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

9月开头,众泰汽车一纸公告,直接把“停产”两个字焊死在了自己的门头上。补漆线、PDI检查线这些关键设备全被拆了,生产线空空如也,连零件都要靠拆车抵债——这不是“调整”,这是谢幕。曾经靠着“保时泰”三天拿下两万订单的风光,如今只剩14辆车的年销量,从33万辆到14辆,只用了短短几年。这哪是车企,分明是现实版的“爽文翻车现场”。

各位车友,今天我不聊新车,也不吹技术,咱们就坐下来,聊聊这个曾让全网笑出腹肌、又让行业警醒的“反面教材”——众泰汽车。它不是突然倒下的,而是自己把自己一步步“抄”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今天,我就带大家拆解一下,这台“皮尺部”出品的“神车”,到底是怎么从“国民豪车”变成“行业笑话”的。

“保时泰”真能以假乱真?我试过,十分钟就露馅

先说个实话:SR9刚出来那会儿,我也去4S店看过。那天阳光正好,银色车身停在展厅C位,前脸一亮,确实像Macan。我绕车一圈,第一感觉是:形似,神离。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从设计角度看,众泰SR9用了典型的“逆向工程”思路——抄轮廓、抄比例、抄细节。大灯造型、格栅线条、车身腰线,甚至轮毂样式,几乎和保时捷Macan一模一样。风阻系数?暂无相关数据,但光看那突兀的后视镜和略显臃肿的尾部,就知道空气动力学肯定没下功夫。

可你真坐进去,差距立马就来了。内饰用料是硬塑料+仿皮拼接,缝线歪歪扭扭,中控屏边缘还有明显缝隙。我一上手,方向盘手感发飘,按键反馈像玩具。启动后,那台1.5T发动机噪音大得像拖拉机,变速箱换挡顿挫感强到能点头。开出去不到十分钟,我就打消了“花十几万开豪车”的幻想。

有老铁说:“普通人哪懂这些?看着像就行了。”这话不假,2016年那会儿,很多消费者确实靠“脸”买车。但问题是,车不是摆件,是天天开的工具。等用户发现“保时泰”开起来像“拖拉泰”,投诉就来了。质量投诉集中在发动机异响、变速箱顿挫、车身异响,甚至雨刮器漏水——这些细节,是“皮尺部”量不出来的。

“抄”能走捷径,但走不远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众泰的崛起,本质是一场“精准踩点”的投机。2003年收购生产线,2007年拿生产资质,2008年拿下新能源牌照,论起点,它和比亚迪、吉利、奇瑞是同一起跑线。可别人在埋头搞三电技术、研发平台,众泰在车展上拿皮尺量豪车。

T600抄奥迪Q5,Z700抄奥迪A6L,SR9抄保时捷Macan——每一款车都精准踩中“低价豪车梦”的痛点。但问题来了:你能抄外形,能抄配置表,但抄不来底盘调校、NVH控制、安全架构。

我试驾过一台二手T600,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严重,ESP介入迟缓,刹车点头明显。动态稳定控制系统?有,但调校水平停留在十年前。再看安全,当年中保研还没成立,C-NCAP的碰撞测试水分大,众泰也没几款车做过公开测试。安全性,成了它最不敢提的短板。

更致命的是,众泰把“模仿”当成了长期战略。别人在推平台化、模块化,它还在“换壳出新”。当吉利推出CMA架构、比亚迪力推刀片电池时,众泰还在靠“新设计”(其实是新抄款)撑销量。技术空心化,成了它崩塌的导火索。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用户怎么说?“买时像捡漏,开后像踩雷”

我在某汽车论坛翻了上百条众泰车主的真实反馈,总结下来就一句话:买时图便宜,用时全是坑。

一位SR9车主说:“提车时亲戚朋友都夸我有面子,开了一年,小毛病不断,4S店修了七八次,最后干脆当二手卖了,亏了快十万。”

另一位T600车主更直接:“这车就是‘一次性消费品’,开三年就报废,别指望长久。”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这些声音,拼凑出了众泰的真实画像:它满足了短期虚荣,却牺牲了长期体验。而当消费者越来越懂车,越来越重视安全、品质、服务时,众泰的“山寨红利”就彻底消失了。

横向对比:同样是“起步晚”,差距在哪?

我们拿众泰和吉利、比亚迪对比一下,看看“正道”和“捷径”的区别。

维度 众泰 吉利 比亚迪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研发投入 极低,依赖外部采购 持续投入,收购沃尔沃后技术反哺 高强度投入,三电自研

平台化 无,每款车独立开发 CMA、BMA等模块化平台 e平台3.0、DM-i混动架构

销量趋势 2016年巅峰33万,2024年仅14辆 持续增长,2023年超160万辆 新能源领跑,年销超300万辆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用户口碑 质量差、售后难 品质提升,品牌认可度高 技术强、性价比高

差距一目了然。吉利靠收购+自研,实现了技术跃迁;比亚迪押注新能源,打造了三电护城河;而众泰,把“模仿”当本事,把“流量”当实力,最终被市场淘汰。

“借鉴”和“抄袭”,到底怎么分?

现在车圈也有“致敬”“融合设计”的说法,那和众泰的“抄”有啥区别?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我的看法是:借鉴是吸收灵感,再创造;抄袭是1:1复制,无创新。

比如,某新势力车型大灯设计受保时捷影响,但整体造型、交互逻辑、三电系统全是自研——这是借鉴。

而众泰SR9,连保时捷的门把手缝隙都照搬,这就是赤裸裸的抄袭。

网友说得对:“你可以抄外观,但抄不来德国工程师调的底盘。”汽车是系统工程,不是拼乐高。少了底层技术积累,再像的壳子,也撑不起一台好车。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众泰的结局,给行业上了什么课?

消费者不傻,短期流量换不来长期品牌

别以为用户不懂车,开过就知道差别。虚荣心撑不了三年,品质才能留住用户。

技术才是护城河,抄来的江山坐不稳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三电技术、智能驾驶、安全架构——这些才是未来。靠“皮尺部”打天下,注定走不远。

理性消费,别被“低价豪车”忽悠

各位车友,买车别光看脸。多试驾、多查投诉、多问老车主,别让“保时泰”悲剧重演。

结语:市场不会给第二次机会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从“江南奥拓”到“保时泰”,再到如今拆车抵债,众泰走完了它的生命周期。它曾是新能源先驱,却因短视战略沦为行业笑柄。它的陨落,不是“生不逢时”,而是必然。

如今的车圈,卷的是技术、是服务、是用户体验。L2级辅助驾驶、车联网、轻量化材料,这些才是主流。而还在玩“模仿游戏”的车企,该醒醒了。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觉得,一家车企靠“抄袭”能走多远?如果众泰当初选择自主研发,今天会不会是另一个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被曝停工停产,又一国产车企落幕……-有驾

PS:我当年试驾SR9的笔记还在,哪位老铁想看细节?留言告诉我,下次我翻出来分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