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搞不懂我老表,眼睛都快长那辆君越上了,都什么年代了还一门心思扑在油车上,选择优惠大捡便宜,忽视了环保和未来出行趋势。
你知道的,最近有点折腾。上个月我后备箱那袋米买了之后,油钱还多花了个三五块,心里暗暗想:这车油耗高得让我揪心。我老表呢?还在咬着油车不放,跟我讲:你这电车耗电多大?充电站多远?还不如油车,方便。我都笑了:方便?他确实在城里跑跑,或许真觉得加油方便。但我倒觉得,有的事,没想明白之前,别说话。
我翻了下笔记,去年油耗我算了算。那款君越,百公里油费大约8升,按现价7块钱一升,油钱就得56块。再加上保养费——每年600-800块,慢慢算下来,年平均下来,油费和养车的钱比电车贵多了。电车的充电成本,咱能算进去吧?大概30-40块一百公里,也就比油车便宜点,但这其中的差别就不仅仅是钱了。重要的是未来的趋势。
我朋友车行的修理工说,你们这些油车,真是养家糊口的老本行,快被淘汰了。他吧嗒着烟嘴,又补充一句:还记得我去年给一辆老凯越换火花塞?一个火花塞就得一千多块,拆下来装上去半天,贵得要死。我当时心里就想:这个行业,确实怪圈。研发成本那么高,老板还要挣点利润,可修理成本拉长下来,消费者的心也扁了。汽车发展快,零配件供应链也是越来越精细。还记得我去年在朋友圈翻的那张折线图,电池成本靠着快减半,续航提升,未来大概率是电车的天下。
我最担心的,是供应链的变化。你说,车企怎么就没想明白?研发成本那么高,他们投入巨资,搞一款电子架构的车,后续维护还能像现在一样便宜?我试算了一下,电池组即使价格降到每千瓦时200美元,电池成本也只是之前的一半,剩下的核心技术和供应链稳定性,才是问题。真的,靠成本成熟拉低,能保证未来的群众基础?我就是觉得,太多车企还是在嘴上宣扬未来出行,实际上还在和油车较劲。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展厅看车。销售带我试驾一辆纯电SUV,他说:先生,续航400公里以上,充满电一小时。我心里在想:这个时机还真不错。可是当我问:充电桩都布置好了?快充时间伤不伤?他脸上那一瞬间的尴尬,挺让我感慨的。城市快充站点,估算最多也就50个,没几家真能做到全覆盖。虽然说未来几年,充电桩会越铺越多,但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要是在乡下或者偏远点,油车优势还会很明显。
顺便说一句,我小跑题一下。很多人老说:电车没油费了,不用担心抛锚。但你知道,电池用久了,也会出问题。去年我有个朋友,开了两年电车,突然电池容量急剧下降,换个电池要三万多。还不如换辆新车的感觉。虽然目前电池寿命还能接受,但这成本什么时候会变得合理点?没细想过吧?我猜,也许十年以后,这问题能解决,但在那之前,怎么平衡用户的期待,是个难题。
咱们车市的价格战也很蹊跷。那天去看车,遇到一对年轻情侣,阿丽说:我喜欢那个国产品牌,价格便宜,配置也还可以。男朋友皱皱眉:你觉得划算就买?能用几年?我想到国内这种拼价格的套路,特别明显。今年,几款国产车优惠力度大得惊人,有的低于官方指导价3万。有时候我在想,厂家到底是赚还是亏?提供优惠会不会影响品牌价值?但补贴、优惠,是为了抢市场。你可能没注意到,去年国产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20%。这说明,消费者的选择开始变了。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我得说,渠道和用户心理的博弈,是个细活。有个朋友开的小众电动车店,实际每个月,能卖出去的车,也就个位数,但他靠着服务,和那几位真实用户粘得也挺紧。有一回,客户问:你的电池用多长时间?朋友笑笑:只要耐用,几千公里就想换,划算不?这个笑话,其实暴露出客户的担忧:未来是不是得不断换电池?这问题怎么解决?我也经常跟他们说:技术变快,成本降了,到时候换电池便宜得要死。但嘴上说归嘴上,心里还是希望一棵树永远长绿。
(这段也不急着收尾)油车和电车的比拼,就像快跑和慢跑。油车现在还能跑得快,但电车就像那跑起来轻盈不少。你说,未来十年,谁能笑到最后?我也猜不透。每次看各种报告,满眼都是绿色出行和智能驾控,但实际上,技术成熟还差点意思。像我惯的十几年前的那辆车,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结构,现在的电车,更像是个数字工厂,每个零件都得靠软件调度。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出行的那天,咱们得面对的,可能不仅是车的问题,而是整个生活方式的变革。那时候,油车变成了馆藏品,就像我们收藏老式打字机一样。而这些变化,绝对不止我一个人在琢磨。
还在犹豫该不该换车的朋友,你说,他们有没有想过:回头看看这个行业的变迁,或许也可以帮他们做个决定。不知道,未来油车还能继续抢占市场多久?反正,安静等待的日子,也挺奇妙的。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