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年头什么东西卖得好,别管是增程车还是猪肉,只要能让人少点焦虑、多点安全感,才是顶流。理想,那个曾经靠大沙发、小酒柜、家庭 flag 独步增程界的民族骄傲,现在有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意思了。曾经几年一哥,如今销量跳水,家用增程王座岌岌可危——主打的L系列,8月只有L6还破万,剩下的L7、L8、L9就好像股市里的老白马,跌进了“大多数人不太在乎”的窄胡同。反过来看,问界M系列、岚图FREE+这种新兴选手,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逆势上涨,一步步把理想从神坛上薅下来,舍不得卖座椅按摩,赚个电池容量也能火一把。这年头,市场调整比法庭还快,谁都能变成宁德时代二期员工,左手大电池,右手小油箱,梦想变成了随时充电的现实。
理想这回看起来像是惯性受伤。以前说增程就是理想的代名词,三胎爹娘一拍桌子,说买就买。现在再去问,小姐姐都建议换问界,说什么“理想是家庭用车,问界是成功男人的移动盲盒”,想骂都没法张嘴骂得响。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网上讲得明明白白,其实就是“电池和油箱”这俩小玩意。你把配置表亮出来,立刻能看出点门道:理想L系列电池,基本卡死在 36.8 到 52.3 kWh,纯电续航 212 到 286 公里,和北漂小伙月薪多少有得一拼。而问界M系列,直接冲进37 到 53.4 kWh、纯电续航 315 公里;岚图FREE+更无情,45 kWh 电池、纯电续航直接飙超 300 公里。究其根本,不比综合续航了,现在流行“大电池小油箱”,纯电里程让你一天到晚不下车也不慌,油箱只是“摆设”,要用的时候才亮相。没错,这才是所谓爆款密码,没电能用油,有油不如用电,主角轮流坐。
写到这儿,有点像当年流行“高富帅和白富美”,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不是主角,但还是忍不住问一句:到底为啥大家突然迷上“大电池小油箱”?其实很简单,大部分买增程车的人,根本就是把它当纯电车开,增程那个油箱就像家里空调刷出来的“外接制冷”,只有在断电的时候才想起来。赛力斯副总裁亲口说过,他们家问界有40万用户,90%的生活里压根不加油,一路挂电模式风骚到底。零跑增程车主就更有趣,84%的里程都是纯电,连去找加油站的钱都省下了。智己用户更佛,通勤平均每周333公里,450公里纯电续航足够周转——以前纯电短,一周三充电;现在纯电破 300、450 公里,充电频率大幅下降,和纯电车的体验也没啥区别,该晒焦虑就晒焦虑,懒得理新能源。
一说到新车内卷,眼看小鹏 X9 增程版都开始抡大锤,一个劲往车子里塞电池:63.3 kWh,比特斯拉 Model Y 都扎实,纯电续航 450 公里,综合续航直奔 1500 公里。岚图泰山 SUV 也毫不客气,65 kWh 电池加 5C 快充,纯电爆出 370 公里,连智己 LS9 都开始卷电池,66 kWh,一步到位 450 公里。不就是把纯电体验塞进增程模式嘛?谁要天天加油站打卡?都是“像纯电一样好开,比纯电多点保险”,遇上堵车、停电、沙雕充电桩歇菜时,油箱顶得住,电池也能秒进门。说到底,周一到周五城区里挂电模式,周末假期短途旅游一脚油门走人,科技与狠活就是让你少焦虑多享受。完美么?不敢说,但比买两辆车省心多了。
别以为这波趋势只是本地新鲜事,放眼全球都是中国的“电池大军”。今年慕尼黑车展现场,深蓝、问界、零跑这种增程玩家扎堆出海,企图一把收割德国大叔的银子。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干脆说,全球化没玩头就只有死。当你以为这只是吹牛皮,数据已经开始发言:光是今年前七个月,中国插混车型(包括增程)出口 47.5 万辆,同比增加 210%。想必欧洲人都在家里花园里贴着中国电池打卡发朋友圈。欧洲八月插混销量更夸张,涨了 56%,中国品牌插混直接干到 10406 辆,同比 1271% 的暴涨。再不出海,比亚迪都要回家养猪了。
这里有人要问了:老美和欧洲养得起纯电,增程为啥这么火爆?原因其实小学生都能懂——欧洲那边充电桩并不是全国大爷都能坐地铁的待遇,纯电充电不太方便,小油箱配大电池的增程刚好掏到需求点。你说环保,日常挂纯电,和环保小姐姐聊得头头是道;你说长途,一脚油门油箱保底,充电桩断电也没怕过。再加上欧盟对混动车型有免税政策,售价比纯电低一截,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玩意要是在国内还没人跟风,估计人家欧洲都得拉红旗游行了。
说了一圈,回头看增程车市场,已经不是理想一家独舞。老理想靠“商务大沙发,奶爸低音炮”一统江湖,现在问界、岚图这种选手,舒适性没差,配置也都不弱,还专门把电池卷大当卖点,想要减肥都不好意思说。而专注纯电的品牌如今只剩蔚来、特斯拉,还在街头孤独求败,连小米都要抬高门槛出增程 SUV。“增程卷大电池,小油箱随时下线”,未来真有可能油箱直接成装饰,新车到手就是纯电,挂个“增程”纯粹是仪式感。要不要油箱,看你家附近充电桩能不能经常跑路。
这世道,连买车都要卷续航和电池,有点像面试,不比人好不好用,只看抗压够不够强。你说自己要选增程车,是不是早就不在乎油箱大小,只关心电池能不能一天一充不掉链?在这场增程买菜车的大戏里,谁能打动人心,说白了都不是靠油,而是靠电——像个半吊子的混合动力,生活也得半吊子走下去。再加上各种品牌的价格差、配置坑,选错车都能后悔一辈子,预算够了不如贴钱买电池,毕竟“好钢用在刀刃上”,大电池走天下,小油箱看家门口。
情到深处,突然明白了:增程车其实就像人生,平时靠电冲刺,偶尔用油兜底。不管是工作、生活、买菜还是买车,谁还没点焦虑?有钱买大电池,没钱只能刷存在感。每回跟朋友聊选车,十有八九都要翻电池参数,纯电多少公里,油箱多大,配置能不能打败邻居家。你以为买车能一步到位,现实却告诉你:电池越大,焦虑越小,油箱只是你应付生活的“段子”。买不到理想,买个问界;买不动LS9,买个深蓝S09;实在不行,就在家看直播,等下一个爆款出来。
说了半天,最后还是要收住嘴,万一你真想买车,记得先看电池,多比比纯电续航,不要被销售吹牛忽悠,别忘了油箱只是最后的“备胎”。要是不想自问自答,不妨去评论区聊聊你家的“电池哲学”:你是电池信仰派,还是油箱保守派?或者只想有个能帮你凑魔都堵车的通勤工具?冤家路窄,买车这事千万别急,理想会继续卖理想,问界会继续装问界,轮到你上场,别忘了除了价格,还有这些莫名其妙的荒诞——每个卷电池的厂商,都在和你开黑色幽默的玩笑。买错没关系,下次还能卷点别的,反正人生就像增程车,电用完了,油也得熬着,车卖爆了,你还得等下一个更爆的,大电池小油箱,是命,也是梦。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