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研社
对于那些已经处在“守业期”的品牌,很多人越来越奉行“如果系统在正常运行,就不要去动它”的理念。可这几年的中国长安汽车,却用实际成绩证明了,知人善任、论功行赏、全面激励后,这艘运行了百年的巨轮又能展现出巨大的冲劲。从年销量跨入200万+,到新长安的成立,再到旗下全品牌,燃油、新能源、乘用、商用全板块的上涨,它早已经打破了过去央企留下的旧印象。而近期中国长安汽车新一轮的高管人事变动,则再度为新一轮的爆发赋能。
就在11月5日,执掌长安汽车海外业务和合规管理多年的李名才,调任兄弟企业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主导过多款爆款车型的“颜值操盘手”米梦冬,则接棒长安汽车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眼看着长安汽车目前多个板块均处于快速增长期,这显然不是一次“救火式”的调任,而是为了新阶段新目标的一次“精准补位”。
80后高管换岗,为的是让辰致更加国际化,也让新长安更能出爆款
关于这次人事调动,从两位80后高管的履历、能力,以及辰致集团和长安汽车分别所处的状态,就能看出背后的动机。
先来说新任辰致集团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的李名才,作为在中国长安汽车一待就是20多年的80后高管,2018年进入集团核心管理层后,先后担任副总裁、执行副总裁、法律总顾问、首席合规官,这种能守能攻,既能管业务,又能管技术、产品合规的经历,已经足以说明他是全能型人才。与此同时,作为中国长安汽车海外市场拓展的推动者,李名才又有着丰富的跨国运营和风险管理经验。
那么李名才调任辰致集团总裁,就意味着他能够能守能攻,且法律/标准通吃的经历,能胜任好辰致集团主打底盘、车身、动力、智能、座舱等核心零部件的本职工作。在此前提下,辰致汽车也会因为这名有丰富海外经验的新总裁,由ToB形象加速向国际化形象转变,也就是从只站在背后的技术掌控者,变成像博世、爱信那样的全球知名品牌。
而对于中国长安汽车来说,李名才的调任看似是一种“损失”,但当中国长安汽车今年1-10月份海外销量已经超过52万台(已超过去年全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对于接下来,已经把路铺开,也把技术牌打响的中国长安汽车,新阶段的任务就变成了集中精力去打造爆款,让用户信赖其品牌和技术的同时,也能买到更加称心如意的产品。
这恰恰是米梦冬这位高级工程师、爆款设计师所擅长的领域,且除了“高颜值操盘手”的称号,曾转型做过品牌公关部总经理的米梦冬,可谓是既懂技术细节、又懂用户心理、还懂市场规则。那么在分管产品策略同时,又新增了对合规业务的管理,就意味着中国长安汽车以后的产品基调,不再只是去被动满足国标,而是从底层设计开始,就符合市场需求、符合新趋势变化、也符合爆款逻辑,米梦冬的到来意味着中国长安汽车将实现技术+合规+市场的无缝衔接。
从这次调任、换岗来看,如果你对之前新长安的成立,内部高管洗牌式的大调整有所迷惑的话,这次或许就能看清,这既不同于民营汽车企业那种“救火式”的调岗,也不是以前央企那种“论资排辈”式的任命,而是一场真正的精准补位,是对新阶段发展各取所需的双向奔赴。
精准调岗只是冰山一角,新长安正在为新央企、新中国品牌打烊
之所以说这次精准调任,只是新长安成立后干部选拔、人才管理的冰山一角,就是除了长安汽车和辰致集团之外,新长安近年来一系列的高管任命和调整,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扎实的成绩。如长安汽车副总裁、阿维塔科技董事长王辉,在他的掌舵下阿维塔品牌继续以破万的销量,保持着快速增长;同为80后高管的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也带领了深蓝汽车在10月份全球销量超3.6万,1-10月累计同比增长57.1%。
那么在这份扎实的成绩单背后,也意味着新长安成立之初,它许下打造一个让国家放心、让社会各界满意、让广大投资者和员工喜爱的“五新长安”的承诺绝不是一句套话。因为眼下的社会、企业环境,除了仍在增长的业绩,普通人、奋斗在一线的打工人,也迫切期待一种更能激发战斗力的管理理念,期待看到破除内卷、走向盈利、摆脱补贴依赖、走向完全的市场化、真正高效整合资源集中攻坚智能化的决心和举措。只不过对于新长安来说,无论业绩增长、人才配备和激励,还是新的分配方式,它不再打算分期执行,而是以相辅相成的方式全盘推进,用大幅增长的成绩,证明反内卷、干部年轻化、全员激励的正确性。
就比如,中国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长安凯程、长安汽车全线品牌增长,海内外、燃油和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的背后,除了前面提到的知人善任和精准调岗,还有从领导班子到高管都普遍以80后为主的年轻化干部队伍之外,内部激励方案的不断优化,才是新长安火力全开的关键。
像在中国长安汽车内部,近90%岗位采取公开招聘的选拔机制,首先就保证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干部选拔任用。对于具体的项目,中国长安汽车一边不断推进和完善“揭榜挂帅”的激励机制,让项目负责人有动力也有足够的资源和自由度去解决重难点技术攻关;对于基层,产品成功后的成绩和胜利果实,也和全价值链核心人员深度捆绑(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国长安汽车新能源板块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所以实际已经达成了从研发投入到规模效应再到盈利改善的新闭环)。
从自身内部就破除了内卷的氛围,全员除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有攻坚难关、造出爆款后的成就感和获得感。那么中国长安汽车的人才优势和创新驱动(目前已经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2.4万余人技术研发团队),就不止于是获得新央企身份后拥有的更大战略决策和资源分配权,落到实处的时候,识人善用且奖罚分明的新长安,也真正让人才和创新对齐趋之若鹜。
有了这种创新的基石,中国长安汽车除了表面上全线增长的销量、业绩,如今也已经形成了从规模效应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势能。用大白话来讲,过去、早年间的中国长安汽车,虽然也是自主一线,但更多赢在速度快、体量大这种规模效应上,跟友商比起来,它有高知名度,但彼时却不那么特色鲜明。
可如今的中国长安汽车,在创新驱动下,品牌形象、技术形象都更加锐化。从早先就已经发布的带有高能点火、高压喷射的新蓝鲸动力,到和华为乾崑共同起舞的天枢驾驶辅助,亦或是沙发彩电等等新技能,还有已经能反哺福特、马自达等合资品牌的造车基本功……除了销量榜,中国长安汽车也在横扫科技榜。
于是,消费者购买长安的理由也不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品牌销量TOP3。在其他品牌感叹“智驾普及年却普及了个寂寞”、“卷技术、卷功能依然不如卷价格”的时候,启源Q07能够在本就热销的前提下,因为新增天枢驾驶辅助激光版再上一个台阶,启源A06也能因为800V、全铝双叉臂底盘、天枢激光版、冰箱彩电大前备箱这样的科技实力,在一个市场不缺代步车的年代下被人“催着上市”。不仅是这些特例,从连续8个月破万的阿维塔,到在纯电市场备受认可的深蓝,一切迹象都表明,过去大而全的旧长安,已经成为了全而精的新长安。
到了这个时候,中国长安汽车很早就定下的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和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不仅在销量,新能源占有率等层面显现出成果,在消费者心中也开始具象化:这家既拥有央企资源和背景,也真正在集中创新、突破科技难题,而且既懂技术更懂市场的中国品牌,正在以产业破壁的姿态,朝着全球一流汽车集团进发。
写在最后:
过去,车企高管调动,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是扫一眼就不愿再多看的行业新闻,如今,中国长安汽车却把它变成了牵动所有人心弦的大事件,原因就在于它用行动证明了,新长安的成立,除了具备高效决策、资源集中等等央企优势之外,它也带头改变了论资排辈的旧秩序。而这冰山一角之后的人才激励、成果分配,新央企用实打实的成绩打破了此前令所有人都“恐慌”的内卷生态,也带来了比之前红利时代更为耀眼的创新成功。而这,只是中国长安汽车在成立短短几个月后所聚集的新势能,那么在这种持续的自我进化下,不仅期待高管换岗后给辰致集团、中国长安汽车带来的新气象,以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等品牌为核心的新长安,也已经打响了“高质量造车革命”的第一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