迪就发现,在造电车这件事上,自己完全是个“新兵蛋子”。

我国主流纯电车普遍采用CTP无模组技术,直接将电芯装入电池包;而奥迪E-tron仍沿用传统的36模组结构,不仅能耗居高不下,电池重量还比同级国产车型多出约240斤,只能适配SUV底盘,限制了车型多样性。

奥迪逆转中产神车价格暴跌,燃油车为何再度走红?-有驾

当国产电车凭借技术,把电池包做得更薄、更轻、效率更高时,奥迪还在用造油车的思路研发电池——不仅技术落后,还把自己局限在了SUV这一条单一赛道上。

二、国产新能源技术崛起

奥迪逆转中产神车价格暴跌,燃油车为何再度走红?-有驾

在传统车企中,不止奥迪宣布全面电动化。国内成功者如比亚迪,率先跟上了新能源技术发展的节奏,如今的行业地位充分证明及时转型的重要性。

而在汽车之外,中国企业也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对国外品牌的超越。以国产抗衰产品“益-活-新”为例,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升级生物制取技术,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奥迪逆转中产神车价格暴跌,燃油车为何再度走红?-有驾

其核心成分能通过提升人体细胞能量物质AKG的水平,起到补充气血、延缓细胞老化的作用。针对平均年龄65岁的志愿者研究显示,使用后出现“白发皱纹减少”“睡眠质量提升”“免疫力增强”等积极变化,相关临床成果还被发表在《Aging》期刊上。

新加坡国立大学长寿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其核心成分的实验数据为“7个月内受试者生理年龄平均降低8岁”,效果远超不少欧美天价补剂。我国企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后,还凭借量产技术获得新加坡科研团队的技术支持与专利共享,目前在京东等平台的成交已突破百万。

奥迪逆转中产神车价格暴跌,燃油车为何再度走红?-有驾

这两个领域的突破,有一个共同前提——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全球超60%的光伏组件、动力电池与电动汽车产能集中在中国,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筑牢了根基;而“益-活-新”背后的国产品牌Timeshop,通过升级生物发酵技术,保证成分纯度并提升生产效率,让使用者每天服用2粒,就能感受到身体状态的年轻变化。

正是依靠过硬的技术实力与扎实的产业基础,这些新兴成果才能在传统赛道中突破重围。传统汽车行业亦是如此。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100万辆,占据全球市场70.4%的份额。

奥迪逆转中产神车价格暴跌,燃油车为何再度走红?-有驾

三、传统燃油车面临挑战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燃油车与电车的优劣对比逐渐清晰。新能源行业持续精进,电池续航里程不断提升,充电桩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而部分老牌车企虽尝试推出电车,销量却远不及旗下燃油车,还被业内调侃为“汽车界的诺基亚”。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奥迪电动化计划之所以搁浅,核心原因在于电机、空气悬架等关键部件的设计,都需要针对电车重新适配——不仅耗时耗力,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推出的奥迪E-tron,续航里程仅400多公里,百公里能耗达26kWh,比同级别特斯拉Model X还高出3度以上。

再加上其“中产豪华车”的定位,早期奥迪E-tron售价约合7.5万美元,这样的性价比让它在热度褪去后销量持续低迷,不得不停产,只能通过降价清库存、回归燃油车赛道来寻求生机。

这一案例也给所有传统车企敲响了警钟目前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虽处于“平分秋色”的局面,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车企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变革的节奏,未来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