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巴哈沙漠的尘土还没落定,那些带着双圆灯、高高翘起挡泥板的越野机车,早就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图腾。可谁能想到,三十多年前本田造过一款巴掌大的 “迷你巴哈”,如今竟要带着 125cc 的心脏卷土重来。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魔幻。1991 年本田推出的初代 Monkey Baja,活脱脱是 XR600R 越野车的 “缩水版”。双圆灯瞪得溜圆,粗壮的护杠裹着小小的车身,怎么看都像个穿着越野装备的孩童。那会儿它才 49cc 的排量,3.1 匹马力,说好听点是 “城市小精灵”,直白点就是个带发动机的玩具车。
可偏偏就是这个 “玩具”,成了收藏市场的香饽饽。1992 年带 Africa 拉力套件的版本卖 5280 元,现在成色好的二手价能翻好几倍。为啥?就因为它只生产了三年,那种 “越野猛男脸” 配 “迷你小身板” 的反差萌,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有人说这是本田最成功的 “反差营销”,把矛盾感玩成了经典款。
现在本田放出消息,要在现款 Monkey 125 的平台上复刻这款传奇。这可不是简单换身衣服,现款 123cc 的发动机能输出 9.38 匹马力,比初代强了三倍还多,再配上 5 速变速箱,总算能摆脱 “玩具” 标签了。
从曝光的设计图看,双圆灯、金属护杠、红白蓝三色涂装都原汁原味,活脱脱把当年的经典元素搬了过来。但细节处又藏着小心思:排气管位置抬高了不少,据说会用 IRC 的越野胎,连减震都加粗了。最有意思的是日本媒体拍到的测试车,空滤位置好像装了个小油冷器,看来是真打算让这小家伙能偶尔撒撒野。
其实民间早就按捺不住了。泰国的 KSpeed 改装厂把 Monkey 125 改得让本田都脸红 —— 蓝框圆灯配古铜色轮毂,仪表盘直接移到车把侧面,排气管弯成个俏皮的弧度,护杠做得比原厂还结实。有车主说,骑这改装车上街,十个有九个会追着问在哪买的。
这些民间智慧反倒给了本田启发。毕竟现在的年轻人,既想要老车的情怀,又舍不得新车的性能。就像有人既爱老北京布鞋的味儿,又想要运动鞋的缓震科技,这复刻版算是把这两样捏到了一块儿。
不过国内车迷看着眼馋。泰国都有 Z125R 的 Scrambler 特别版试水了,这边还得靠平行进口,价格贵不说,好多配件都得偷偷摸摸地换。好在金城、柴特这些国产品牌看出了门道,柴特的 OEYJOY 就学着做了类似的巴哈风格套件,算是给圆了个 “迷你越野梦”。
有人担心 125cc 能越野吗?这就跟问 “小排量摩托车能跑长途吗” 一样。真正的越野玩家可能看不上,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周末去郊外非铺装路面撒个欢,平时在城里钻个小巷子,这排量刚刚好。它更像是个 “跨界选手”,把通勤和玩乐捏到了一起。
本田这步棋其实挺聪明。现在年轻人买车,既要实用还得有态度,迷你车市场早就不满足于 “代步工具” 的定位了。把经典款拿出来升级,既讨好了老车迷,又能吸引新玩家,相当于用情怀打开了一个新市场。
但争议也不小。有人说这是 “挂羊头卖狗肉”,真正的巴哈精神得是大排量在沙漠里狂奔;也有人觉得,让更多人体会到越野的快乐,比死守 “纯粹性” 更有意义。就像露营,有人追求硬核探险,有人就爱公园搭个帐篷晒太阳,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不管怎么说,这款小摩托的回归,其实是机车文化越来越多元的信号。以前觉得越野是少数人的狂欢,现在连 125cc 的小车都能沾点越野的边儿。或许用不了多久,小区楼下就能看到这种双圆灯小摩托,驮着买菜袋从菜市场钻出来,周末又能在郊外的土路上蹦跶。
你觉得这种 “全能小钢炮” 会火吗?要是真能引进国内,你会给它配个什么样的改装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