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觉得,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就像春晚小品,台上一帮人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得很。可舞台底下坐着的观众,才是主角。啥车型火爆,啥车型凉凉,其实都得看消费者心情。要说这几年新能源车的热度,那简直是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的“火气”。可有些车,尤其是这8月只卖了1台的几款SUV,你说惨不惨?惨得让人都不太好意思多提。
先抛个问题,一台车一个月只卖一台,这到底是产品出了问题,还是行业出了问题?可别急着给答案。大家都在说市场竞争激烈,是不是所有车企都死磕产品但最后发现自己被市场无情碾压了?又是不是消费者越来越挑剔?还是说车企自己太过自信,压根没把市场变化放在眼里?想想这几个只卖了一台的SUV,品牌Logo都不陌生啊,有丰田、比亚迪这样的“流量大佬”,竟然也逃不过月销填空题。你说,谁背锅?
先看这些惨兮兮的车型。比方说那个本田的e:NP1 极湃1,车名拗口得跟谜语一样。想象一下,4S店销售要是介绍这车,怕是嘴皮子得打绞。说实话,这款车你在路上真不常见,价格倒是好像还挺敢标的,低配十四五万,高配十八万,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一听这价位,心里立马弹幕:“我为啥不买比亚迪?”对吧,纯电车续航420公里上下,看着也还凑合,可是现在谁家纯电不标个七八百公里?一比较,买的人就少了。卖不动也就不稀奇了。
再来说说丰田奕泽IZOA。五年前它还算小有名气,月销两千多没问题,可如今市场变了。终端价降到不到十万,按理说是给了点诚意。可话又说回来,现在国产新能源SUV遍地开花,十万块已经能买一堆带智能座舱、盲点监测、360影像的配置车。你这一款丰田,不管电的油的,虽然皮实耐用,但智能化不跟上节奏,年轻人真不买账。十万买台丰田小型SUV,比起比亚迪、长安这些新款“花式SUV”,就像你端出一道老醋花生,旁边拼盘都快堆满了三文鱼鲍鱼,谁还扎堆花生啊?
最让人困惑的,还是比亚迪唐EV。唐这个名字在中国新能源车圈里,流量很大,用户口碑一直都不错。以前都是插混车型领着销量猛飙,现在纯电版唐EV一个月只卖一台,真的让人怀疑是不是统计出了错。在我看来,这个价位到20万上下,已经站到了国产纯电SUV的战场正中央,可惜唐EV的升级迭代节奏明显慢了点。新能源车型消费者挑来挑去,看重的不止是动力还有配置、价格,更看更新速度。唐EV的价格直冒插混唐的影子,该降没降,该升级没升级,结果直接月销坠入谷底。买家都是算实账,谁也不傻,买车是为了用,不是为了给品牌交保护费。
长安CS95也是怪得很。作为长安的旗舰SUV,论空间论动力论舒适性其实都不差,但这两年大家买SUV要么冲新能源,要么看价格。CS95的指导价摆在那儿,落地下来快20万,这时候比亚迪、吉利、甚至问界、小鹏的新车都能摸进你的购车预算了。要不是对CS95有特殊情怀,谁还会去买个“年代久远”又没啥技术突破的传统油车?更何况,长安现在新上市的电混、纯电车型能打能卷,CS95那一身西装革履倒是没啥破绽,但打动不了市场主力人群。结果就“挂零”了。
还有个北京越野BJ80,这车一出来就话题满满,外形让人不禁想起奔驰G,那气场、那模块,就冲这儿,喜欢大块头的越野粉要不是没钱,都想把它供起来。但一瞅价格,三四十万,这属于奢侈品。新能源时代,各种新技术大招频出,像方程豹这种足够“野”的新晋选手,价格一下子砍下来,十七万多,要啥BJ80?BJ80如今也没什么新款,升级慢也不打价格战,结果被市场后浪一脚踹晕。
其实,这些月销一台的车,尤其是出自大厂的SUV,真正惨的不是销售数字本身,而是背后暴露出的产品焦虑。你说市场这么大,品牌又这么响,怎么就卖不出去?归根结底,还是市场变了,消费者更理性了,车企太自信了。以前,大家都信赖大牌,有家底有口碑,就心甘情愿去掏钱,如今技术创新速度快得不得了,智能、混动、纯电,二十万预算都能同时考虑十几款车,谁还盯着传统品牌不放?
还有一点就是价格倒挂、配置倒挂。以前一台油车卖十八万,大家觉得值。现在新能源技术更新太快,同价位新能源SUV一个比一个配置高得离谱,智能座舱、L2、各种辅助你能想到的功能全都有,油车没跟上就被淘汰,传统品牌也没跟上,就会被消费者“筛掉”。再加上现在购车群体越来越年轻,愿意尝鲜愿意尝新,老牌子的荣光没那么吸引人了,看完体验再说,买家开始懂得比较“性价比”了。这时候那些降价不敢降到底、产品力没补齐短板的车型,只能靠库存撑着牌面,销量自然全线崩盘。
还有个现象不能忽视,那就是产能与营销的错位。一些车型停留在老款不升级,或者压根市场宣传力度弱,消费者不关注,终端卖车的销售自己都没激情,谁还去主动推荐?现在是流量为王的年代,拍短视频、做社交、抓试驾,哪款车网红做爆了,立马销量暴涨。反观这些只卖一台的SUV,别说全网营销,就是线下都鲜少曝光。卖不好并不是产品一无是处,市场太卷才是真的。
问题又来了,同样的价格,上下完全不同的体验,消费者到底该怎么选?倒也不用太纠结,换个思路,是不是所有厂家都得清醒一下,别老打着老字号招牌装死?你看看小米汽车,上线没多久,敢直接对标比亚迪,价格配制都拉到极致,表现直接起飞。再看看特斯拉,靠着整体的品牌高度和持续降价,销量坚挺得跟大山一样。这些传统车企,丰田、本田、比亚迪这些哪个不是老炮儿,可惜战略转型慢了,就只能被新势力拉着打分数。
市场最后是用脚投票,你不是最低价,不是最高科技,不是最贴心服务,那自然销量就扑街。品牌地位不能当饭吃,这是时代让所有车企都要重新学的课。以前光靠名字卖车,现在名字只是及格分,剩下都看你能不能跟上新技术新体验。
所以啊,面对这些只卖一台的惨淡SUV,咱们先别嘲笑,也不要一味地同情。市场就是这样,优胜劣汰。每款车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技术、审美和消费思路,残酷的是他们被淘汰的速度从年翻到了月,大家都在冲新品,大厂也得自己加紧步伐,不然下个月挂零的名单里很可能会有新的熟面孔。车企如果还抱着老路子不撒手,还指望着靠情怀和荣誉让市场买单,这世界能给你的只剩历史课本一席之地。
最后大家思考一下:咱们消费者该不该为新技术买单?又该不该为品牌买单?如果你有20万预算,现在会不会还看这些老字号?其实,不用犹豫,时代每天都在变化,买车这件事最终会变成比谁能跟上潮流、比谁能为消费者带来实在好东西。
卖一台不是终点,谁能抓住下一波消费升级,谁就能翻篇。不信等今年销量榜再出来,看看还有谁能站上头部,还有谁被拍在沙滩上。车市其实也是人生,卷不动就要认命,认命也不丢人。但只要干得好,没人嫌你老,大家还等着你爆款归来……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