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17万杀入智驾战场,800万像素双目摄像头对决激光雷达,燃油车凭什么跟新能源抢饭碗?

上汽大众17万杀入智驾战场,800万像素双目摄像头对决激光雷达,燃油车凭什么跟新能源抢饭碗?

上周末G15高速上,前车突然并线,我脚还没碰到刹车,车子已经开始减速了。比我自己反应还快0.8秒左右。这种感觉很微妙——不是那种机器突然夺走方向盘的惊慌,更像副驾坐了个老司机,关键时刻帮你踩一脚。16万9买的帕萨特Pro,居然给我整了套端到端智驾。

老实讲,最近这两年开燃油车多少有点憋屈。隔壁车道那些新能源各种花式辅助驾驶玩得飞起,咱还得老老实实握方向盘。但上汽大众这次Pro家族的打法,确实出乎意料。

这套IQ.Pilot系统没用激光雷达,也不靠高精地图,就一个800万像素的双目摄像头。听上去挺悬的,实际跑下来还真行。前两天走G60错过了匝道出口,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智驾系统基本就罢工了,得自己重新规划。现在它会自己想办法,你只要轻轻扶一下方向盘,系统就能理解你的意思重新调整路线。

成本这块儿挺有意思。别家车企搞智驾,动不动加价三五万。上汽大众这次选装费只要5000,顶配车型直接免费送。据说这套系统让燃油车成本只涨了15%到20%,靠规模化生产把价格摊下来了。17万不到就能买到高速NOA,这价格多少有点狠。

三块屏幕铺满中控,看着挺唬人。但真正用起来,吸引我的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东西。后排座椅能电调到32度角,还带10点按摩功能。上次带岳父母去苏州,老人家坐后面直夸舒服。副驾那块11.6英寸屏幕,老婆能自己刷剧,我开我的导航,互不干扰。

上汽大众17万杀入智驾战场,800万像素双目摄像头对决激光雷达,燃油车凭什么跟新能源抢饭碗?-有驾

动力够不够用?380TSI那台2.0T,162千瓦配350牛米扭矩,零百7秒6。数据摆在这儿,诚不欺你。油耗倒是给了我点小惊喜,工况值6.87升,实际市区跑下来8个多点,高速能压到6升以内。这么大一台车,这个表现算交代得过去。

途昂Pro那边玩得更开。26万起步价,车长超过5米1,轴距快3米了,七座布局后备箱放平能到2400多升。450TSI四驱版那台200千瓦发动机,账面数据看着挺生猛。不过话说回来,这个价位能选的太多了,燃油的混动的纯电的都有,最后还得看自己怎么权衡。

说个细节。上汽大众给Pro家族整了个动力总成终身质保,发动机变速箱都管。这招看着是在学新能源那套电池质保,但心思可能更深——既是给自家技术背书,也是在用“长期成本”这张牌跟新能源掰手腕。燃油车保值率和维修费用,目前来看还是有点底气的。

今年上半年数据出来了,新能源渗透率刚过50%,燃油车还占着将近一半市场。这时候推“油电同智”的产品,时机卡得挺精准。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充电桩还没铺开,燃油车不靠高精地图的智驾系统,实用性可能更强一些。

这套路能不能走通?Pro家族上半年卖了5万多台,份额回到9%,数字不算难看。但合资品牌想站稳,光一两款车恐怕撑不住。新能源那边攻势越来越猛,技术更新也越来越快,燃油车的时间窗口,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宽裕。

掏心窝说句话。这次开下来,我觉得燃油车远没到“日薄西山”那步。该有的技术都有,该做的体验也在做,价格也降到了合理区间。选燃油还是新能源,更多看你的用车场景。没谁天生更强,合适最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