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6L e-tron震撼登场,五大硬核实力领跑电动豪华,改写市场新

最近这几年,国内的电动车市场可以说是越来越热闹,尤其是那些定位豪华的车型,好像都商量好了一样,开始了一场“军备竞赛”。

今天你发布一个零到一百加速三秒多的,明天我就拿出一个带超大屏幕的,后天他又搞个冰箱彩电大沙发。

各种参数看着是越来越吓人,但说实话,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看多了真有点眼花缭乱,甚至会觉得有些麻木。

奥迪Q6L e-tron震撼登场,五大硬核实力领跑电动豪华,改写市场新-有驾

大家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难道这就是未来的豪华车吗?

是不是只要把一堆高科技配置塞进车里,就算豪华了?

那种传统豪华车带给人的厚重感、高级感和开起来的从容感,好像在慢慢变味。

就在这个当口,奥迪这位在造车界以严谨和技术著称的“老牌选手”,带着一款全新的纯电车型——奥迪Q6L e-tron,正式走到了台前。

它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一个急着抢风头的年轻人,更像是一位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不跟你玩虚的,而是直接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试图用实打实的功夫,来重新给“豪华电动车”这五个字下个定义。

这款车很有意思,它不光是德国精工的产物,还深度融合了咱们中国本土最顶尖的智能科技,可以说是一次中德智慧的强强联合。

先说说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智能化吧。

如今的新车,要是没点儿智能驾驶功能,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但关键问题是,这些功能到底好不好用?

是真的能让你省心,还是一个需要你时时刻刻盯着、生怕它犯错的“新手司机”?

奥迪Q6L e-tron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聪明的选择,它没有自己从零开始闭门造车,而是直接牵手了咱们国内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头羊——华为。

它搭载了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

这可不是简单地买个软件装上就行,你可以理解为,奥迪这位拥有百年造车经验的德国工程师,和一位最了解中国复杂路况的中国AI专家,坐在一起,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共同为这台车量身打造了一个超级大脑。

为了让这个大脑能看得清、听得远,车上装了两个激光雷达,再加上总共32个各类传感器,就像是给车子安上了一双全天候、无死角的“火眼金睛”。

这些硬件配合强大的算法,带来的实际好处就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堵得水泄不通的城市环路上,它可以帮你自动跟车、处理加塞、从容变道,大大缓解你的驾驶疲劳。

上了高速,它也能像个老司机一样稳稳地巡航,自己保持车道、调整速度。

更关键的一点是,即便是在下雨、下雪、起雾这种天气不好的时候,这套系统也能保持相当高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撂挑子”。

这种让你关键时刻靠得住的智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奥迪Q6L e-tron震撼登场,五大硬核实力领跑电动豪华,改写市场新-有驾

当然,智能不光体现在开车上,电动车主最头疼的充电和续航问题,它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Q6L e-tron用了现在技术上最领先的全域800V高压平台。

这是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就像你以前用5瓦的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现在换成了120瓦的超级快充,速度完全是两个级别。

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在理想状态下,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294公里的续航。

这基本上就是你进服务区上个厕所、喝杯咖啡的工夫,车子的电量就恢复了一大半。

再加上它本身就配了一块107度的超大容量电池,在CLTC标准下,满电能跑765公里。

这意味着从北京出发,一口气开到河南郑州都绰绰有余,彻底告别了出门前规划充电站的里程焦虑。

说完了科技,咱们再聊聊安全,这对于任何一台车,尤其是豪华车来说,都是最根本的底线。

奥迪在这方面的投入,可以说是到了有点“偏执”的程度。

从车身结构看,它用了大量的轻量化高强度材料,其中高强度钢和铝的比例高达83%。

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有34%的钢材是潜艇级别的热成型钢,抗拉强度达到了惊人的2150兆帕。

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简单来说,就是这种钢材的坚固程度,已经达到了军事应用的级别,用它配合笼式车身结构,就等于为车内乘客打造了一个极其坚固的“安全座舱”。

也正因为如此,它在国内外最严格的碰撞测试里,比如中国的中保研、欧洲的E-NCAP和美国的IIHS,都拿到了最高级别的安全认证。

对于电动车,电池的安全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奥迪给Q6L e-tron的电池包设计了一套堪称“铜墙铁壁”的防护。

电池包的下方,是一整块100%覆盖的热成型钢板,上面还有9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护板,这套组合拳下来,能有效抵御路面磕碰甚至是一些尖锐物体的穿刺。

在电池内部,奥迪还研发了一套热扩散阻止技术,能实时监控每一个电芯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就能迅速隔离,从源头上防止电池出现热失控的风险。

奥迪Q6L e-tron震撼登场,五大硬核实力领跑电动豪华,改写市场新-有驾

开着这样一台车上路,心里那份踏实感,是任何花里胡哨的配置都无法替代的。

接下来谈谈驾驶感受。

很多人觉得电动车开起来没意思,就是傻快,直线加速很猛,但一到拐弯就感觉车身又笨又重,完全没有驾驶乐趣。

奥迪Q6L e-tron就是要来打破这种偏见的。

它的底盘技术,有不少是继承自同集团的跑车品牌保时捷,再经过奥迪自家金牌调校团队的精心打磨。

前后悬架都用了复杂的五连杆结构,这种结构成本高,但好处是能让车轮始终以最佳角度紧贴地面,无论是在高速过弯还是紧急变线时,都能提供强大的支撑力,让车身姿态非常稳健。

同时,它还配备了能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节软硬的FSD减震器,走烂路时能过滤掉大部分颠簸,保证舒适性;而在平整路面激烈驾驶时,又能变得很硬朗,支撑住车身。

这种在舒适和运动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能力,正是传统豪华品牌的深厚功力所在。

坐进车里,那种豪华的体验感就更具体了。

很多人坐电动车会晕车,主要是因为一些车型的电门踏板调校得不够线性,加速和减速时会有明显的拉扯感。

奥迪声称Q6L e-tron是“最不晕车的纯电车”,因为它通过极其精密的算法,把电机扭矩的波动控制得非常平顺,开起来和坐起来的感觉,都像顶级燃油车那样顺滑自然。

近3米的轴距也为后排带来了非常宽敞的腿部空间,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还特意调得更倾斜了一些,让人能以一个更舒服的姿势乘坐。

再加上顶级的B&O音响、可以打开的全景天窗和手感细腻的内饰材料,共同营造出一种全方位的、让人放松的舒享空间。

最后看看设计。

奥迪“灯厂”的名号不是白来的,在Q6L e-tron身上,灯光不仅是用来照明的,更成了一种可以交互的语言。

车头车尾可以发光的奥迪logo,配合第二代OLED尾灯,可以自定义显示多种动态效果。

它甚至能通过车联网技术,在探测到前方有危险时,在尾灯上显示出特定的警告符号,来提醒后方的车辆注意安全,把科技感和实用性结合得非常好。

整车的外观由设计过奥迪R8跑车的设计师操刀,车身比例协调,既有大型SUV的气场,又有运动车型的流畅线条,可以说在豪华、运动和科技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从严谨扎实的德国制造工艺,到灵活聪明的中国智能科技,奥迪Q6L e-tron的出现,确实给当下的豪华电动车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它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豪华,不应该仅仅是参数和配置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可以被感知的科技、可以被信赖的安全、可以去享受的驾控、可以沉浸其中的舒适和可以去欣赏的美学,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