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

中级车市场,最近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谁能想到,曾经高高在上、动辄二十万往上的大家伙们,如今也被卷得面目全非?尤其是日产天籁,直接把价格“掀”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低位。

入门版车型,那指导价还挂着17.98万呢,结果呢?直接给你干到12.78万!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实实在在的降了5万多块。落地价也就13万出头,这让多少揣着紧凑型车预算的人,忽然觉得中级车触手可及了?

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有驾

但这个“跳楼价”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是日产的良心发现,还是市场竞争下的无奈之举,甚至是某种程度的“妥协”?毕竟,价格战从来都是双刃剑,尤其是对一个品牌的形象和产品力而言。

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有驾

你看它的脸,大大的倒梯形中网,确实挺显眼,想走年轻化路线的心思昭然若揭。但说实话,猛一看,真有点像放大号的轩逸。这事儿就挺微妙,轩逸卖得好是没错,可天籁毕竟是中级车啊,这么一弄,无形中好像把自己也拉低了半个身位。

侧面造型倒没啥惊喜,标准的日系中级车轮廓,D柱的断开式设计算是增加点个性吧。不过,入门版那17英寸的轮毂配215mm的胎宽,相比现在主流中级车动辄18英寸、235mm的配置,确实显得有点单薄,成本控制的痕迹挺明显。

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有驾

车尾的Y字形尾灯辨识度挺高,双边双出的真排气也算保留了一点面子。整体外观嘛,说不上惊艳,就是那种踏实、低调的家用车风格,没啥毛病,但也少了点中级车该有的气场。

尺寸上,4906mm的车长、1850mm的车宽、2825mm的轴距,看着挺主流。但现在中级车市场轴距普遍在往2米9冲刺,像君越都超过2米9了,帕萨特、迈腾也有2871mm。这么一比,天籁的2825mm确实显得没那么突出。

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有驾

不过,轴距不够长,天籁却用另一招弥补了——座椅。日产大沙发的名号真不是吹的,天籁的座椅是真的舒服,填充厚实,包裹感好,坐上去就像陷进沙发里一样。这点在同级里绝对是加分项,甚至可以说,这是它在这个价格下,依然能站稳脚跟的“杀手锏”。

实际乘坐体验呢?1米73的乘客坐后排,头部空间一拳两指,腿部空间两拳四指,表现还算可以。中间地板虽然有点凸起,但不宽,对中间乘客影响不大。可见,虽然尺寸数据不拔尖,但日产在空间利用和乘坐舒适性上下了功夫。

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有驾

内饰设计就更“家常”了,四平八稳,对称式布局,谈不上新潮,但挺耐看。12.3英寸的悬浮屏和7英寸的液晶仪表(可惜不是全液晶)是标配,用起来挺顺手,符合日常需求。

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有驾

入门版车型的内饰是橙黑撞色,看着还挺年轻有活力。方向盘皮质包裹手感也不错。但如果说到配置,尤其入门版,那就得接受现实了:手动空调、外后视镜电动调节、4个扬声器……这配置单放现在同价位的国产车里,确实有点拿不出手。

但话又说回来,12万多的中级车,你还能要求什么呢?这个价格本身就是最大的配置。如果你的需求是“花最少的钱买个合资中级车”,并且对那些花哨配置不太感冒,那这个入门版天籁确实提供了一个极其诱人的选项。

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有驾

动力方面,天籁提供了2.0L和2.0T。2.0T动力挺猛(243匹、371牛米),但配CVT变速箱,总感觉有点“劲儿使不上”。主销的还是2.0L版本,156匹马力、197牛米扭矩,这数据在同级里真没啥优势,开起来佛系得很。

但这套2.0L+CVT的组合,胜在成熟稳定可靠,而且油耗表现出色,百公里综合油耗大概6.5L,用车成本非常低。这才是天籁2.0L版本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性能怪兽,而是省心、省油、舒适的家用好伙伴。

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有驾

所以你看,这个12万多的天籁,它不再是那个曾经的“移动大沙发+舒适旗舰”,它更像是一个为了在极端竞争中生存,牺牲了部分“面子”和配置,但死死守住了“里子”——也就是极致舒适性和低用车成本的“偏科生”。

它用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价格,告诉你:“我或许不再是全面标杆,但如果你要的是一个能舒舒服服把你和家人从A拉到B,还特别省钱的大家伙,那我就是目前市场上最具性价比的选择之一。”这个价格,让它比帕萨特舒适的特点被无限放大了,毕竟,12万多的帕萨特,你根本买不到。

合资中级车卷起来了!12.78万起售+6.5L油耗,舒适度吊打帕萨特?-有驾

天籁近一年的销量是73400辆,排在同级第14名,但去年年底卖出了10235辆,也算是创了2024年的新高(原文数据可能年份有误,但表达的是销量冲高)。这个销量表现,恰恰说明了这种“价格战+舒适牌”策略的市场有效性。

最终,怎么看这个12万多的天籁?它无疑是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冲击下“掀桌子”的极端体现。它不再是那个追求均衡的产品,而是将“舒适”和“性价比”做到了极致。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既是福音,也是一道选择题:你愿意为这个价格,接受它在其他方面的“不完美”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