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5出来了,瞄着保时捷Taycan就要干。这事让我琢磨了半天,心里挺多感慨。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新能源车市场越来越像当初智能手机刚爆发那阵:谁都喊自己“高端”,谁都“性能爆炸”,但真正能成气候的,到最后还得看谁能敲到用户的心坎上。
说极星5能跟Taycan叫板,这是不是有点太自信了?其实,咱不能小瞧它。那性能拉满,最大续航670公里,百公里加速3.9秒,这数据摆出来不是闹着玩的。问题是,这年头性能不再稀罕,稀罕的是你能不能做到“人车合一”,让人开着舒服、坐着爽、用着顺。
极星5这一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外观没那么浮夸,用那种流畅、紧致的线条,看着舒服,符合现在流行的“高级感”。没有传统后挡风玻璃,这一点挺大胆,你敢这么整,肯定是自信自己的科技能把倒车安全啥的都解决得很漂亮。是不是又有点像手机那种“屏下摄像头”刚出的劲儿?喜欢的人觉得高级,不喜欢的人咋看都别扭。极简风内饰也在挖掘现代人的喜好:屏幕多、科技感强,还跟谷歌深度绑定。其实问题也来了,国内用惯了自家的应用,能不能用得顺手还真不好说。
再看座椅,前排跟Recaro联合做的,有加热、按摩、通风一条龙服务,后排也没亏待,只搞了四座,明显就是把后排“老板位”做好了意思。车企摆明了要做真正的豪华体验,哪怕牺牲一部分空间。难道这是不是再一次在问我们:你要性能,还是享受?这年头,大家开车不光是比快了,更比谁会玩,谁会“宠用户”。
有个设计我觉得特有意思——后排座椅靠背可调,脚部还有凹槽。车企走心不是吹,每一个小细节搞得都挺高端,哪怕只是让后排乘客更舒服一点,这也是一种“服务精神”。可问题来了,这种对于乘坐舒适的超级追求,会不会搞得豪华车越来越像“商务舱”?你追求性能的同时,会不会把一些驾驶乐趣给弱化了?现在的豪车,是不是在变得越来越“家用化”?用户会不会觉得豪华车丢了点灵魂?
数了一圈配置,数字后视镜、再生材料地毯、亚麻饰板、天窗弄到快两米长。环保跟科技感,极星要all in,力图让你觉得花这钱不是烧给车厂,是在跟优秀未来生活提前握手。但我想问一句:这些“环保高科技”,除了给宣传加分,是真的让用户心里爽了吗?大家其实都希望环保,但能不能扛得住长期用车的实际考验?像再生材料这些,耐用性、车内空气质量、皮肤触感啥的,真的和传统豪华材质能打个对等吗?
继续琢磨动力。112千瓦时的大电池组,双电机系统。常规版已经很彪悍了,但看极星还专门给出了一个更暴力的性能版,马力直接冲到884匹,百公里加速3.2秒。几乎快到让人可能以前只在赛车里体验到。可你一看续航,就不得不现实一点:性能版续航缩水到565公里。又是性能与续航的老话题,到底哪个更重要?我们的实际生活,是不是很多时候还是宁愿“开得远远的”,而不是“炸得一时爽”?豪车玩家当然两种都要,但大多数人会选哪个?
极星5可以快充,350千瓦直流,半小时不到能从10%冲到80%。这事确实是解决了不少人对新能源“续航焦虑”的疑虑。还有家用充电顶到19千瓦,妥妥把便利性抬升到了新水准。但问题还是来了,现在城市里,真的能让每辆豪车都吃上“超级快充”吗?车牛不牛,有时还得看补能体系跟得上不上。讲真的,中国这几年充电桩发展挺快,但欧美城市老区、乡下地带,真不敢保证。豪华电车,你到底是城市精英玩具,还是普及大众的新标准?
这时候盘一盘价格吧,德国满配快120万人民币,英国顶配101万。这个定价很明显,就是奔着豪车粉丝、科技控来的,绝不是让你“大家一起来开”。这种价格,不但比很多汽油豪华车都贵上一大截,也跟同级别电动车拉开差距了。究竟值不值?你买车买的是面子,是技术,是社会认同,还是运动和环保的幻想?极星大概率是押注在你需要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体验生活方式”。
有一条值得深思,现在极星5没打算一开始在中国和北美卖。为什么?是不是车企早有盘算,知道自家产品在这些市场的用户文化与动力需求可能还没完全踩对点?欧洲市场豪华电动旅行车消费向来有自己的小传统,但中国和北美更追求空间、舒适、长续航。极星5这种偏“运动+体验”的调性,适不适合我们的实际消费需求?还是说,他们要先在小圈子里试试水,看看玩家的真实反馈,再定战略。
每次有新车型出来,车企总会说自己“引领潮流”,“再造奢华”。实际上,大家走到最后还是个问题:用户到底是为“新技术”买单,还是为“情怀”买单?比如取消后挡风玻璃,国产品牌很少这敢,极星偏要做,就等着发烧友挑毛病还是等潮流推了它一把?音响能选21喇叭宝华韦健,这些发烧级配置确实拿得出手,但你没真体验之前,谁又能说口碑就一定好?
这次极星5选用专属热固化粘合铝合金平台,各种传感器一套标配,制动系统直接上了布雷博赛道级别。豪华品牌要想立住,只有在平台、感知、安全、操控这些底层架构上下苦工。极星肯定明白,自己的底气,不全靠外表,更靠里子。这也是近年来新能源豪华车的竞争新趋势,从“造型美”到“技术强”,最后一决胜负的总是在体验和技术里真假见分晓。
既然敢说要PK保时捷Taycan,极星5要证明自己不是玩票性质。如果回头看十年前,谁敢想中国车企能和欧洲豪华品牌在性能、设计、技术上同台竞技?但到今天,这已经成现实。豪华车再也不是顶级欧洲品牌一统天下,市场和用户逼着大家往前走。极星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未来汽车不仅仅是更快更好,更是科技、新体验和生活态度的集合体。
但同时也要问,极星5这样一种“新豪华、智能感、科技环保”,是否真能成主流?会不会最后还是一部分极客、小众玩家在为这样的设计买单?大多数人,是不是开惯了传统豪车,反倒不愿意轻易跨到新能源的阵营里?或者说,那些追求极致性能和体验的人还愿不愿意为“续航”或者可靠性妥协?
未来的汽车,是不是得像极星5这样,宏大叙事、讲极致性能、又讲可持续环保,还能带给用户一种私密、定制的生活体验?还是说,我们最后还得回归“实用为王”,普通老百姓买车首先看价格,其次看省心,再讲点“个性”就好了?
极星5这波发布其实又一次在逼我们思考:“豪华”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是真正的技术突破,还是一堆堆包装起来的噱头?是为用户着想,还是为品牌讲故事?未来的车企成功,也许不在于谁堆料多,而在于谁真正懂得用户想要什么,并能给用户提供不一样的体验方式。
归根结底,极星5的出现是好事。让整个市场有了更多选择,也让豪华电车不再是少数品牌的“专利”。可谁又能保证下一个十年,豪华、性能、智能、环保这些词,还会不会是车企赖以生存和竞争的“命门”?极星给出的答案,现在还是值得继续观察。车市每一次升级,永远留着一个问号给我们所有人:你到底要什么样的未来?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