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杜卡迪在慕尼黑车展隆重发布其全球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赛用摩托车V21L,并着重强调了其作为整个大众集团首款固态电池车型的历史性意义。
然而仅仅3天之后,MotoGP赛事推广方多纳体育便宣布一项重磅决定:MotoE电动摩托车世界锦标赛将在2025赛季结束后正式停办。V21L作为杜卡迪为该赛事专项开发的唯一指定用车,在经历无情背刺之后失去了用武之地。这场筹备多年的电动赛车盛宴,在重磅技术创新落地之际却戛然而止,引发行业对电动赛车发展前景的广泛讨论。
赛事停办的核心原因
MotoE管理层并未回避赛事停办的本质问题。国际摩联FIM主席豪赫 维加斯直言,赛事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多纳总裁卡梅洛 埃斯佩莱塔则强调,决策核心是顺应粉丝意愿与市场信号。
多纳与哈雷戴维森合办的Bagger世界杯将接手MotoE原有的比赛时段。换句话说,MotoE是被更有商业价值的新赛事所取代。但一个以绿色革命为使命的前沿赛事被一个以油老虎著称的“复古”赛事所取代是不是有点讽刺呢?
简单来说,尽管杜卡迪V21L的技术表现亮眼,赛事本身的竞技水准也达到预期,但始终未能吸引足够规模的观众群体。历经七年运营,这项赛事始终未能像传统燃油摩托车赛事那样点燃市场热情,缺乏持续的关注度支撑成为停办的关键导火索。无论电视转播还是现场观赛,MotoE的比赛环节都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反而沦为观众的“尿点”。
杜卡迪的技术执念与尴尬处境
杜卡迪在2023年取代Energica,成为两轮电动赛车顶级赛事MotoE的唯一赛车供应商,在那之前杜卡迪已经持续投入了大量的研发预算才促成了V21L车型的诞生,自此之后更是持续对赛车进行迭代升级。因此当MotoE的困境逐渐显现时,项目已推进至无法中途叫停的阶段。
从技术参数来看,V21L堪称电动赛车的标杆之作。其固态电池支持高速快充,从10%充至80%电量仅需12分钟;能持续输出赛事级动力且无衰减,更轻、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组也让整车操控更加敏锐。但原本作为这款尖端赛车专属舞台的MotoE锦标赛已然消失,未来它只能通过闭门测试、厂商活动等形式亮相,失去了世界锦标赛级别的展示平台。
电动赛车与行业发展的深层思考
MotoE的停办折射出电动赛车当前的发展困境:尽管技术不断突破,但在观众吸引力上仍难与传统燃油赛车匹敌。实际上落到这种局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方面,Energica的倒闭早已为杜卡迪敲响警钟。意大利电动车品牌Energica是MotoE赛事的创始品牌,在2019年与多纳携手启动了MotoE世界杯的试水。在新冠带来的外部危机和频繁火灾造成的内部阴影之下,Energica最终在2022赛季末退出MotoE让位给杜卡迪,甚至在2024年10月宣告破产。在电动赛事领域的巨额投入无法在民用市场获得足够回报是其核心原因。
另一方面,多纳体育始终没有把鸡蛋全部放在赛车电动化这个篮子里。其早在2021年就提出了实施非化石能源的日程表,目前已经告别纯化石能源的过渡期,进入了2024-2026赛季使用40%非化石能源的第二阶段,而在2027赛季将实现100%非化石能源的终极目标。尽管赛车运动的技术革新从未停滞,但其视线已经默默离开了纯电赛道。
MotoE赛事七年发展历程回顾(2019-2025)
MotoE作为全球首个顶级电动摩托车锦标赛,自2019年启动至2025年宣布停办,七年历程中既经历过技术突破与赛程扩张的高光时刻,也面临着观众流失、市场遇冷的现实困境。
第一阶段:赛事启动与初期探索(2019-2022)——以“世界杯”身份试水,屡遭外部冲击
2019年:赛事启航,首季遇挫
定位为“FIM Enel MotoE世界杯”,作为MotoGP欧洲分站的配套赛事,首次将纯电摩托车竞速推向国际舞台,核心目标是展现电动化技术潜力与环保理念。
原计划于5月开赛,但3月赫雷兹测试期间,一场无情大火险些将年轻的赛事扼杀于摇篮。由Energica提供的所有赛车因充电引发的火灾全数燃尽,赛季被迫推迟至7月启动。同年8月MotoE赛车在奥地利红牛环赛道再次起火,好在仅有一台车被烧毁。
不仅是赛车制造商,米其林作为MotoE赛事从创始至今的独家轮胎供应商,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为纯电赛事打造符合其定位的环保轮胎。MotoE轮胎与MotoGP轮胎一样,为每条赛道定制开发了差异化的左右胎面配方,不同的是,MotoE的轮胎配方里包含了更多的可回收/可再生材料。
最终在4条赛道完成了6场赛事,12支车队、18名车手参赛,意大利车手Matteo Ferrari夺得首届冠军,虽起步艰难但凭借开电动赛车先河的属性引发行业关注。
2020年:疫情下缩程,稳定性受考验
受新冠疫情影响,赛程大幅压缩至3条赛道、7场赛事,首站再次从赫雷兹启动。戏剧性的是,赛车在赫雷兹赛道再次起火,起火地点与第一场火灾完全相同,所幸仅一台车被烧毁。尽管引发火灾的技术漏洞时隔一年仍未被亡羊补牢,但幸好灭火预案已经及时迭代。
西班牙车手Jordi Torres首次参赛便夺冠,卫冕冠军Matteo Ferrari因多场退赛与低排名屈居亚军,赛事竞技性初显但关注度受疫情冲击。
2021年:赛程扩容,首现“戏剧性名场面”
赛事扩展至6条赛道、7场赛事,成为七年中的热度小高峰。
比利时Marc VDS车队因赛程冲突退出,成为首个退出的知名车队。
赛季收官战上演经典对决:Dominique Aegerter在最后一圈超越卫冕冠军Jordi Torres,但最终Jordi Torres仍成功卫冕,这次未遂的绝杀反转成为MotoE赛事历史上少有的媒体焦点事件。
技术端仍依赖Energica Ego Corsa赛车,未出现重大升级,性能天花板逐渐显现。
2022年:赛程再扩,厂商格局未变
赛事规模进一步扩大至6条赛道、12场赛事,创下当时赛季场次纪录。
Dominique Aegerter凭借稳定表现夺得MotoE年度冠军,弥补2021年遗憾。同年他还赢得了WSBK的中量级组别Supersport的年度总冠军。
未引入新技术或新厂商,Energica独家供应赛车的模式持续,赛事技术创新性开始停滞,观众新鲜感逐渐消退。
第二阶段:升级世锦赛与技术迭代(2023-2024)——杜卡迪入局引领技术突破,却难挽关注度下滑
2023年:升级 “世界锦标赛”,杜卡迪取代Energica
赛事正式升级为“FIM Enel MotoE世界锦标赛”,身份从配套赛事提升至独立世锦赛级别,象征行业对电动赛事的认可。
杜卡迪取代Energica成为独家赛车供应商,推出专为赛事打造的V21L电动赛车,最高时速达275公里,续航可满足单场比赛需求,技术参数较Energica车型大幅提升。
赛程扩展至8条赛道,意大利车手Mattia Casadei夺冠,但升级后观众关注度未达预期,转播商开始削减MotoE转播时长。
2024年:场次维持高位,市场信号初现危机
延续8条赛道、16场赛事的规模,西班牙车手Héctor Garzó夺冠。
米其林为MotoE开发的环保轮胎迭代到了全新高度,其后轮配方的可再生/可回收比例已经超过50%,因此被赋予了米其林梦幻般的Race to Vision天鹅绒网格花纹胎面。一年后前轮配方也达到标准,MotoE赛车的前后胎均得以搭载该花纹。
尽管赛事规模未缩减,但高性能电动摩托车市场发展放缓:Energica陷入经营困境并于次年宣布破产,LiveWire、Zero等电动品牌销量增长停滞,经销商纷纷放弃电动车型代理权,赛事“技术试验场”的行业价值开始被质疑。
第三阶段:衰退与最终停办(2025)——固态电池技术亮相即终局,七年赛事画上句号
2025年9月:杜卡迪V21L升级固态电池,技术达新高度
杜卡迪为V21L赛车搭载全球首款量产级固态电池,成为最先进的电动赛车,同步宣布该技术将用于未来量产车型,赛事与产业联动的技术转化逻辑看似落地。
2025年9月:停办决定正式公布,赛事进入倒计时
FIM与多纳联合宣布:MotoE世锦赛将在2025赛季结束后“无限期暂停”。
同期披露的市场数据显示:2025赛季赛程已缩减至7站,转播商数量较2023年减少40%,现场观众人数同比下降25%。
2025年11月:葡萄牙站收官,赛事暂别舞台
11月7-8日,葡萄牙阿尔加维赛道举办MotoE世锦赛最后一站赛事,标志着七年赛事正式落幕。意大利车手Alessandro Zaccone成为MotoE末代冠军。
官方强调“暂停非取消”,未来将根据电动摩托车市场与观众需求变化评估重启可能,但行业普遍认为短期内将无重启迹象,全球顶级电动摩托车赛事陷入“空白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