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壳+智能芯,这车是玩具还是认真造?iCAR V23复古版真实体验

“说实话,我第一眼还以为这是cosplay车展”

最近,奇瑞整了个有点出格的事儿——把iCAR V23包装成了一台“复古车”,名字还挺潮,叫“CYBERSPACE复古版”。听起来就像什么科幻片里穿越回60年代的那种设定。

复古壳+智能芯,这车是玩具还是认真造?iCAR V23复古版真实体验-有驾

本来我是不太感冒这种“拿捏风格”的玩法的,尤其新能源车现在动不动就搞情绪价值,搞多了就有点像滤镜开太猛的自拍——远看有点意思,真用起来可能一言难尽。

但!我得承认,这台V23复古版真有点东西。

“不复古,但很‘懂事’”

它复古吗?坦白讲,从真正古董车的角度来看,它算不上。它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1930年代镀铬大面积、车头巨大、开起来像开船的“老爷车”。

但它抓住了几个关键细节:圆灯、木纹前脸、双色车身,还有那套白色轮毂。看久了,就像小时候玩具店里那种风火轮车模变大了、动起来了。

复古壳+智能芯,这车是玩具还是认真造?iCAR V23复古版真实体验-有驾

就像你看到一个人穿着复古西装,戴着小圆墨镜、拿着最新款iPhone——有点混搭,但还挺顺眼。

前几天在路上偶遇试装车,我当时正好在加油站旁边拍短视频,结果一位大姐看到它,直接拍我肩膀:“哎哟,这车是进口的吧?我爸以前在香港见过类似的!”你说是不是有点意思?

“内饰一看就知道是新能源的骨子”

外观是“穿越”,但内饰一看,就知道它是个“当代青年”。

中控大屏、隐藏式出风口、电子怀挡,还有那种“科技灰”的用料质感,和它复古的壳子有点反差萌。我坐进去那一刻就笑了——就像是看见一个穿汉服的小姑娘在用Siri查地铁时刻。

复古壳+智能芯,这车是玩具还是认真造?iCAR V23复古版真实体验-有驾

更妙的是,它并没有因为走复古风就偷工减料。方向盘该有的功能都有,语音控制、手机互联、OTA升级,这些主流功能都在线。这不就是我们说的“生活要有仪式感,但不能没有Wi-Fi”嘛。

“尺寸不大,但空间有惊喜”

你别看它小小一只,车身长度只有4米2出头,但轴距做到了2735mm,这就很聪明。

本来我以为它后排空间会有点局促,结果上车一坐——诶?居然还挺宽松。我180cm,坐进去膝盖前还有一拳多,头部空间也没压抑。虽然不是啥“大沙发”,但城市通勤+周末郊游完全OK。

有意思的是,我发这车的试驾视频到朋友圈之后,一个搞摄影的朋友立马给我发私信:

复古壳+智能芯,这车是玩具还是认真造?iCAR V23复古版真实体验-有驾

“哥,这车适合拿来改成摄影车,我能不能试试后排装个轨道?”

我当时愣住了。你说设计师想着的是情怀和个性,结果被人拿去干正事儿了,真是意外惊喜。

“转折点来了:价格和定位,真的有点悬”

说到这里,其实这车的最大问题不是配置,不是空间,而是——它究竟要卖谁?

目前普通版V23起售价是10.98万元,我估摸这复古版怎么也得加个几千块,可能会摸到12万上下。说贵不贵,但你别忘了,这个价位,能买的车太多了。

复古壳+智能芯,这车是玩具还是认真造?iCAR V23复古版真实体验-有驾

海鸥、哪吒L、宝骏悦也、甚至一些入门级比亚迪,它们要么空间更大,要么续航更长,要么服务体系更成熟。你说,你选谁?

但如果你是那种“不想撞衫”的人,那它还真挺合适的。

“那天有个陌生网友的评论,让我彻底改观了”

我在B站发了这车的视频,有个网友留了这么一句话:

“哥,我开的是MINI EV,天天被人当外卖车,这车终于让我看到‘小车也能有个性’的希望了。”

这条评论让我有点破防,说真的。我们平时聊车、看配置、比续航,往往忘了一个点:有些人买车,不是为了“赢”,是为了“有自己”。

复古壳+智能芯,这车是玩具还是认真造?iCAR V23复古版真实体验-有驾

这台V23复古版,就像市面上那些不多的“我不是为了所有人造”的车。

最后,值不值得买?

说实话,这台车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它不适合全家出游,也不适合频繁长途,更不是“配置拉满”的性价比之选。

但它适合你——如果你:

• 讨厌千篇一律的新能源外观

• 想要一台可以拍照、可以聊天、还能当日常通勤工具的“小玩具”

• 对配置有基本要求,但更看重“它让我觉得不一样”

当然,我还是得劝你一句:别冲动,等正式上市价格一出,再考虑。

复古壳+智能芯,这车是玩具还是认真造?iCAR V23复古版真实体验-有驾

一个哥们之间的建议:

如果你预算不多,又想买台“有点意思”的新能源车,那V23复古版值得你多看两眼;但如果你对实用性、空间、续航都有硬性要求,那建议你先冷静下来,多看几款。

这车就像是复古胶片相机——用起来不一定最方便,但有时候,就是那点不一样,让你爱不释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