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英国皇室庆祝女王加冕60周年的典礼上,一批捷豹路虎新老车型组成的皇室用车在骑警的护卫下徐徐前进。为首的是一辆捷豹F-Type敞篷跑车,它是捷豹最美量产车E-Type的精神继任者,当年起售价约6万英镑。但11年后,捷豹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原本对标宝马3系、奔驰C级的捷豹XEL,店端售价已经跌至15万,与广汽的影豹同台竞争。与此同时,当年跟在F-Type后面的路虎揽胜,却成为中国富人的心头好,连续两年成为“百万售价以上最畅销SUV”。同门两兄弟,为何命运截然相反?
捷豹的辉煌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它是英国赛车的门脸,多次统治勒芒24小时耐力赛。60年代,捷豹推出的E-Type被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车”,旗舰轿车XJ更是获得了英国皇室的认可,成为皇家用车。然而,捷豹在60年代淡出赛道后,多次易主,最终在80年代末被福特收购。90年代,捷豹与保时捷表面区别不大,同样立足赛道,销量也都徘徊在每年数万的量级。但千禧年前后,保时捷选择与大众合作,基于途锐的平台打造一款SUV,成功将赛道影响力变现,逐步成长为一个年销量30万的轻奢汽车品牌。而捷豹则选择品牌下沉,扩充轿车产品线,直接与BBA正面刚,结果未能取得品牌降维打击的战果。
2008年后,捷豹与路虎被福特出售予塔塔集团,捷豹在新金主支持下更新了一波产品,并决定押注东方,与奇瑞签下合资协议。2014年,位于常熟的合资工厂落成,捷豹主力车型的国产版本XFL、XEL都排上了日程。但战场挪到国内,战况并没有变。在BBA肉眼可见的品牌力、庞大的销售渠道、遥遥领先的保有量面前,捷豹不仅拿不出产品力越级的车型,就连作为立身之本的运动标签,也要在宝马用完之后再被凯迪拉克分流。2017年一波集中的国产车型攻势带来的销量脉冲后,捷豹在国内的销量日渐佛系,“7折豹”成为捷豹卖车的常态,并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动态价格向下。
2021年,捷豹终于选择接受现实:BBA所在的Premium(高端) Car,挤进去的机会已经不大。相比之下,定位更高的Luxury(奢华) Car,才是本就小众的捷豹未来的出路。当年,捷豹砍掉了两款正在研发、对标BBA的纯电车型,宣布将在2025年转型成为纯电超豪品牌。三年之后,临近转型兑现年份,捷豹在海外停产了旗下所有车型,只留下能贡献利润的F-PACE。去年11月,决意颠覆式重启的捷豹,为外观抽象的概念车Type-00祭出了一则石破天惊的广告片,引来了马斯克的友商惊诧:“你们卖车吗?”捷豹国产车型,则不幸成为了这一系列品牌重塑操作的牺牲品——这将是一代和捷豹未来产品缺乏联系的绝版车型。在中国,随着今年9月国产车型停产时间的临近,经销商来不及为捷豹概念车荡然无存的英国绅士风格哀悼,只能一味拍出海报:原本七折豹,限时五折豹。
在捷豹找自己的这些年里,养家的重担主要在同门兄弟路虎身上,并且担子越来越重。捷豹路虎的上一个财年,路虎贡献了近90%销量。而路虎能为捷豹持续输血,离不开对大车、对SUV爱得深沉的中国人——准确地说,是那些认为路虎就该卖100万以上的有钱人。与捷豹一样,路虎也曾试图在BBA的主场作战,2015、2016年相继国产了揽胜极光、发现神行,在2017年迎来了一波销量高峰,随后因为品控、品牌、渠道、产品力等因素开始沉寂,八折虎逐渐向下俯冲成为五折虎。去年,路虎两款国产车型销量甚至不及捷豹,仅一万辆出头,并可能在明年停产。但相比国产骨折价路虎的惨淡,进口天价路虎仿佛活在另一个平行时空。
2024年,捷豹路虎旗下其他产品线全线溃退之时,揽胜家族销量逆势上扬10%达到22万辆,在集团内销量占比过半,这直接帮助捷豹路虎收获了近十年最好的利润表现。去年,143万起售的路虎揽胜在中国卖出近2万台,贡献了捷豹路虎2024年在华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这个数据也意味着,路虎去年在国内每卖出5台进口车,就有2台是揽胜。同时,在起售价百万以上的豪车中,揽胜力压比它更便宜的GLS、X7,名列销量榜首。
揽胜的成功之道,和保时捷有些异曲同工——豪华天花板,奢华守门员。揽胜主战的150-300万价格区间,刚好在BBA旗舰SUV之上,超豪品牌SUV之下,即便有迈巴赫GLS这样价格重合度高的竞品,但揽胜用50年的产品历史和数次迭代,已经把“300万以下行政豪华SUV”的话语权攥在了手里,牢牢占据了一个溢价高、量不低的甜点区。不过与兄弟捷豹相反,路虎原本的出身相当平庸,以农用车身份出道,前期主点越野技能和粗犷外观。直到70年代,SUV在欧洲兴起,路虎试图摆脱纯工具车的身份,推出第一代揽胜,赢得了英国皇室的认可,也随之走上了一条不断变得更豪的道路。
千禧年后,当捷豹试图和BBA打擂台时,路虎刚刚更新的第三代揽胜,迎头撞上了东方大国的大基建周期。在上山下矿去工地的场景,一众日系SUV能以可靠性取胜,但在外观霸气程度和露富属性上略输一筹。而揽胜提供的,正是高人一头的坐姿,宽厚大气的外形,用料考究的内饰,看起来比它们都贵的观感,以及确实数倍于它们的价格。财富高速积累的行业,总会伴随强烈的财富炫耀需求。而将越野能力和豪华身份结合起来的第三代揽胜,精准吸引了那一波造富浪潮的弄潮儿——煤老板、矿老板、建筑公司老板们。同时在煤矿和房地产大干快上的鄂尔多斯,也在十多年前毫不意外地成为了“路虎比出租车还多”的路虎之城。
而在地产与资源狂潮落幕之前,2012年,路虎对揽胜进行了一次恰到好处的换代,外观设计从霸气转向大气、精致、奢华,功能上进一步往城市道路驾驶和乘坐舒适性上倾斜。从这一代开始,揽胜的定位从一款兼顾越野与豪华的SUV,正式偏向了豪华行政SUV。事实证明,刚需越野能力的有钱人,数量远远不如需求一辆“看着大气,开着霸气,坐着爽气”SUV的新富人。揽胜的换代脱去原本粗犷的气质,有效扩大了目标客户群体,不仅更多传统行业的老板们喜提揽胜,更多娱乐圈、体育圈的名人,以及在移动互联网和科创热潮下崛起的新贵,也纷纷成为揽胜车主。
第四代揽胜换代后三年,揽胜全球销量从不到3万辆翻倍至6万辆。而揽胜去年在国内销售成绩的断崖式领先,则是在第四代奠定的路径上更进一步的结果。2022年,路虎推出第五代揽胜,其核心产品力的改善从国内新势力的视角来看堪称挤牙膏,但这代揽胜给出了一个目标客户难以拒绝的进步:整体气质由豪入奢,并首次提供了更家用的7座版。就此,一辆宜商宜家,在实用性和豪华观感之间取得绝佳平衡的“500万以内极好的家用SUV”修成了完全体,也带来了更强的抗波动能力。于是,在保时捷的“运动轻奢”遭遇经济周期和电动化挑战的这两年,路虎的揽胜仍扩大着用户群体。
无论是捷豹全系的门可罗雀,还是路虎揽胜的高歌猛进,它们实际一正一反地在反映一些事实:主流豪华市场,往往更考验一个国家汽车工业以技术能力为主的综合实力;而超豪市场则更多绑定文化、美学等软实力。早在上世纪,英国汽车工业就已经在与德国人的竞争中褪去了辉煌,在赛车文化、皇室加成的庇佑下,退守英国人更擅长的超豪。捷豹路虎是其中幸运的沧海遗珠,不过指望其脱离国家的产业现实,来一场逆天改命的英国汽车工业中兴,实在强人所难,如今的转变更像是回归英国汽车品牌人均超豪的常态。但福兮祸兮,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很难永远在硬实力上领先——把英国挤得上不了牌桌的德国汽车工业,如今面对着来自东方的巨大挑战。而逐渐超豪的捷豹路虎,看起来反而是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了。
捷豹和路虎的命运,正如英国汽车工业的缩影,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现实的无奈。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