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辆商用车的背后,承载的都是一名中国创业者的打拼史。
商用车串联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承载着超80%的县域货物运输量,更服务于6000万个体工商户的日常经营。而五菱宏光作为商用车标杆,以“多拉快跑、皮实耐用”的特性,深度融入乡镇配送、小微企业创业等场景,成为千万家庭“创富路上的第一辆车”。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上,五菱宏光的名字早已超越了一款车型的范畴。它是街头巷尾的“致富伙伴”,是乡镇公路上的“民生符号”,更是陪伴无数家庭走向美好生活的“国民神车”。
4月8日,五菱宏光增程版以6.88万元的起售价强势入市,引领行业迈入了商用多元动力新时代,拉开了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技术普惠的大幕。
如今,在“双碳”战略推进下,商用车电动化转型逐渐进入了深水区。当行业还在为续航焦虑、补能生态、成本门槛等难题争论不休时,五菱红标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一贯理念,用一款“能跑更能省”的增程神车,给出了答案:让新能源红利惠及每一个奋斗者。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的迭代,更是对“技术普惠”的深刻践行。当增程技术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当6万级价格带首次出现真正能“赚钱”的新能源商用车,一个属于千万创富者的黄金时代,正在悄然开启。
商用车的新能源化浪潮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黄金时代,那么当下,商用车的电动化转型正处在“爆发的前夜”。
政策方面早已给出信号:交通运输部明确要求,2025年城市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需从8%跃升至20%,工信部等八部门更划定了80%的新增新能源城配车辆目标;从“以旧换新”补贴到路权优先、充电设施建设,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推动商用车从“油车时代”向“电驱时代”加速切换。
但行业的转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当乘用车市场早已进入淘汰赛阶段,商用车领域仍在技术路线、场景适配、成本控制等方面探索前行。2025-2026年,这个被业内视为新能源商用车“淘汰赛元年”的节点,正在考验着每一家车企的战略定力。是追逐短期的政策红利,还是深耕用户的真实需求?是堆砌高端配置,还是打造“用得起、靠得住”的普惠产品?
而五菱红标的答案,藏在2000万辆用户的奋斗故事里:退伍军人甘多闻开着五菱车,把50平粮油铺跑成500平大仓,五菱宏光陪他啃下每一单硬仗,车厢里的米面见证着他闯荡的每一步;返乡创业的虎哥靠着2个草莓棚、一台五菱车,起早贪黑奋斗,在车轮与土地的往返中,事业拓展得越来越广,日子越过越红火;“五菱”村的老宋一家,十多年间,换了4辆五菱车,累计行驶超过70万公里,轮胎磨平了,走的路更远了,信用也越跑越厚…… 一路以来,五菱红标见证的不仅是里程的累加,更是每个平凡人在时代浪潮中,踩着离合器、挂着前进挡,把日子越开越亮的坚韧与荣光。
截至2025年3月,五菱红标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了20%,成为了商用车市场新能源转型的领跑者。作为首个累计产销达30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上汽通用五菱深知,商用车市场的竞争本质是“民生竞争”。创富者需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科技玩具”,而是能多拉快跑、省成本、高可靠的“生产工具”。
五菱红标依托“商乘技术同源、协同发展”战略,以新能源规模累计达275万辆的产销经验和新能源技术持续突破为引擎,驱动商用车产业革新升级,将更适合中国商用车的前沿技术带给万千奋斗者。
五菱宏光增程版的诞生,正是对“人民需求”的精准回应。它以满油满电1416.1公里的实测续航,让“跨城运输不补能”成为日常;以6.88-7.38万元的定价,将高端增程系统带入6万级市场,让“技术普惠”不再是口号。当政策红利与用户需求形成共振,五菱红标将会成为新能源商用车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跃迁的关键推手。
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
在新能源商用车的技术赛道上,五菱红标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突围”之路,不盲目跟风纯电赛道的“续航攀比”,而是聚焦复杂场景下的补能痛点,以“传统动力+纯电动力+增程动力”的多元布局,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动力矩阵。
这种布局的底气,源自“技术向上 科技普惠”的理念。五菱在乘用车领域已经相对成熟的神炼电池、灵犀动力等核心技术,经过商用场景的专属优化,正在以更贴合创业者需求的形态落地。
作为行业首个商用车专用增程系统,灵犀动力的创新之处在于能够精准适配商用场景。传统增程技术多应用于乘用车,在载重、续航、可靠性上难以满足商用车高频次、高强度的使用需求。
五菱的工程师团队针对商用车常见的重载爬坡、长途运输、低温高原等场景,对增程系统进行了深度优化。
1.5L的高效混动发动机采用阿特金森循环,较传统进气模式发动机热效率提高了10%,配合横流式水套热管理技术,实现了馈电油耗4.93L/100km的超低能耗;MUST模块化电池结构支持“电芯级维修”,哪里坏了换哪里,维保成本直降90%,彻底解决了用户对电池维修的后顾之忧。
神炼电池商用版则是五菱“技术平权”的另一张王牌。当行业还在为高端车型配备长续航电池时,五菱早已将“满油满电续航超1000公里”的技术普惠到了6万级产品。通过液冷温控技术,电池在-30℃至50℃的极端环境下仍能稳定工作,并且创下了200万销量0自燃的安全纪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五菱在神炼电池研发中,早于行业标准布局了更严苛的安全测试体系。据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技术要求: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并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基于五菱的“超前布局”,让神炼电池已经能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真正做到“不起火、不爆炸”,为县乡用户消除了新能源用车的最大顾虑。
五菱将增程技术转化为“创富工具”,是不同于其他车企将其包装成“高端卖点”,从这个角度来看,五菱红标正在重塑行业对“技术价值”的认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通过场景化研发提升实用性,让“技术领先”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能切实转化为用户收益的“赚钱机器”。
如何定义商用车新价值?
在五菱宏光增程版的产品逻辑里,“性价比”从来不是简单的低价,而是“用户价值的最大化”,而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成本。对于年行驶6万公里的创富者来说,五菱宏光增程版每年能节省约9360元的使用成本,这相当于一个乡镇富业者三个月的净利润。更关键的是,它打破了“新能源汽车买得起用不起”的误区。不需要改变燃油车的使用习惯,却能享受纯电行驶的经济性;没有充电桩依赖,却能通过加油补能实现超长续航。这种方式才是让县乡以及低线城市用户真正拥抱了新能源。
其次是场景。从城区配送到跨城运输,从摆摊创业到家庭出行,五菱宏光增程版以“全时域+全地域”的适应能力,成为了唯一一款能够覆盖“县乡-城郊-城区”全场景的新能源商用车。另外,0.32Cd的低风阻设计提升续航,全平地板与超宽门洞方便装卸,顶蒸空调与8寸中控屏兼顾舒适与便捷,这些细节处的打磨,也让“创富”不再只有辛苦和劳累,还有高效与舒适的平衡。
最后是社会价值。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存在城乡之间的“技术鸿沟”,而五菱红标实际上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这个差距,是真实地在让“新能源普惠”落地生根。这种实践,实则也十分契合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通过技术赋能小微经济,让每一个奋斗者都能享受时代红利,或许这才是“国民神车”的真正内涵。
从2010年五菱宏光诞生,到2025年增程版上市,15年时光,见证的是一款车型与一个时代的双向奔赴。当年,它用“多拉快跑、皮实耐用”的实用主义,成为千万创富者的“第一辆车”。而如今,它的脚步也仍未停歇,正在以“技术普惠”的担当,成为新能源时代的“致富新引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