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尤其是那些想买辆二十万左右家用SUV的朋友们,估计都在讨论一件事,那就是比亚迪又要出新车了。
说起比亚迪,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卖车跟卖白菜似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
可就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它偏偏要在唐这款已经卖得很好的中型SUV上,再推出一个升级版,叫唐DM-i智驾版。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市场已经这么卷了,理想、领克、小鹏这些新势力一个个虎视眈眈,就连丰田汉兰达这样的老牌劲旅也还没退出舞台,比亚迪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劲去“折腾”一款功勋车型呢?
它这次的升级,究竟是简单的换个壳、加点配置,还是憋着什么大招,想在这个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区间里,彻底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背后的门道,咱们今天得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从普通人最关心的外观说起。
第一眼看到新款唐DM-i智驾版的照片,你可能会觉得,这不跟现在路上跑的唐差不多嘛。
确实,比亚迪没有大刀阔斧地去改动它那个已经很成功的“龙颜美学”设计,整体还是那么大气、稳重,很有中国风的韵味。
但魔鬼往往藏在细节里。
这次比亚迪新增了一个叫“琉光银”的车漆颜色,这种颜色不是那种亮闪闪的银,而是一种饱和度比较低、带着金属质感的银灰色,在阳光下看起来特别干净、有科技感,让整台车显得更高级了。
除此之外,它还提供了一套“黑武士”风格的选项,就是把轮毂、车窗饰条这些地方全都熏黑,再配上一种叫“银砂黑”的特殊车漆,整个车看起来就非常有攻击性,运动感十足。
这就很高明了,比亚迪等于是在告诉消费者:不管你是喜欢内敛豪华的家庭用户,还是追求个性酷炫的年轻人,我这里都有适合你的选择。
这种看似微小的调整,实际上是精准地抓住了不同消费者的审美偏好。
除了看得见的变化,还有一些看不见但用得着的升级。
新车的车身尺寸悄悄地变长了一点,达到了4米9出头,更关键的是,决定后排腿部空间的轴距,增加了35毫米。
35毫米听起来不多,但在汽车内部空间里,这已经是“寸土寸金”了。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家客厅的沙发离电视墙又远了一拳的距离,整个空间感立马就不一样了。
对于那些家里有老人、有小孩的家庭来说,这多出来的空间意味着后排乘客的腿能伸得更直,长途旅行时不会那么憋屈;也意味着儿童安全座椅安装起来更方便,旁边的成年人坐着也不会太挤。
这种实实在在的空间提升,对于把“家”放在第一位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当然,如果只是外观和空间上的小修小补,那还算不上什么“大招”。
这次唐DM-i智驾版真正的核心升级,在于它的“大脑”和“心脏”。
先说“大脑”,也就是智能驾驶系统。
过去,很多人对比亚迪的印象是,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很牛,车子省油耐用,但在智能化方面,跟那些新势力比起来总感觉慢了半拍。
而这一次,比亚迪显然是要把这块短板彻底补上。
新车最显眼的变化,就是车顶上多了一个小小的“犄角”——激光雷达。
这个东西可不只是个装饰,它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的眼睛。
高配车型搭载的“天神之眼B系统”,说白了,就是能实现高速公路上的领航辅助驾驶(也就是常说的NOA)。
这意味着什么呢?
比如你从北京开车去天津,在高速上设定好导航后,车辆可以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自己打转向灯变道、自己超越慢车、自己识别匝道并驶入驶出,你只需要在旁边监控着,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即使你买的是低配版本,它也配备了功能相对基础但非常实用的辅助驾驶系统,比如堵车时能自动跟车、跑高速能保持在车道中间,这些功能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已经完全够用。
比亚迪这一步棋,等于是把自己拉到了和一线新势力品牌同一起跑线上,让消费者在选择比亚迪时,不再有智能化方面的顾虑。
说完了“大脑”,再来看看它的“心脏”和“腿脚”,也就是动力和底盘。
这部分是比亚迪的传统强项,第五代DM混动技术,主打的就是一个“省”。
但这次的升级重点,是把纯电续航里程一下子提升到了160公里。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现在市面上很多卖十几万的纯电动小车,续航也就这个水平。
对于绝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每天上下班的通勤距离一般都在50公里以内,这就意味着,你完全可以把这台唐DM-i智驾版当成一台纯电车来开,一个星期充一到两次电就够了,几乎不用烧油,享受电车带来的安静和低成本。
而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你想带着家人去几百公里外的远方自驾游,它肚子里的1.5T发动机就派上用场了,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这种“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模式,完美解决了很多人想买电车又怕续航不够、想买油车又嫌油价太高的矛盾心理。
更让人惊喜的是,新车还有望用上比亚迪高端车型才有的云辇-C智能底盘系统。
这套系统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悬挂的软硬,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它能变得更软,过滤掉大部分颠簸,让你坐着更舒服;而在高速转弯时,它又能变得更硬,提供足够的支撑,让车身更稳定。
这种驾乘体验上的提升,是实打实的。
最后,我们再把视线移到车内。
一台好的家用车,不仅要好开,还得好用、坐着舒服。
新款唐DM-i智驾版在内饰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比如,它增加了一种叫“霞绯红”的内饰颜色,这种红色不扎眼,是一种偏暗的、有温度的红色,看起来很有质感,能提升整个车厢的豪华氛围。
中控台的设计也做了优化,把传统的档把换成了更节省空间的电子怀挡,空出来的区域被设计成了储物格和杯架,后方甚至还可能集成了一个可以制冷制热的小冰箱。
试想一下,炎热的夏天,随时能从车里拿出一瓶冰镇饮料,寒冷的冬天,能喝上一杯热乎乎的咖啡,这种体验对于家庭出行来说,无疑是非常贴心的。
再加上功率提升到50W的手机无线充电,可以说,比亚迪把用户在车里可能遇到的各种小需求都考虑到了。
综合来看,比亚迪这次推出的唐DM-i智驾版,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年度改款。
它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仔细研究了市场上所有对手的优缺点,然后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强化。
它没有像某些车一样,只强调自己某一项性能有多么极致,而是在空间、续航、油耗、智能化、舒适性和价格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
它用160公里的纯电续航解决了日常通勤的成本问题,用DM-i混动技术解决了长途出行的焦虑问题,用高阶智能驾驶补上了自己最后一块短板,再用更舒适的底盘和更贴心的内部配置来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
在二十万这个价位,它给出的,是一个几乎让所有家庭用户都挑不出毛病的“综合最优解”。
这背后,也反映出我们中国品牌在造车理念上的成熟:不再是盲目堆砌参数,而是真正从老百姓的实际用车场景出发,去打造一款真正好用、实用的产品。
全部评论 (0)